趙興林
語篇是小學英語的主要教學載體,它集語音、詞匯、語法、語用于一身,是一個“大于句子,詞義完整,具有獨立情境”的整體結構。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從小學英語語篇教學的有效性出發(fā),以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教學模式為基礎,就“如何教學生做語篇學習的小先生”談談幾點看法。
一、深入文本,爭當自我小先生
在語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傾聽學生與語篇的互動,帶領學生走進文本,走進語篇的深處。筆者認為,教師要引導學生做自己的“小老師”,在教師的幫助以及“導學案”的引領下,開展自主學習活動,從而使被動的“讀語篇、教語篇”變成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讓學生在開放、多元的朗讀過程中,當起小老師,完成糾正發(fā)音和美化語調的任務。通過“自我小先生”的方式,強化學生語篇學習的內在動機,提高學生的語篇意識,促進學生對語篇內容的理解與應用。
在譯林版小學《英語》6B Unit 1 The lion and the mouse中Story time部分,筆者考慮到六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課文語篇以伊索寓言為載體,故事性強,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語篇閱讀熱情,因此,讓他們在教師“教”之前,先以“小先生”的角色對語篇展開自習。在上課之前,筆者就將導學案材料分發(fā)給每個學生,讓學生了解教學流程,調動學生探索的積極性。在導學環(huán)節(jié),筆者創(chuàng)設了幾個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自學任務:
1. 說出下列已學動詞(walk/want/ask/see/become)的過去式。
2. 掌握本課新單詞(wake/bike/say)的過去式。
3. 運用詞組(let...go/bite the net/ask sadly/just then/from then on )對話。
在這個導學活動中,筆者鼓勵學生結合導學案,以小組為單位,爭當“小先生”,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走進語篇的學習。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爭先恐后地讀起來,碰到不懂的單詞,組員之間積極地互幫互助。大部分學生都積極做 “小老師”,有的學生還結合自己遇到的問題,對教師的導學案提出修改建議,使得教學變得更加有針對性。
二、走上講臺,展示小先生風采
語篇教學有著鮮明的綜合性,它涵蓋了詞匯、語法、口語交際等內容,是對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整體考查。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語篇教學的應用性價值,以此為平臺,讓學生嘗試做語篇學習的“小先生”,實現(xiàn)“即知即傳”,讓學生帶動學生,讓學生的“教”激活更多學生的“學”。
譯林版小學《英語》4A Unit1 I like dogs第一課時,由于本單元的語篇內容圍繞“我喜歡的動物”這個話題展開,話題內容比較貼近學生的內心世界,深受學生們的喜歡,內容相對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學中,筆者直接創(chuàng)設“Let's go to the zoo!”的教學情境導入語篇,同時引導學生在語篇的學習中認識新單詞。在新單詞的教學中,筆者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聽語篇,圈出不懂的地方,把不認識或不熟悉的單詞、詞組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來,隨后由學生舉手發(fā)問。在發(fā)問過程中,筆者讓能夠解答的“小老師”走上講臺,為臺下的學生進行解答,筆者這個“大老師”在一旁適時補充答疑解惑。在這個“小先生來解答”的互動過程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很多人爭相提問,爭當“小老師”的學生更不在少數(shù)。在解答過程中,筆者還有意邀請那些語音語調比較好的學生走上講臺,由他們作示范,將單詞的音讀準,并鼓勵他們將單詞帶到語篇的句子中,把句子中的感情讀出來,讀到位。筆者這個“大老師”在臺下也學著他們的樣子,跟著同學們一起認真地讀單詞,讀語篇,學生學得更認真了。
三、綜合探究,引領個性化創(chuàng)造
在語篇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發(fā)揮語篇的張力,從讀語篇、教語篇,到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語篇,給學生個性化創(chuàng)造的機會。以“小先生制”的方式,鼓勵學生自主設計對話,給他們展示的平臺,讓他們在實踐中“用英語”,創(chuàng)編出具有個性的語篇。
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6B Unit3 A healthy diet,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對“健康飲食”這個話題的討論有點“根本停不下來”的感覺,便順勢設計了一個拓展探究活動——“My ideal healthy diet”(我的完美食譜)。這個探究活動將學生的話題討論從語篇延伸到自身的生活中,同時又不脫離語篇內容,為學生提供了討論的“原材料”。筆者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本單元的知識點,以小組為單位,充分利用課后實踐,利用書籍、網(wǎng)絡、美食類電視節(jié)目等,設計具有個性的健康食譜。在第二節(jié)課的“duty report”環(huán)節(jié)中,各個小組成員選派出本組的“小先生”,走上講臺,結合多媒體課件,面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小組的食譜。在學生展示的過程中,教師與部分學生組成導師團,對各個小組的成果秀進行“點贊”評價,獲得最多“贊”的小組勝出,并評選出“最佳小先生”。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要俯下身來,傾聽學生的心聲,讓他們過一把“小老師”的癮。學生在“教”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語篇學習能力,強化對語篇知識的理解與應用,促進英語語篇教學向動態(tài)化、個性化、互動化發(fā)展。(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張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