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紅 張秀杰
健康快樂的成長是教育和學習的根本目標,教育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實現(xiàn)為學生終生發(fā)展奠定基礎的教育目標。因而構建了家校企互動平臺,加強老師與學生家長的交流與溝通,贏得家長的支持,形成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合力。
一、有社會上知名的培訓機構組辦“家長客堂”
為家長定期舉辦家教知識講座“客堂”,為“家校企結合”工作創(chuàng)建組織機構。
學校通過社會培訓機構組建“家長客堂”可以實現(xiàn)教育的民主化和社會化。家長定期舉辦家庭教育指導方面的課程,主要職責有兩個方面,其一,要通過家庭教育指導講座,及時向各位家長傳授家庭教育的科學方法;其二,通過知識講授和信息反饋向?qū)W校傳達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要求,還要推薦有些家長對教育教學提出好的建議和方法?!凹议L客堂”是家長和學校、家長和教師之間的“加濕器”,在家校企結合中起到了紐帶的作用。
二、開辦“心靈成長學?!?,為“家校結合”工作創(chuàng)造了平臺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教育。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因此,學校與社會機構聯(lián)手成立了青少年成長學校,通過成長學校專業(yè)的教學活動,使家長和孩子懂得做一個健康孩子的職責和應具備的素質(zhì),使他們掌握了科學的理念和方法,從而讓家長走出家庭教育的誤區(qū),一是改變了以往對文化課的單一要求,提高了家長對子女健康快樂成長教育的理念;二是改變了以往子女教育依賴學校,增強了家長對子女教育的責任感;三是改變了以往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脫節(jié)的現(xiàn)象;四是改變了以往社區(qū)教育的缺位現(xiàn)象,形成了全社會關心教育、關心下一代的氛圍。
三、充分利用“家校網(wǎng)”,為“家校結合”工作暢通育人渠道
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教育體系是最理想的。家校網(wǎng)的誕生,正是迎合了這個“最理想”。因此,它自誕生之日起,就注定了成為家校、師生和家長及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家、校和網(wǎng)三者聯(lián)合,是現(xiàn)今信息時代教育的一種新形式,是信息技術和教育整合的嘗試,并且已經(jīng)初露眾望所歸的態(tài)勢。家校網(wǎng)的誕生順應時代,魅力無限。我校在中國電信的大力支持下建立學校網(wǎng)絡與家長手機、家庭網(wǎng)絡溝通平臺。
四、認真開展家訪工作,把“家校結合”工作落到實處
我校開展了“走近學生,走進家庭”的家訪工作,并把家訪工作作為一種常態(tài)化、制度化的工作認真組織。要求全校各年級班主任、副班主任及任課老師,還有行政班子成員利用假日、課余走進學生家庭。要求教師寫家訪記錄,建立家訪檔案。
通過家訪活動,為家長和老師、為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搭建了一座溝通的橋梁,讓家庭與學校更好地擔起教育責任,共凝教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