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湛江市第二人民醫(yī)院(524000)陳菁菁
腦出血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主要指的是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發(fā)的腦內部出血,發(fā)病原因與患者的腦部疾病有關[1]。本次研究中采用的是臨床護理路徑對腦出血患者進行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3年5月~9月收治的腦出血患者50例,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隨機分為實驗組25例和對照組25例。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為27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的年齡在35~70歲之間。患者的性別、年齡、患病時間等不納入本次研究的數據統(tǒng)計中,且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的是常規(guī)的臨床護理,實驗組采用的是臨床護理路徑,主要包括制定臨床護理路徑,并且良好地執(zhí)行,要將臨床護理路徑制成表格,由護士長監(jiān)督和指導,并且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予以隨時改正。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臨床恢復情況,如果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消失則判定為治療顯著,患者的癥狀明顯好轉則判定為治療有效,如果患者的病情沒有好轉或者惡化,則判定為治療無效。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數據的統(tǒng)計和分析均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5.0進行處理,其中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的是卡方(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的是均數±平均數(x±s)表示,采用的是t檢驗,并且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的統(tǒng)計數據表明,實驗組患者的恢復情況明顯高于對照組,具體見附表。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在不斷地增多,腦出血是近年來比較常見的突發(fā)性腦血管疾病,并且發(fā)病急,患者治療死亡率高,對人的生命安全有著極大的威脅?,F階段臨床上常見的是采取臨床護理路徑對患者進行護理工作,對患者的病情恢復具有重要的意義[2]。
臨床護理路徑能夠針對不同患者的不同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及時發(fā)現患者出現的問題,并且能夠很好地解決,護理成本低,護理效果好,是現階段臨床上常見的護理方法。本次試驗中的臨床護理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是臨床護理路徑的制定,第二是護理路徑的執(zhí)行。
臨床護理路徑的制定:醫(yī)護人員在制定護理方案之前要與病患家屬進行充分地溝通,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等,對家屬要配合的護理進行詳細地告知,讓患者的家屬也參與到護理中,以提升護理的效果。方案的制定要切合患者的具體需要,并且尋求主治醫(yī)師的意見,制定成具體的表格放在患者的病床邊,以確保方案能夠有效地執(zhí)行,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病情的恢復進行不斷地改進,從而讓護理的效果發(fā)揮到最大。
附表 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恢復情況統(tǒng)計(n,%)
臨床護理路徑的執(zhí)行:護理人員制定好方案后要將其掛在患者的病床旁邊,由制定的護理人員嚴格地按照護理方案執(zhí)行護理工作,護士長要對護士的護理工作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并且要進行監(jiān)督和指導,幫助護理人員進行更好地護理。
本次試驗中,實驗組采用的臨床護理路徑對腦出血患者進行護理,患者病情恢復的有效率為92%,對照組采用的是常規(guī)的臨床護理方法,患者恢復的有效率為76%,實驗組患者恢復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并且實驗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也要高于對照組,患者恢復的情況好,出現不良反應的現象也少于對照組,可以說臨床護理路徑對于腦出血患者的護理具有積極的意義。
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效果非常好的護理方法,具有護理成本低、護理效果好、專業(yè)性強的特點。醫(yī)護人員可以根據患者病情康復需要制定出專業(yè)的護理方案,更好地滿足患者的需要,提升患者對醫(yī)院治療的滿意度。臨床護理路徑對于腦出血護理具有積極的意義,可以進行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