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萍
新課程標準要求小學英語教師所要做到的不僅是讓學生“學會”,而是要讓學生“會學”。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一、興趣是關(guān)鍵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迸d趣能產(chǎn)生學習的動力,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的成分。提高小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方法很多,比如我們經(jīng)常用到的實物、圖片、教學掛圖、錄音、簡筆畫等一些直觀的教學法,還比如歌曲、歌謠、游戲等。用以上這些方法都能激勵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緩解了沉悶的課堂教學,達到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
只有對英語學習感興趣了,才會樂于學習英語,從而使這種英語學習興趣轉(zhuǎn)化為學生自學的能力。例如,在教學三年級英語下冊Unit 6 Do you like pears?時,我事先讓學生準備了自己喜歡吃的幾樣水果,上課前見到學生興高采烈地拿出自己帶的水果時,我聽到一些學生指著梨說pear,蘋果apple,香蕉banana,教室里充滿了歡樂的氣氛,我很驚喜。隨著一聲上課鈴聲響起,學生安靜了下來,用期待的眼神看著我,我從中看出了他們對知識的渴望。
二、合理引導緊抓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首先,是課堂預(yù)習習慣的養(yǎng)成。新知識的學習離不開預(yù)習,預(yù)習時學生要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對將要學習的新知識加以預(yù)習,對自己不會的內(nèi)容勾畫并試圖自己解決,這本身就是一個自學過程。
其次,是在課堂上的聽講習慣及做筆記的習慣。教會學生抓住本堂課的重難點,解決預(yù)習時遺留的問題,并鼓勵他們提出學習中遇到的新問題,讓全班學生一起參與討論或課堂上讓教師解答,教導他們將老師總結(jié)的重點知識記錄到自己的筆記本上,以便日后復習。
最后,是課后復習并整理當天所學的習慣。為了讓學生鞏固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檢查自己的學習成果,并繼續(xù)深化,我通常在學習完當天的內(nèi)容后布置一些反復聽錄音的作業(yè)。并要求學生將錄音內(nèi)容記錄下來,這樣可以起到督促和檢查學生學習成果的效果。
三、積極評價,增強信心
激勵性的評價能積極推動學生的學習,運用富有靈活性的表揚話語肯定學生,他們會為了老師的一句贊揚而繼續(xù)努力。平時,我在教學中特別關(guān)注那些表現(xiàn)活躍和進步大的學生。其中不免有一些淘氣和頑皮分子,他們逆反心理強,因此哪怕在學習中有一點點進步我都會表揚。這樣一來,他們對學習有信心,學習成績當然進步很快。
總之,作為老師的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學生在學習方面有所進步,只有讓課堂充滿了樂趣,才會吸引住學生,使其積極主動地學習,達到自學的目的,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