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敏
摘 要:自接觸仁愛版初中英語教材以來,對教材內容的設置和改進有著深刻的認識,在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深化的今天,仁愛版教材內容的動態(tài)變化是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與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不謀而合。下面,對教材進行粗略剖析,希望大家批評指正。
關鍵詞:英語教材;優(yōu)勢;不足;建議
一、仁愛版初中英語教材的優(yōu)勢與不足
1.仁愛版教材注重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往往通過話題布局內容。教材善于從細節(jié)著手,特別是對初學者更是幫扶貼切,如在課后附表中安插了對相關語法知識的漢語解釋,這樣學生在學習時更能得心應手;以話題為主線進行模塊化模具,各模塊單元間具有一定的邏輯語言功能;所選話題均與學生生活實際掛鉤,重視統(tǒng)一性,對各地區(qū)學生的實際需要有所考量。
2.仁愛版初中英語教材文本語言地道規(guī)范,非優(yōu)等生可以很輕松自然地進行模仿,達到提升聽說讀寫基本能力的目的。
3.仁愛版初中英語教材優(yōu)勢明顯,但也有不足之處。(1)該教材起點較低,與中考升學的梯度教學相悖。七年級教材內容含量較少,26個字母的學習占據(jù)大部分,這使得英語教師不得不自己進行適度補充,比如,語音知識、基礎單詞和句子的書寫等,學生只有在將教材知識和教師補充知識相整合的前提下,才有可能達到七年級教學的目標;(2)教材詞匯量過大,學生的記憶中樞不堪重負,且在教材文本中的編排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致使學生的詞匯積累缺少一定的規(guī)律性;(3)語法知識結構尚需優(yōu)化,系統(tǒng)性不強。教材的話題感較為鮮明,但語法安插有時與教材內容脫節(jié),而進行語法專題教學時,學生對語法的難度意識早已根深蒂固了,對語法的學習較為排斥,教師由易到難的教學梯度模式被徹底打破,不利于學生系統(tǒng)性學習;(4)教材章節(jié)知識量過大,不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二、對仁愛版初中英語教材的使用建議
1.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調整。在素質教育不斷被提及的當下,教材不過是教師施以教學活動的道具,教師在使用教材時,應大膽取舍,增加教材使用彈性。
2.不拘泥于教材,大膽涉獵教材外的知識,對教材進行有益補充。教師可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搜尋一些兒歌、游戲或諺語故事融入教學活動中,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關注度。
3.調整各單元的“出場”順序,增強教學的系統(tǒng)性。如,七年級上4單元第3個話題的第2部分,可以把第1頁中的Listen,readandsay和Pair work的順序進行合理調整,將聽力訓練和前一節(jié)的復習有機結合在一起,這樣思路就清晰了,學生的學習過程相對就連貫多了,學生學起來也更得心應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