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熙寧年間,名臣范仲淹的兒子范純?nèi)嗜温殤c州。
有一天,范純?nèi)首I在街上行走時,突然幾個遭押解的囚犯攔轎喊冤,他很奇怪,就把他們帶到了衙門。細問之下才知道,這幾個都是羌人,曾在環(huán)州種古手下做事,種古有違法之事,他們幾個是知情人,為了避罪,種古來了個先下手為強,將他們以強盜罪名逮捕,判決后流放南方。
照理說范純?nèi)史覆簧羡忂@渾水,一來環(huán)州并不在他的管轄范圍內(nèi),二來種古是名將種世衡的兒子,種世衡是范仲淹的老部下,兩家可謂世交。然而正直的他還是向朝廷檢舉了此事。
種古聞訊大怒,立刻舉報范純?nèi)饰唇?jīng)朝廷批準,私自開倉放糧,收買人心。果然,皇帝親自下詔,派出御史調(diào)查審理他們各自的問題。案子很快就審清,種古以誣陷罪流放遠方,范純?nèi)室苍赓H職,調(diào)往偏僻的地方。
后來,范純?nèi)实巧显紫嘀?。因為有過去的梁子,人們都以為種古倒霉的日子到了,可令人想不到的是,范純?nèi)首龅牡谝患拢褪峭扑]種古為永興軍路鈐轄,并任隰州知州。
面對人們質(zhì)疑的眼光,范純?nèi)式忉屨f:“種古天性不錯,當初他應(yīng)當以他父親的軍功授官,他卻推讓給了弟弟,有‘小隱君之稱。種古也很有軍事才能,在抵御羌族入侵中立有戰(zhàn)功。他雖然犯過錯誤,但不能一棍子打死,應(yīng)該給他改過的機會。至于他與我個人的恩怨,我時常反省自己,先輩與種氏有很深的情誼,引起種氏子孫訟告,是因為我不肖,哪兒用去討論其中的是非曲直啊!”
后來,種古得知事情的原委,十分慚愧,寫信向范純?nèi)实狼?,范、種兩家和好如初。
【哲理思索】
面對別人的誤解,與其爭辯,莫不如道歉。與人發(fā)生沖突或摩擦時,要有一種“怪我”的心態(tài),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拿別人當借口。為別人的過錯道歉,不僅是一種精神境界,更是一種人生智慧。
【適用話題】
人生智慧;態(tài)度;為人處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