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楊慧麗王海波劉???/p>
(1.煙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山東煙臺 264000;2.日照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出入境人員心理自評量表應用研究與分析
李磊1楊慧麗2王海波1劉???
(1.煙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山東煙臺 264000;2.日照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目的]采取統(tǒng)計學方法驗證心理自評量表應用于出入境人群的有效性,為口岸精神疾病的評估和篩查提供方法和手段。[方法]以心里自評量表為工具,抽取400名中國籍旅客、150名外籍旅客進行測試,對結果進行分類統(tǒng)計、比較,并進行分析討論。[結果]外籍人員構成比為25%的人群與中國籍人群在陽性率和分量因子統(tǒng)計方面均沒有差異;外籍人員構成比為50%的人群與中國籍人群在陽性率和部分分量因子統(tǒng)計方面有差異。[結論]在現(xiàn)有的出入境人群人員構成的基礎上,心理自評量表在使用上沒有差異。此結論為心理自評量表應用于出入境人員提供依據(jù),以期對口岸衛(wèi)生檢疫的后續(xù)監(jiān)管工作提供參考和建議。
出入境人員;心理;心理自評量表;量表評測
出入境人員的精神類疾病監(jiān)管和篩查問題一直是口岸衛(wèi)生檢疫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檢疫法實施細則》第99條規(guī)定,應阻止患有嚴重精神病的外籍人入境[1]。國家標準體系中的《國境口岸精神病監(jiān)測規(guī)程》(SN/T 1282-2003)也明確要求要對入出境人員進行精神系統(tǒng)的咨詢和檢查[2]。但近幾年來,出入境人群的精神類疾病檢出率極低,這和口岸衛(wèi)生檢疫部門缺少相應的篩查手段有直接關系。其實在國內精神疾病篩查和診斷領域,各種篩查表格與方法都比較完善,精神疾病的風險評估機制也已經基本建立,心理自評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就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SCL-90最初源于精神病門診患者的癥狀行為,1984年上海精神衛(wèi)生中心王征宇將其引進編譯后,最初也是主要用于精神癥狀的研究。SCL-90具有靈敏、簡便等特點,因此,部分學者轉而開始將其嘗試應用于正常人群,并逐步推廣,所使用對象的范圍也越來越廣,成為當前心理健康研究領域中應用最多的一種自評量表[3]。但SCL-90在出入境人群中的應用范圍卻一直比較狹隘,多見于出入境人群中單組中國籍群體的應用,如國際遠洋船員,出國務工人員等[4]。這主要是由于出入境人員中包含相當比例的外籍人員,無法單純采取國內常模進行陽性判定。本研究試圖采取統(tǒng)計學方法,將出入境人員分成多個群體進行對比,從而驗證國內常模對出入境人群的有效性,為SCL-90應用于出入境人員提供依據(jù),以期對口岸衛(wèi)生檢疫的后續(xù)監(jiān)管工作提供參考和建議。
2.1資料
中國籍旅客調查采用標準SCL-90(1984年王征宇翻譯版本)[5];外籍旅客調查采用標準SCL-90外文版本(英文、韓文、俄文)[6];對照常模為現(xiàn)行通用的金華和吳文源主持完成并建立的全國常模,對象為18-60歲的成人。
2.2研究對象
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煙臺、泰安和日照國際旅行衛(wèi)生保健中心進行體檢的出入境人員,年齡18-60歲,有過出境經歷的中國籍旅客和現(xiàn)已入境的外籍旅客,且研究對象本身沒有精神類疾病病史。
2.3研究方法
根據(jù)國家質檢總局、商務部等網站公開信息顯示,近5年來,在我國口岸出入境人群中,外籍人員總體比例均小于20%。為防止樣本選擇出現(xiàn)較大波動,本研究設定25%的外籍人員構成比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并將50%的外籍人員構成比作為小概率和極端情況下的樣本進行對照分析。
將被調查人群分為3組,分別為:A組(對照組):中國籍旅客100人;B組:出入境旅客300人(其中外籍人員比例為25%);
C組:出入境旅客300人(外籍人員比例為50%)。
將A、B、C 3組陽性率、陽性樣本進行統(tǒng)計,陽性樣本的判定按照全國常模標準判定。對結果進行匯總,采取描述性統(tǒng)計方法進行分析。為保證總體樣本選擇的有效性,A、B、C 3組的單個樣本選擇為隨機抽取,即有重復但無規(guī)律。
2.4統(tǒng)計方法
在對陽性樣本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后,3組樣本陽性率比較采取行×列表卡方檢驗方法進行統(tǒng)計分析。
在對樣本的因子分值進行數(shù)據(jù)整理后,先計算出各自樣本的總體均值[均數(shù)加減標準差(±s)],后采取兩兩比較的T檢驗進行統(tǒng)計分析。
統(tǒng)計工具為SPSS 10.0軟件。
3.1總體陽性率對比
在對A、B、C 3組的總體陽性率進行統(tǒng)計后,采取行×列表卡方檢驗方法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總體χ2值為7.19,P<0.05,即其中至少兩組數(shù)據(jù)陽性率有差異。進而分別采取四格表方式進行分類檢驗,結果為A組與C組比較有明顯差異、B組與C組比較有明顯差異、A組與B組比較沒有差異(見表1)。這表明,外籍人員構成比為25%的人群與中國籍人群SCL-90陽性率沒有差異;外籍人員構成比為50%的人群與中國籍人群SCL-90陽性率有差異。
表1 總體陽性率對比
3.2中國籍人群與出入境人群因子分數(shù)比較
分別對ABC 3組的人群進行SCL-90的9個因子的得分統(tǒng)計后,得出各自樣本的總體均值[均數(shù)加減標準差(±s)],然后分組進行T檢驗對比得出P值,見表2、表3。
表2 A組與B組因子比較
表3 A組與C組因子比較
結果顯示,A組與B組在因子分比較中沒有差異,與C組比較在軀體化、強迫癥狀、抑郁、焦慮、敵對、精神病性等6個因子分上有明顯差異。這表明,外籍人員構成比為25%的人群與中國籍人群SCL-90因子分數(shù)比較沒有差異;外籍人員構成比為50%的人群與中國籍人群SCL-90在部分因子分數(shù)比較上有差異。
精神疾病作為一種具有社會危害性的疾病,在出入國境方面受到嚴格限制。《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檢疫法實施細則》第99條規(guī)定,應阻止患有嚴重精神病的外籍人入境,SN/T 1282-2003也明確要求要對入出境人員進行精神系統(tǒng)的咨詢和檢查,但檢查方法和規(guī)范流程方面卻一直存在較多問題?,F(xiàn)行方案基本為被動診斷,即不發(fā)病不處理,缺少篩查機制和風險控制。這主要是由于出入境人群具有高流動性、人群構成復雜的特性,而精神疾病隱蔽性強、診斷流程時間長、很難大范圍篩查,這導致了精神疾病在口岸疾病的檢出率一直很低,這明顯和國內精神疾病的高發(fā)趨勢不符。在這個問題上,引入國際國內早已通行使用的量化評估表格的模式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國內各口岸衛(wèi)生檢疫機構也針對這個課題進行了很多研究[7],在量表的選擇上,SCL-90是首選。SCL-90效度系數(shù)在0.77-0.90之間,具有容量大、反映癥狀多、能準確刻畫受試者自覺癥狀等特點,被廣泛用于健康測量和心理咨詢,是目前精神病和心理研究最常使用的量表。SCL-90的理論是依據(jù)精神病的癥狀學內容編制,用于協(xié)助衡量門診及部分住院病人的自覺癥狀和嚴重程度,以減輕醫(yī)生工作量并具有針對性。上世紀80年代以來,SCL-90己經成為心理工作者使用頻率高、操作簡便易行的工具,它經歷了一個廣泛用于精神科病人——臨床病人心理——正常人心理衛(wèi)生——一般人群心理健康全面評定的過程[8]。但在出入境人群這一特殊群體中,SCL-90的使用卻一直存在爭議,這主要是由于現(xiàn)行國內SCL-90的常模為金華和吳文源主持完成并建立的全國常模[9],對象為我國18-60歲的成人。而出入境人群中有相當一部分為外籍人員,脫離了國內常模設定的范疇,引起整個量表效度的偏移,重新建立新的出入境人群常模又受到人群流動性大和地區(qū)差異明顯的限制,至今未能完成。其實在實際工作中可以發(fā)現(xiàn),無論出境還是入境人群,中國籍旅客和外國籍華人旅客占絕大多數(shù),近幾年的數(shù)據(jù)顯示,出入境人群中中國籍旅客占80%以上。本研究采取統(tǒng)計學的方法證明了在外籍旅客占25%的出入境人群中,無論是在總體陽性率還是在分量因子分數(shù)方面,都和中國籍旅客沒有明顯差異。這說明,在現(xiàn)有出入境人群人員構成的基礎上,SCL-90在使用上其實并沒有明顯差異,這對于下一步建立量化評估模式的口岸精神疾病篩查體系具有重要的意義。
作為口岸執(zhí)法單位的衛(wèi)生檢疫部門,肩負著保障出入境旅客健康安全的重任,快速準確的篩查精神疾病,降低出入境人群的健康風險,是口岸衛(wèi)生檢疫部門一直以來的工作難點。本研究雖然提供了一種采取量表進行篩查的方法,但也存在著只能初步篩查,無法明確診斷的局限性。下一步還需要口岸部門加大技術投入,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提高專業(yè)技能,增加設備投入,深化和地方??漆t(yī)院的合作機制,以期實現(xiàn)口岸檢疫與地方合作、管理機制和專業(yè)技術一體化的防控體系,切實提高出入境人員精神疾病的檢出率,保障國際旅行者的健康安全。
[1]吳潔,周獻松,陳艷玲,等.空港口岸入境“精神病”旅客衛(wèi)生檢疫處理措施探討[J].中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雜志,2007,30(增刊):66-67,70.
[2]SN/T1282-2003國境口岸精神病監(jiān)測規(guī)程[S].
[3]王金道.SCL-90量表使用的現(xiàn)狀及檢測心理健康的異議[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1,18(1):51-52.
[4]卓錦雪,陸勤,高錦平,等.海員心理健康狀況和應付方式的影響因素及其相關性調查[J].中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雜志,2014,37(2):94-97.
[5]王征宇.癥狀自評量表(SCL-90)[J].上海精神醫(yī)學,1984,2:68-70.
[6]Derogatis L R.SCL-90-R,administration,scoring and Procedures manual-II for the Revised version and other instruments of the psychopathology rating scale series[M].Townson:Clinical Psychometric Research,1983.
[7]肖武,張述鏗,史靈梅.首例精神病個案流行病學調查報告[J].口岸衛(wèi)生控制,2012,17(6):35-37.
[8]劉步平,方春平,黃素芳.廣州地區(qū)高校慢性前列腺炎男生SCL-90調查分析[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7,34(22):4285-4286.
[9]陳樹林,李凌江.SCL-90信度效度檢驗和常模的再比較[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03,29(5):322-327.
Application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SCL-90 Among Entry-Exit Personnel
Li Lei1,Yang Huili2,Wang Haibo1,Liu Fukui1
(1.Yantai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Yantai,Shandong,264000;2.Rizhao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Objective]To vers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SCL-90 among entry-exit personnel by statistical methods,in order to provide methods of assessment and screening of mental disease at port.[Methods]Testing 400 Chinese travelers and 150 foreign tourists by the SCL-90,then classifying comparison,analyzing and discussing the testing results.[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ositive rate and component factor between the foreigners'group(constituent ratio:25%)and the Chinese group,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ositive rate and part component factor between the foreigners'group(constituent ratio:50%)and the Chinese group.[Conclusion]On the existing staff structureofentry-exitpersonnel,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intheuseofSCL-90.This conclusion provides a basis for SCL-90 applied in entry-exit personnel,in the hope of providing the reference and advice for the follow-up supervision of port health and quarantine.
Entry-Exit Personnel;Psychology;SCL-90;Scale for Evaluating
R185
E-mail:lileiciq@foxmail.com
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科研基金項目(SK201433)
2015-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