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商國懋 王文穎
北京華邈中藥工程技術(shù)開發(fā)中心
魚腥草,別名狗心草、折耳根,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新鮮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鮮品全年均可采割;干品夏季莖葉茂盛花穗多時(shí)采割,除去雜質(zhì),曬干。魚腥草主產(chǎn)于浙江等地,以葉多、色灰綠、有花穗、魚腥氣濃者為佳。
魚腥草性辛,微寒。歸肺經(jīng)。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之功。可用于肺癰吐膿,痰熱喘咳,熱痢,熱淋,癰腫瘡毒。每次用量15~25g,不宜久煎;鮮品用量加倍,水煎或搗汁服。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熏洗患處。干品魚腥草置干燥處儲(chǔ)藏;鮮魚腥草置陰涼潮濕處保存。
鮮魚腥草莖呈圓柱形,上部綠色或紫紅色,下部白色,節(jié)明顯,下部節(jié)上生有須根。葉互生,葉片心形,先端漸尖,全緣;上表面綠色,密生腺點(diǎn),下表面常紫紅色;葉柄細(xì)長,基部與托葉合生成鞘狀。穗狀花序頂生。具魚腥氣,味澀。干魚腥草莖呈扁圓柱形,扭曲,表面黃棕色,具縱棱數(shù)條,搓碎具魚腥氣,其他特征同鮮魚腥草。鮮魚腥草的加工只需除去雜質(zhì);干魚腥草需除去雜質(zhì),洗凈,切段,干燥。
在云南西雙版納,魚腥草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野生蔬菜,當(dāng)?shù)鼐用翊蠖嘞彩场?/p>
▲鮮魚腥草根
▲魚腥草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