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曉
(江漢大學,湖北 武漢 430056)
我國高校體育俱樂部的發(fā)展現(xiàn)狀與對策
趙靜曉
(江漢大學,湖北 武漢 430056)
運用實驗法與問卷調查法,對江漢大學2010級、2011級部分學生進行教學實驗和問卷調查,并對高校開展體育俱樂部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研究,以論證在普通高校實施體育俱樂部的可行性與必要性。從科學管理的角度尋求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從而使高校體育俱樂部得以順利發(fā)展。
高校;體育俱樂部;發(fā)展;對策
對大學生實施終身體育教育,使其經常化、終身化是當前高校體育工作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近年來我國許多高校對體育工作做了重大改革,使體育教學、課外體育輔導和課外體育活動更加融合,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這與高校中各種項目的體育俱樂部發(fā)展壯大有著密切關系,高校體育俱樂部的出現(xiàn),已經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高校體育俱樂部作為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體育部門就要大力支持和扶持它,使其更好地發(fā)展壯大,為高校體育工作的發(fā)展發(fā)揮重要作用。
文獻資料法、實驗法和問卷調查法
(一)實行俱樂部的可行性
1.學生體育鍛煉觀念的改變。被調查的大學生一致認同高校開展體育俱樂部是可行的,同時認為參加體育俱樂部有利于增強體質,增進身心健康,把體育鍛煉作為豐富課余文化生活、滿足個人興趣、學習體育技術、培養(yǎng)意志品質的有利途徑。目前學生體育鍛煉的觀念發(fā)生了積極的改變,高校有80%的學生能自覺、經常地從事體育鍛煉,20%的學生可以自覺但間斷地從事體育鍛煉。34%的學生對目前自己的身體狀況感到不滿意,并準備為增強體質、促進健康投入更多的精力與時間。
2.學校體育場地、器材設施逐步完善。近年來,多數(shù)高校體育設施有了很大改觀,新建了綜合型的體育館,可以進行籃球、排球、室內足球、健美、街舞、舞蹈、健美操、武術、乒乓球、羽毛球等的教學與訓練。室外的網(wǎng)球場、排球場、籃球場以及田徑場等場地設施的完善為高校體育俱樂部的實施提供了物質條件。
(二)高校學生俱樂部制的發(fā)展現(xiàn)狀
我國傳統(tǒng)的高校體育觀念把高校體育劃分為體育教學、課余體育、訓練競賽三個方面,而現(xiàn)在高校體育提出了終身體育、健康體育等范疇更廣的新理念。許多大學生把體育看成是自己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十分熱愛體育運動,有穩(wěn)定的體育興趣,對某一運動項目形成了特長,善于表現(xiàn)和發(fā)揮自己的體育特長,從中獲得運動的快感、尊嚴和滿足,對于這部分學生,有沒有體育老師的組織和指導,他們都一樣,都會自覺、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自己所喜愛的體育活動中去,不僅成為參與者通常還是組織者和領導者。這一部分學生,他們渴望體育運動,更希望學校能夠滿足他們正當?shù)捏w育要求,為他們創(chuàng)造更好的體育活動條件,希望得到更高水平體育教師的指導,以便取得更大的提高。對于這部分學生,高校有責任、有義務、有道義滿足他們的合理要求,盡最大可能為他們創(chuàng)造體育活動的良好條件,提供更好的體育服務。之所以具備了這樣一種氛圍,高校體育俱樂部則得以產生和發(fā)展。
目前高校體育俱樂部均以各單項運動形式組成,如:足球、籃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健美操、武術、體育舞蹈、網(wǎng)球等項目。由于受場地器材以及指導老師等因素的影響,有些項目俱樂部的發(fā)展壯大也受到影響,如:網(wǎng)球、羽毛球的場地問題,體育舞蹈、網(wǎng)球的老師輔導水平等,這些都是影響俱樂部發(fā)展的不利因素。俱樂部成員中絕大多數(shù)是男生,女生只占5%一8%,女生主要是參與健美操、體育舞蹈居多,小球項目也有少部分女生。
(三)高校學生俱樂部制的發(fā)展對策
1.體育俱樂部的質量管理必須通過健全的學校體育工作指導系統(tǒng),使教師和學生明確活動目標和活動進程的質量標準,在活動中自覺地貫徹執(zhí)行,進行自我調控。
2.高校體育教學應倡導對學生進行體育教育的基本環(huán)節(jié),無論是體育必修課,還是俱樂部教學課程,首先應有明確的教學指導思想,課程目標的制定是必須考慮的前提。
3.體育俱樂部的課程設置既要考慮學生的需要、興趣,又要從各高校教學條件的實際出發(fā),依據(jù)需要,因校、因地制宜;在個別項目上應有所側重,以調和師資力量、場地器材條件、活動時間安排等多種因素產生的矛盾。
4.目前,中學與高校體育存在脫節(jié)現(xiàn)象。中學生擔負著升學與各種考試的任務,學生學習壓力大,體育課與課外活動受到一定限制;學生體育興趣、身體素質運動技能、身體健康狀況并不十分樂觀,尚需在大學一年級進行基礎體育教學,提高體育綜合素質,為高年級的體育俱樂部學習奠定基礎。
5.在考核與評價方面,高校應與高中階段體育教學考核辦法接軌,實施綜合考試與綜合評價的方法,即依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實施自我評價與反映個人進步度的相互評價。考核評價方面應減少絕對評價,以調動“后進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是一種符合當前高校體育培養(yǎng)目標的組織形式,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自我鍛煉、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造能力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對提高教學質量有明顯的效果;在對體育俱樂部理論進行進一步研究的同時,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擴建體育場地,建立完善的體育俱樂部教學體系是高校體育教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1]滕棟梁.高校體育俱樂部的發(fā)展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5(04).
G807.4
A
1005-5312(2015)11-02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