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元野 韓春明 陳元穆
(遼寧省沈陽市金同泰大藥房中醫(yī)坐堂醫(yī)診所,遼寧 沈陽 110000)
研究中醫(yī)治療消化性胃潰瘍的療效
陳元野 韓春明 陳元穆
(遼寧省沈陽市金同泰大藥房中醫(yī)坐堂醫(yī)診所,遼寧 沈陽 110000)
目的 研究分析中醫(yī)治療消化性胃潰瘍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胃潰瘍患者86例,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43例與對照組43例。觀察組給予西藥治療方案,對照組給予中藥治療方案,觀察并比較兩組治療后效果。結果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95.35%;對照組總有效率76.74%,觀察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不良反應及復發(fā)率比較,觀察組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采取中醫(yī)治療消化性胃潰瘍,臨床療效好,不良反應少,更加安全有效,值得臨床廣泛推廣及應用。
中醫(yī)治療;西醫(yī)治療;消化性胃潰瘍;臨床療效
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消化性胃潰瘍8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分別給予患者西藥治療及中藥治療方案,觀察并比較兩組治療后效果,報道如下。
1.1臨床資料:選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胃潰瘍患者86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43例與對照組4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消化性胃潰瘍的診斷標準,86例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獲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觀察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33~72歲,平均年齡(46.5±6.5)歲;對照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34~71歲,平均年齡(44.5±6.5)歲。兩組患者病程均在2~30年,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采用西醫(yī)治療的方法,口服奧美拉唑,每次20 mg,2次/天,連續(xù)服用1個月;口服阿莫西林,每次0.5 g,甲硝唑,3次/天,連續(xù)服用半個月。
1.2.2觀察組:采用中醫(yī)治療,具體基礎藥方:黃連5 g,清熱解毒;白術16 g,出胃熱,進飲食;三七粉2 g,止血散瘀;丹參20 g,活血祛瘀;海螵蛸10 g,制酸止痛;黃岑10 g,補氣解毒;厚樸20 g,消食理氣;川柬子10 g,行氣止痛;川貝母10 g,散結消腫;黃芪25 g,補氣健脾;瓦楞子25 g,制酸止痛;元胡10 g,行氣止痛;白及10 g,止血消腫;白芍13 g,補氣益血。合并噯氣,兩脅脹滿,氣滯阻礙情況,辨證加減:青皮8 g,消積化滯;枳殼10 g,行滯消脹;香附10 g,理氣寬中;木香8 g,行氣止痛;合并手足心熱、大便干澀、口干口苦情況,辨證加減:麥冬10 g,神津養(yǎng)陰;沙參15 g,清熱養(yǎng)胃。合并胃脘部疼痛、倦怠力乏情況,辨證加減:炮姜8 g,溫中止痛;昊茱萸8 g,降逆止嘔;合并舌苔黃膩、口干氣躁、胃脘脹痛且灼燒情況,辨證加減茯苓10 g,利水滲濕;蒼術8 g,燥濕健脾;滑石15 g,利尿通淋;伴有淤血患者,加郁金10 g,活血止痛;桃仁10 g,活血祛瘀;赤芍10 g,清熱涼。上述藥方,用水煎服,每天2次,早晚服用,連續(xù)需用1個月再行復查。
1.3療效評價[1-2]。顯效:潰瘍苔、水腫、胃黏膜充血均消失,嘔吐、惡心臨床癥狀消失;有效:潰瘍苔、水腫、胃黏膜充血均有所好轉,嘔吐、惡心臨床癥狀有所改善、胃潰瘍面積縮??;無效:潰瘍苔、水腫、胃黏膜充血均未消失,嘔吐、惡心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
1.4觀察指標:觀察記錄所有患者惡心、嘔吐等臨床癥狀,胃鏡觀察患者潰瘍苔、水腫、胃黏膜充血情況以及胃潰瘍面積。
1.5統(tǒng)計學方法:將數(shù)據(jù)納入SPSS19.0統(tǒng)計軟件中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比較,以率(%)表示,若(P<0.05)則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臨床有效率情況:兩組患者臨床有效率比較,觀察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2.2兩組復發(fā)率和HP根除率比較:觀察組復發(fā)率0例,占0%,對照組復發(fā)率6例,占13.95%。觀察組HP根除率94%,對照組75%,觀察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消化性胃潰瘍主要位于賁門和幽門之間的慢性潰瘍,主要的癥狀為:饑餓不適、飽脹噯氣,嚴重的患者可能有便黑、嘔血。尚未完全明確,有研究認為與幽門螺桿菌感染、化學侵蝕、飲食、遺傳等因素有關。可能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胃潰瘍穿孔、幽門梗阻、癌變等嚴重并發(fā)癥,給患者生命健康造成極大威脅。此病的常用治療方法為藥物治療,西醫(yī)治療主要以消滅幽門螺桿菌為主,不能取得較好的HP根除效果,總體療效不高,且不良反應多,一般不建議長期食用。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研究證明,致使胃潰瘍疾病的重要原因還有食物中纖維素不足。因此在藥物治療的同時,患者應該特別注意調節(jié)飲食。綜上所述,中醫(yī)治療消化性胃潰瘍相較西醫(yī)治療,不僅療效顯著,且不良反應小,復發(fā)率小,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1]張潤民.中醫(yī)藥治療消化性潰瘍研究進展[J].河北中醫(yī),2011,33(4):626-628.
[2]尚朝南,楊定榮,段濟平,等.60例消化性潰瘍兩種治療方法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36):500-501.
表1 兩組有效率比較
R256.3
B
1671-8194(2015)29-01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