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鳳華
幼兒階段是人生教育的黃金期,此時給予孩子正確的教育,孩子所養(yǎng)成的良好習慣,可供孩子一生受用。同樣,如果給孩子的是負面的教育,孩子今后很難改正。所以,學前教育更應注重孩子品質(zhì)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是與我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相悖的,但目前幼兒園教學“小學化”現(xiàn)象卻普遍存在。我國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游戲。這是由幼兒所處的特殊年齡階段身心特點所決定的?!巴妗笔呛⒆拥奶煨裕變簣@的教育教學原則是:寓教于樂,讓幼兒在“玩中學”。那么如何按照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辦教育,克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我淺談一下我自己的幾點想法:
一、讓我們共同認識到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危害性
《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中指出:幼兒一日活動的組織應動靜交替,注重幼兒的實踐活動。幼兒有著探究學習的天性,他們對什么事物都懷有一種新奇感。他們在游戲中得到樂趣,在游戲中得到知識。幼兒正處于身體早期發(fā)育成長期,身心極為脆弱。“教育要遵循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注重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庇變航逃W化的做法從根本上忽視了幼兒的生理及心理特點,剝奪了幼兒的童真童趣和游戲的權利,扼殺了幼兒的天性。這種教育模式是對幼兒生理和心理的一種摧殘,嚴重影響了幼兒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二、端正我們幼兒教師的教育觀念,轉(zhuǎn)變我們的教育理念
要轉(zhuǎn)變教育觀念,就要認識到幼兒園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所以幼兒園的教育應以《幼兒園工作條例》《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為指南。在幼兒園階段進行小學式的教育是幼兒身心發(fā)展不允許的,要堅決杜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要“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tài)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fā)展”?!耙苊鈨H僅重視表現(xiàn)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tài)度傾向。”《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強調(diào)“尤其要避免只重視知識和技能,忽略情感、社會性和實際能力的傾向”。我園平時經(jīng)常組織教師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幼兒園工作條例》等幼兒教育綱領性文件。我們認識到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中的啟蒙教育階段,她的任務是為幼兒未來的學習奠定基礎;是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全面發(fā)展的教育,而不是成才教育;幼兒園的教育內(nèi)容、教學形式、教學方法都與小學有嚴格的區(qū)別。通過培訓學習,我們在觀念層面上已經(jīng)認識到小學化的危害。有了新的教育觀,在具體工作中對我們教師的業(yè)務能力水平也有了新的要求。我們確立啟蒙教育的目標,合理安排一日活動,體現(xiàn)幼兒發(fā)展特點,開展好幼兒的游戲活動,寓教育于游戲之中。我們堅持對每個幼兒進行觀察記錄,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反思在教育過程中的得失。
三、進行家園溝通,開展家長教育活動,讓家長了解幼兒教育的規(guī)律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產(chǎn)生,與一些家長的錯誤看法和錯誤需要有關,因此應該定期向家長宣傳幼兒教育理論。我們通過各種渠道,幫助家長學習正確的教育理論,了解幼兒教育階段的主要任務和幼兒全面發(fā)展的要求,掌握科學的方法,充分理解“幼兒園的教育做法和教育觀點是為幼兒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的”?!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在讓家長了解幼兒教育規(guī)律時我園制定了有效的、可操作的方法,有效利用家長接孩子的時間開展家教指導;利用家庭教育知識講座、家長會、宣傳欄等形式,使家長了解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雙重任務是什么,引導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應保持一顆平和的心態(tài),知道一個人的教育是終身的,對孩子的教育不能用短跑來形容;通過舉行諸如家長開放日、幼兒才藝比賽活動等,吸引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讓家長真切地感受幼兒一日生活即學習,幼兒園開展各種游戲活動,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獲得有益經(jīng)驗,比簡簡單單識字、算題要科學得多。在活動參與過程中,家長們自覺認識到幼兒園的教育目標是什么,應該培養(yǎng)幼兒什么樣的特點,知道小學化的做法是危害幼兒身心健康的。
總之,要克服幼兒教育的“小學化傾向”,就必須按照國家的幼教法規(guī)辦事,按照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安排好幼兒園的各項教育活動,使廣大家長能夠支持幼兒園的教育工作,才能使幼兒在歡樂和諧的幼兒園整體教育環(huán)境中獲得全面健康的發(fā)展。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5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