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單耗管理是加工貿易企業(yè)合規(guī)管理的重要內容,關系到加工貿易手冊核銷、內銷補稅、緝私監(jiān)管等重要事項。因此,加工貿易企業(yè)需注重單耗管理,特別是單耗版本和庫存盤點、料件清單運用、工藝損耗認定和殘次品認定等問題,而典型案例的深入研究將給企業(yè)提供重要借鑒和啟示。
[關鍵詞]加工貿易;單耗管理;風險防范
[中圖分類號]F7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2095-3283(2015)09-0020-02
[作者簡介]查貴勇(1978-),男,安徽涇縣人,副教授,經濟學博士,研究方向:國際貿易與國際投資。
單耗管理是加工貿易合規(guī)管理的重要內容,關系到加工貿易手冊核銷、內銷補稅、緝私監(jiān)管等重要事項。諸多公司實踐表明,單耗管理的風險主要集中于單耗版本和庫存管理、料件清單運用、工藝損耗認定和殘次品認定等環(huán)節(jié)。本文主要研究典型案例,以為企業(yè)識別和防范加工貿易單耗管理風險提供借鑒和啟示。
一、案例介紹
上海外高橋保稅區(qū)的某外商投資企業(yè),主要進口處理器、液晶屏、鋰電池、硬盤、內存條、集成電路等零部件,然后加工生產成筆記本電腦后復出口。2014年年底,海關稽查部門對該公司加工貿易單耗情況進行核查,發(fā)現以下問題:1.經過核查手冊和實地查驗庫存,發(fā)現公司內存條盤盈1000條。2.經實際審核該公司的料件單耗情況,發(fā)現該公司“集成電路”料件實際單耗是36個,而公司申報數為40個,造成實際單耗與申報單耗存在差異。3.在2013年1—12月間,該公司售后服務部門通過維修服務銷售而領用1263個CPU,后納入加工貿易“凈耗”予以保稅核銷。海關認為維修服務所領用的料件不能進行保稅核銷,而應納入內銷補稅。4.公司僅將最后檢測時發(fā)現的有質量問題的成品列入“殘次品”管理,而在加工過程中,因人為原因導致的料件損壞(如液晶顯示屏上的黑點、裂紋等)則列入工藝損耗管理。海關認為后者不能納入工藝損耗管理。
二、案例分析
1.關于內存條庫存盤虧的問題
經調查發(fā)現,該公司組裝的筆記本電腦使用內存條分1根和2根兩種情況,該公司有兩個對應的單耗版本:A版本內存條為1根,B版本內存條為2根。2014年6月份出口電腦1000臺,實際為A版本,卻誤以B版本申報出口,導致內存條低耗高報和庫存盤盈,而企業(yè)也未及時盤點庫存以盡早發(fā)現問題。對于盤盈的1000條內存條,經海關主管部門批準后企業(yè)可有三種選擇:(1)以“后續(xù)補稅(9700)”監(jiān)管方式辦理料件補稅手續(xù)后用于內銷;(2)以“其他(9900)”監(jiān)管方式辦理退運;(3)在核銷手冊時申請結轉到下本手冊繼續(xù)監(jiān)管。
如果企業(yè)事先通過盤點庫存方式發(fā)現庫存盤盈問題,應立即查清原因并向海關進行說明,切不可為保證庫存平衡,擅自隱瞞不報和擅自處理,如將盤盈庫存內存條內銷或以一般貿易形式出口。因為此行為涉嫌走私,雖然此行為通常在海關不聯網監(jiān)管和未進行賬務稽查的情況下較難發(fā)現,但如果企業(yè)后來被海關例行稽查或某單次案例而遭海關稽查等,通過調取近三年保稅倉與非保稅倉之間的轉料情況則很容易被發(fā)現,因此切不可存在僥幸心理。
2.關于集成電路單耗差異問題
經仔細核對和查證后發(fā)現,雖然公司關務和海關稽查部門都是依據料件清單(Bill of Material-BOM)來確定單耗的,但公司關務是依據工程BOM表數據向海關申報單耗,而海關則是依據制造BOM表數據來審核實際單耗。
工程BOM表是產品工程設計中使用的數據結構,通常能精確地描述產品的設計指標和零件與零件之間的設計關系,對應文件形式主要有產品明細表、圖樣目錄、材料定額明細表、產品各種分類明細表等。制造BOM表則是在工程BOM表基礎上,由生產部門根據制造裝配要求完善的BOM表,對應文件形式包括關鍵工序匯總表、重要件關鍵件明細表、自制件明細表、通用件明細表等。
通常,制造BOM表是反映生產工單實際情況的,是最準確的料件清單。因此,加工企業(yè)應根據制造BOM表來申報料件單耗。
對于集成電路單耗申報不實問題,可根據海關總署令第219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加工貿易貨物監(jiān)管辦法》第十二條——經營企業(yè)辦理加工貿易貨物的手冊設立,應向海關如實申報貿易方式、單耗、進出口口岸,以及進口料件和出口成品的商品名稱、商品編號、規(guī)格型號、價格和原產地等情況和海關總署令第155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加工貿易單耗管理辦法》第十四條——加工貿易企業(yè)應在成品出口、深加工結轉或內銷前如實向海關申報單耗等規(guī)定,移交給海關緝私部門做進一步調查和處理。
3.關于售后維修銷售領用料件問題
該問題的關鍵是對“凈耗”的理解。海關總署令第155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加工貿易單耗管理辦法》第二十八條規(guī)定:凈耗是指在加工后,料件通過物理變化或化學反應存在或轉化到單位成品中的量。維修服務只是對維修品的損害部件進行替換,所領用料件并沒有物化到原加工成品中,故不能納入凈耗。
既然該領用料件不能列入凈耗,那可否列入“工藝損耗”呢?海關總署令第155號第二十八條規(guī)定:工藝損耗是指因加工工藝原因,料件在正常加工過程中除凈耗外所必需耗用、但不能存在或者轉化到成品中的量。由于維修并不是發(fā)生在正常加工過程中,所以也不能列入工藝損耗。因此,維修所領用的耗用料件不能予以保稅核銷,須及時向海關進行申報,接受海關監(jiān)管和補征稅款。
如果企業(yè)維修領用料件想享受保稅優(yōu)惠以降低稅負,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征稅管理辦法》第四十七條“進境修理貨物需進口原材料、零部件的,納稅義務人在辦理原材料、零部件進口申報手續(xù)時,應向海關提交進境修理貨物的維修合同(或含有保修條款的原出口合同)、進境修理貨物的進口報關單(與進境修理貨物同時申報進口的除外),并且向海關提供進口稅款擔?;蛴珊jP按照保稅貨物實施管理”的規(guī)定辦理,但須注意“進口原材料、零部件只限用于進境修理貨物的修理,修理剩余的原材料、零部件應隨進境修理貨物一同復運出境”,而不能挪作他用,否則涉嫌走私。endprint
4.關于人為原因導致損壞的料件問題
海關總署令第155號第十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因突發(fā)停電、停水、停氣或其他人為原因造成保稅料件、半成品、成品的損耗不屬于工藝損耗范圍。因此,該案中在加工過程中因人為原因導致的料件損壞不能列入損耗范圍進行保稅核銷。
海關總署令第111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于加工貿易邊角料、剩余料件、殘次品、副產品和受災保稅貨物的管理辦法》第二條規(guī)定:殘次品是指加工貿易企業(yè)從事加工復出口業(yè)務,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嚴重缺陷或達不到出口合同標準,無法復出口的制品(包括完成品和未完成品)。本案中因人為原因導致損壞的料件確實存在嚴重缺陷而不能復出口,因而可根據該條規(guī)定列入殘次品管理。
根據海關總署令第111號第三條規(guī)定:殘次品屬于海關監(jiān)管貨物,未經海關許可,任何企業(yè)、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銷售或移作他用;目前海關規(guī)定的殘次品處理方式有四種:內銷、退運出境、放棄、銷毀。如果企業(yè)選擇將殘次品內銷,則須按其對應進口的原材料進行補稅。
因此,對于該企業(yè)在加工過程中所發(fā)現的殘次品,海關須根據企業(yè)確定的處理方式,根據海關總署令第111號的相關規(guī)定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
三、案例總結
綜上,加工貿易企業(yè)應注重通過加強單耗版本管理、庫存盤點、物料清單運用、殘次品管理和工藝損耗管理等加強單耗管理,降低風險,特別是要確定各批次業(yè)務單耗版本選擇的正確性、定期及時盤點庫存以發(fā)現盤虧和盤盈問題、基于制造BOM表而非工程BOM表進行申報、及時向海關申報售后維修所耗用的保稅料件和生產過程中各環(huán)節(jié)產生的殘次品,以提高企業(yè)單耗管理的質量,提高貿易合規(guī)率。如果在加工貿易生產活動中,發(fā)現涉嫌違法的行為,應主動立即向海關進行說明,并按照海關的相關規(guī)定依法進行處理,并可以此為契機借助海關外力提升公司內部單耗管理和料件管理的水平以及關務在公司的地位;切不可為平衡料件數據而擅自瞞報或處理,從而可能給企業(yè)埋下更大的風險和損失。
[參考文獻]
[1]“關務通·加貿系列”編委會.加工貿易典型案例啟示錄[M].中國海關出版社,2014.
[2]海關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于加工貿易邊角料、剩余料件、殘次品、副產品和受災保稅貨物的管理辦法[Z].海關總署令第111號.
[3]海關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加工貿易單耗管理辦法[Z].海關總署令第155號.
[4]海關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加工貿易貨物監(jiān)管辦法[Z].海關總署令第219號.
[5]李薇.加工貿易單耗管理海關有新規(guī)[J].大經貿,2007(3):64.
(責任編輯:郭麗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