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興方
學生評語是學生在校表現(xiàn)的“濃縮圖”,是家校結(jié)合共同教育好學生的重要載體之一。有這樣兩則學生評語:
——你是個文靜、帥氣的小男孩,工作認真負責,老師很欣賞你。希望你的書寫能稍微“大”一點,你能做到的。
——你自我學習能力強,能嚴格要求自己,上課積極舉手回答問題。你學習成績優(yōu)秀,可漢字書寫要大方,不可“小家碧玉”。
兩則評語既肯定了學生優(yōu)點,也指出了不足。評語對象是同一個學生,評語時間是相鄰的兩個學期末。但很顯然,第一則評語中指出的問題在第二學期并未解決。
如何發(fā)揮評語的作用?帶著對這一問題的疑惑,筆者翻閱了本班連續(xù)四個學期的學生評語,最后發(fā)現(xiàn),全班43人中,同一問題在評語中出現(xiàn)4次的有11人,出現(xiàn)3次的有8人,2次的有15人。
針對此一現(xiàn)狀,筆者在全校班主任中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在寫學生評語時,你是否參照了上一次的評語?請如實回答‘是’或‘否’?!苯Y(jié)果一律是“否”。如此看來,學生評語的價值何在?
事實上,班主任寫完評語后,并不意味著這一工作的完成,更不能將之視為“過去式”,而應把目光瞄向其“將來進行時”,關注其后效應。
評語的后效應是指學生閱讀評語后產(chǎn)生的效能以及在后續(xù)學習和生活中的表現(xiàn);對班主任而言,它應該包含評語的后續(xù)觀察、后續(xù)跟蹤和后續(xù)對話。為此,筆者在實踐中進行了嘗試,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創(chuàng)造契機促轉(zhuǎn)化
劉同學做事馬虎,甚至能把數(shù)字“1”寫成“7” ,且很沒耐性,班主任連續(xù)四次把這個缺點寫進了評語。家長很無奈,對他改正缺點已不抱希望。在批閱其語文作業(yè)時,我發(fā)現(xiàn)他總是前幾個字寫得好,后面則越寫越潦草。但他有個優(yōu)點,喜歡幫老師做事。在和他交談過幾次后,我請他幫忙批改每課作業(yè)中的“拼音寫漢字”部分。他愉快地答應了。起初,他改得很粗糙,我就讓他重改。他有些急躁,額頭上都滲出汗來了。說實話,這還真是難為他了。但開弓沒有回頭箭,再說這一辦法說不定還真能收到奇效呢。果然,一學期下來,他的批改水平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其書寫能力也“與時俱進”,從頭至尾都很工整。家長驚詫于孩子的變化,感激地特意打來電話說:“真是想不到孩子也能進步。”
二、班干日記促提升
莊同學思維敏捷,成績優(yōu)異,在男生中有一定號召力,是同學眼中的“高秀帥”,具備做班干部的潛質(zhì)。但他不熱心班級事務,屬于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那種類型。為此,在學期末的評語中,我委婉指出:“不參與班級管理,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大缺憾?!逼涓概c我聯(lián)系,希望找到培養(yǎng)孩子責任意識的好辦法。我根據(jù)孩子特點,提議他擔任班里的體育委員,并建議他寫“班干日記”。這讓他深深體味到工作的成功與樂趣,認識到了自身不足和努力方向?,F(xiàn)在,莊同學已擔任班長兩年,每次競聘都是全票通過,而他的“班干日記”也是越寫越出彩。
可見,學生有不足不要緊,只要想辦法發(fā)揮他們的能力特長,尋找激發(fā)改變的契機,他們的潛力就會得到盡情釋放。
三、巧妙暗示明方向
金同學背誦課文很快,但每次默寫卻得分不高。疑惑之下,我經(jīng)過一番細致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原來是他在背完以后就不再重復記憶。于是我在給他的評語中寫道:
你黑珍珠般的眼睛是那么明亮,這暗示著你記憶力驚人。事實也果然如此。課文背誦,你總是第一個完成,但考試時,你的默寫卻不如人意??磥砟闶遣涣私狻鞍e浩斯遺忘曲線規(guī)律”。
放假后,金同學第一時間上網(wǎng)查閱了“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還喜滋滋地打電話給我說他找到了提高成績的方法。果不其然,在以后的學習中,金同學有意識地加強了背誦的頻率,課文默寫再也沒丟過分。
暗示效應理論告訴我們,用含蓄或抽象誘導的間接方法,也可以對學生的心理和行為產(chǎn)生影響,從而使學生按一定方式去行動,最終使其思想、行為與教師期望相符合。
四、“最近發(fā)展”促進步
語文考試中王同學的拼音類試題總是得分少。后來我了解到,原來他一年級的拼音沒學好,至今無法正確拼讀,考試時基本靠蒙、猜、碰。于是我在他寒假的評語中這樣寫道:
對自己有責任心的男子漢,一定會認真關注自己的缺點。寒假到了,有計劃地攻克“拼音”這道難關,你就會成為一個嶄新的自己。
為了加強這段評語的效果,臨放假前,我專門找他表達了心中的期愿。王同學心領神會,利用假期很好地補了“拼音”這一課,徹底擺脫了拼音的困擾,成績大有提高。
“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認為,越是容易改正的缺點,越是易于達到的目標,學生就越能接受,也越容易做到。因此,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既能改正學生缺點,又容易達成目標的方法,引導學生深挖自身學習潛力。學生一旦處于被鼓舞的狀態(tài),他們就會奮力一搏,取得令人驚喜的成績。
五、家校合力謀發(fā)展
杜威說過:“家庭中正常關系的失調(diào),是讓孩子產(chǎn)生精神和情緒的各種病態(tài)的肥沃土壤?!钡拇_,家庭教育在整個教育系統(tǒng)中是極為重要的一環(huán),缺少了這一環(huán),教育就一定是不完整的。
無數(shù)經(jīng)驗表明,在對孩子的教育中,沒有誰能比他的父母更重要。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好學生,老師和家長必須加強合作。為此我開發(fā)了“評語名片”,正面是學生姓名和箴言“貧者因?qū)W習而富,富者因?qū)W習而貴”,背面是“班主任寄語”“學生心語”和“家長留言板”等(見下圖)。我還向家長發(fā)出“周末和孩子讀評語、議評語”的倡議,得到家長的贊同和支持。
正如英國心理學家簡·沃德爾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的那樣,有些學生經(jīng)過近3個月的自我“修煉”,基本上能把好的習慣轉(zhuǎn)化成學習生活中的一部分,與評語中的不足“分道揚鑣”。而正是家長的積極配合,讓我欣喜地看到了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點滴進步與變化。
幾個學期的探索和努力,讓我強烈地感受到:一旦班主任積極關心學生,對學生具有同理心,再輔以科學的方法,找到學生自我攀升的支點和成長的最大區(qū)間,學生評語就會由“靜態(tài)”轉(zhuǎn)化為“動態(tài)”,由“單向”變?yōu)椤半p向”或“多向”,從而實現(xiàn)學生評語后效應的最大化,讓學生評語生成更強大的“正能量”。
(作者單位:連云港市連云區(qū)白果樹小學
江蘇連云港 ?222043)
責任編輯 ?余志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