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芹 李飛飛 吳梅然
【摘要】 血液透析是尿毒癥患者一種最重要的治療方式,需要長期不間斷地進行。血液透析不良反應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以及透析患者長期依賴機器生存。飲食受限,失去工作。給家庭造成經(jīng)濟負擔等方面的影響都會給患者造心理障礙。因此,良好的心理護理,可以使患者積極主動的配合護理工作,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增強透析效果,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 血液透析 尿毒癥 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2-0554-01
1 臨床資料
2013年1月-12月,透析12106次,年齡18-86周歲,其中女性
患者6506次,男性患者5600次。
2 常見心理問題
焦慮、抑郁、緊張和恐懼是最常見的心理問題,少數(shù)患者有悲觀、絕望、自卑、疑慮等問題。
3 原因分析
3.1患者角色的改變
由于患者不能很快接受自己的病情,適應社會角色的改變,而產(chǎn)生一系列情緒反應,再有患者自身的心理素質,文化程度、性格差異,缺乏血液透析相關知識及對治療的安全性缺乏了解,而產(chǎn)生焦慮、抑郁和恐懼。
3.2不良的心理因素
因生病而煩躁,擔憂以后的經(jīng)濟開支及病后的家庭生活,學習和工作等問題。血液透析是個長期漫長的過程,患者擔心自己會給家庭帶來巨大經(jīng)濟損失,怕遭人嫌棄。成為家庭和單位的負擔而焦慮、抑郁、自卑、甚至有輕生的念頭。
3.3疾病的本身原因
尿毒癥本身的胃腸道不適癥狀。心血管、肌肉、骨骼、皮膚、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不適,導致患者緊張、焦慮和恐懼,另外,尿毒癥患者由于體內毒素蓄積,酸堿平衡失調,脂質代謝紊亂等,導致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障礙,引起記憶力減退、失眠、便秘、性功能減退,造成自卑、焦慮、被歧視的感覺。
3.4對血液透析的不適產(chǎn)生恐懼和緊張心理。
缺乏血液透析的相關知識,對治療的安全性缺乏了解。對于透析時穿刺部位的疼痛、滲血及透析當中發(fā)生的不良反應如低血壓、透析失衡綜合征等不耐受,產(chǎn)生緊張、恐懼心理。
4 護理措施
4.1健康教育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給患者安全感和信任感,采用有效的護理方法和措施,幫助不同的血液透析患者適應不同的生活方式,做好健康宣教很重要。向患者詳細講解,透析相關知識,告訴患者透析中的注意事項,如何飲食的合理性,體重的控制,內瘺的保護,輔助性用藥的重要性,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對透析期間有可能發(fā)生的不適和并發(fā)癥提前告知患者,使其心中有數(shù),消除緊張和恐懼。
4.2尋求患者家屬的支持
積極與患者家屬溝通,做好患者家屬的健康宣教,使家屬給予患者各方面支持。全心全意照顧他們。對于自律能力差,不能積極控制飲食和鈉攝入的患者,囑家屬發(fā)揮監(jiān)督和協(xié)助作用,從各方面多角度維護患者的身心健康。
4.3提供人性化護理
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溫馨、舒適、整潔的透析環(huán)境。營造一個以人為本,尊重病人,關愛病人的氛圍,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根據(jù)患者年齡、病情職業(yè)、文化程度,采取不同的個性化的心理護理方案,用豐富的醫(yī)學知識,嫻熟的技術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服務于病人,取得病人的信任。最大限度的減輕病人痛苦。
5 小結
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能可多使患者處于透析治療的最佳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保持良好的情緒,積極主動配合醫(yī)生護士工作。在關注患者疾病的同時,更加關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和人格尊嚴,鼓勵患者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質剛 《透析與腎移植實用手冊》
[2]呂憲波 趙慧劍 《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護理》
[3]王健文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分析及護理》
[4]董麗潔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分析及護理體會》
[5]茹海鳳 黃榮英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護理安全管理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