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瓊波
【摘要】目的:探討由重癥消化潰瘍所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在臨床治療中的護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2008年5月~2013年12月,共計200例由重癥消化性潰瘍所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來我院就診,按照隨機的方式將其列入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為100例。護理人員按照常規(guī)對兩組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在此基礎(chǔ)上,對觀察組患者實施全面護理干預。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以及患者對臨床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結(jié)果:觀察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以及患者對臨床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均要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比較差異有顯著性的統(tǒng)計學的意義(P<0.05)。結(jié)論:在由重癥消化潰瘍而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對其實施全面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地提高止血成功率和患者對臨床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值得推廣。
【關(guān)鍵詞】重癥消化潰瘍;上消化道大出血;護理;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5)02-0226-02
消化潰瘍在臨床上屬于一種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可引起多種嚴重的并發(fā)癥,如上消化道出血等。上消化道出血在臨床上指的是,機體內(nèi)屈氏韌帶以上的消化道出現(xiàn)出血現(xiàn)象。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診斷標準有兩個:(1)出血量在1000 mL以上;(2)循環(huán)血容量出現(xiàn)20%的減少現(xiàn)象,滿足上述任一標準,即為上消化道大出血[1]。為了進一步分析由重癥消化潰瘍而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在臨床治療中的護理方法及其效果,本研究選取200例該病癥的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結(jié)果理想,現(xiàn)作如下匯報。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2009年5月~2013年12月,共計200例由重癥消化性潰瘍所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來我院就診,按照隨機的方式將其列入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為100例。對照組中,男 56例,女44例,年齡為29~69歲,平均年齡為45.5歲;觀察組中,男 55例,女45例,年齡為31~68歲,平均年齡為45.6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如性別、年齡等相比,比較差異不具有顯著性(P>0.05),因此可進行組間對比研究。
1.2 方法
護理人員按照常規(guī)對兩組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在此基礎(chǔ)上,對觀察組患者實施全面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1.2.1急救護理
在患者的病床旁準備好急救所需的器材;對患者的各種體征和臨床反應進行全面監(jiān)測,主要監(jiān)測項目包括尿量、心率、脈搏、呼吸以及心電圖等[2];護理人員需依照常規(guī)建立患者的靜脈通道;患者要堅持臥床靜養(yǎng),并且要加強吸入性窒息的防范工作;針對情緒較為緊張的患者,護理人員可在遵照醫(yī)囑的前提下,使用適量的可肌注安定安撫患者的不良情緒,以有效地減輕患者的出血癥狀。
1.2.2基礎(chǔ)護理
護理人員要囑咐患者保持衛(wèi)生習慣,尤其是口腔衛(wèi)生習慣,及時地將患者口腔內(nèi)的殘留血塊清理干凈,以盡量減少甚至避免誤吸或者窒息現(xiàn)象,同時也可以有效地降低惡心、嘔血等現(xiàn)象的發(fā)生率[3];針對急性出血較為嚴重的患者,護理人員可使用三腔二囊管對患者進行壓迫止血處理,于置管前,護理人員首先要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為其講解置管的治療目的及注意事項等,期間要仔細觀察抽吸液的性狀和量等,對患者的出血情況進行判定[4]。
1.2.3飲食護理
急性大出血伴惡心、嘔吐者應禁食;患者出血減少嘔吐停止后視情況給少量溫涼、清淡流質(zhì)飲食;若患者出血停止后為患者提供清淡、營養(yǎng)豐富、易消化、無刺激性半流質(zhì)飲食、軟食,少量多餐,逐步過渡到正常飲食,并要注意為患者補充適量的營養(yǎng)成分,可適當使用高蛋白等食物,以增強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1.2.4心理護理
給患者解釋安靜休息有利于止血,關(guān)心安慰病人,大出血時陪伴病人,使其有安全感,搶救工作應迅速忙而不亂,以減輕病人的緊張情緒,嘔血黑便后及時清除血污,減少對病人的不良刺激,及時聽取和解釋患者及家屬的提問,減輕他們的疑慮,利于患者情緒的平穩(wěn)。
1.2.5出院指導
患者出院時,護理人員要再次囑咐患者堅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囑咐家屬要對患者的癥狀和體征進行密切觀察,若患者存在不良現(xiàn)象,要及時地與主治醫(yī)生和責任護士取得聯(lián)系,如有必要,則要及時地返院進行診治。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以及患者對臨床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1.4統(tǒng)計學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19.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使用百分比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對比則應用t 進行檢驗,如果P <0.05,則表示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兩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的比較
觀察組中,成功止血的患者共計93例,止血成功率為93%;對照組中,成功止血的患者共計71例,止血成功率為71%。經(jīng)比較,觀察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要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比較差異有顯著性的統(tǒng)計學的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對臨床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對臨床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為96%,對照組患者的滿意度為80%。觀察組患者對臨床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要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重癥消化潰瘍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是大量地嘔血或者便血,部分患者可伴有心慌氣短等癥狀,病情嚴重的患者可發(fā)生失血性休克等現(xiàn)象。因此,由消化潰瘍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在臨床上屬于一種高危病癥,需要及時地采取臨床治療措施,并且需要加強臨床護理工作。
本研究提示,在由重癥消化潰瘍而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對其實施全面的護理干預,效果顯著,值得推廣與運用。
參考文獻:
[1]張素麗.重癥消化潰瘍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護理干預[J].中外醫(yī)療,2012,31(21):155.
[2]李改霞.重癥消化性潰瘍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護理觀察[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4,(21):2746-2747.
[3]梅世靜.重癥消化性潰瘍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臨床護理觀察[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4,8(1):205-206.
[4]劉紅云.重癥消化潰瘍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護理干預[J].醫(yī)藥前沿,2014,(21):300-3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