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紹嚴
一、案例背景
在本學期的音樂課堂教學中,除了演唱、欣賞,我們還有課后的活動與練習。八年級上冊的五線譜學習中重點學習G大調,從第一單元的認識G調,再到后面單元的一條條視唱,重在提升學生的識讀樂譜的能力,可是,當我給他們講五線譜知識時,課堂上發(fā)生了兩種情況。一部分同學對五線譜的書寫、識讀、演唱都積極參與其中,而另一部分則不然……
二、?情景描述
八年級的同學在初中階段心理變化尤為明顯,課堂中也如此,音樂課原本是快樂課,享受課,可是當老師給他提出動手、動腦、動嘴的要求時,他們中有些不耐煩了。那天,我正好應該上單元活動練習課,講講關于G大調五線譜的識讀。課前,為了這個音樂理論教學,我進行了精心的設計,嚴格按照音樂課標提出的正確處理音樂知識、技能的學習,在7—9年級階段要求學生具備識讀樂譜的能力,而且能順暢地識讀樂譜,我還準備了課件。心想學生一定會喜歡上五線譜這個內(nèi)容的,因為識譜教學也是我們教學目標當中的知識、技能目標之一。教學設計如下。
教學目標:一是能認識G大調主音的位置,并能唱出音階。
二是能將簡單的G大調線譜翻譯成簡譜并演唱。
教學重點和難點:認識G大調,提高同學們的識讀樂譜能力。
教學用具:電子琴,多媒體課件,五線譜教學電教板。
教學過程:用課件導入,一張鳥兒在電線桿上憩息的圖片,來引入五線譜的學習。(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學習五線譜的興趣,結合實際告訴同學們:生活中就有五線譜,鳥兒們?yōu)槲覀冏喑龊椭C的樂章。)
師:“同學們,從圖中大家已經(jīng)知道我們今天的學習任務,關于五線譜的學習。首先請大家做個練習,還記得這個調嗎?”(設計意圖:復習C大調引出G大調)出示C大調五線譜音階圖。請大家隨琴唱出音階,并說出音名。
生:唱音階,說音名,教師檢閱。do——C,re——D,mi——E,fa——F,sol——G,la——A,ti——B.如果大家仔細觀察的話,實際上在我們的音樂學習中只用了26個英文字母中的前七個,那么關于調的也與這七個字母有關。
請大家對照下一張五線譜圖,發(fā)現(xiàn)了什么?出示G大調五線譜(設計意圖:讓同學們通過觀察認識G大調,并能有效地和C大調區(qū)別開來。)
生:觀看圖片,發(fā)表見解,小組活動。(培養(yǎng)學生們合作探究的學習精神。)
小組發(fā)言:一是老師,我發(fā)現(xiàn)了G大調比C大調多了一個#號。
二是我們組試著唱了G大調,第一個音比C大調高。
師小結:大家對比出了兩個調的不同之處,主音位置不一樣。G大調第二線作do.(評價:大家表現(xiàn)得不錯,觀察認真細致,分析到位。)好了,接下來,大家隨琴感覺兩個調的音高。(對比教學讓同學們明白在歌唱教學中G大調比C大調高)。
師:“大家覺得吃力嗎?”
再次示范演奏,區(qū)別C調和G調《小星星》。
師:“接下來我們進行G大調書寫練習?!?/p>
注意事項:一是注意主音的位置。二是注意書寫調號時有一個#號。三是音符采用全音符。
我的話音還未落,忽然出現(xiàn)了一個別樣的聲音,“老師,我們認識就行了么,還需要寫嗎?趕快讓我們來點痛快音樂吧?!鳖D時我心里發(fā)慌,這可咋辦,周圍的同學也眼睜睜的瞅著這位男同學,表現(xiàn)出不想寫的表情。如何是好呀?
“好吧,XXX,老師想請你上來給大家快速的寫出G大調音階,那老師就獎勵你一首痛快的音樂。你覺得如何呢?”
生:“老師我來吧!我來吧!”(我的一個小小的獎勵引來眾多同學愿意表現(xiàn)得激情。)
“好,寫的不錯。獎勵大家聽歌曲《我要飛得更高》?!?/p>
師:“剛剛大家對G大調五線譜的書寫已經(jīng)找到了竅門,接下來我們進入最難得一個環(huán)節(jié),請各小組派一名代表完成抽題,翻譯并演唱給出的旋律。(教材中的兩條G大調視唱練習),注意請大家合作完成。”
提示:一是可以使用七年級視唱時常用的柯達伊教學法中的柯爾文手勢,輔助音準。二是節(jié)奏方面:大家先念節(jié)奏,心里有譜再唱。
師:“抽查、點評和同學們一起唱起來、動起來?!?/p>
三、分析與思考
識讀樂譜是表現(xiàn)音樂的一種工具和手段,是中小學音樂知識技能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識譜能力,有利于進行音樂表演和創(chuàng)造等教學活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音樂素質?!兑魳氛n程標準》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識譜能力,規(guī)定了不同學段、不同年級識讀樂譜的要求,有利于突出音樂審教育。識譜學習能培養(yǎng)學生的音高感、節(jié)奏感,增強學生的音樂感受,能促進學生的音樂表現(xiàn)?!半m然沒有識譜能力的人也能欣賞音樂,但會識讀樂譜的人一定會對音樂有著更深刻的理解?!弊R譜并不是教學的目的,而是識譜在音樂教學中具有“輔助性”和“工具性”作用,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音樂、感受音樂、表現(xiàn)音樂。
本案例中,學生們對識讀樂譜的學習表現(xiàn)出厭倦的情緒,感覺樂譜的識讀只需專業(yè)學音樂的學好就可以了,而他們更喜歡流行音樂,作為音樂課堂中的教師,我們就不能做一名“無心”人,我們真正走近學生,了解學生,不能只停留到我們那個年代的音樂思想,我們要與時俱進善于在音樂教學中學會欣賞、學會鼓勵、學會創(chuàng)新。
本案例中,我采用一首流行歌曲鼓勵同學們?nèi)憳纷V,同時告訴他們有了識譜的基礎,你欣賞流行音樂會更上一個層次,不只是單一的聽了,還能有效的聽出其中的前奏、間奏等。對你的演唱也有很大的幫助。他們做到了,而后再到用柯達伊教學法中的柯爾文手勢訓練音準和節(jié)奏,課堂氣氛到了一個高潮,學生們都積極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我的課堂活起來了。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音樂教育并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音樂給人的想象插上高飛的翅膀,使人的創(chuàng)造性、創(chuàng)新思維潛能得到了開發(fā)。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還將改進自己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及時抓住教學契機,有針對性的展開教學,全心致力于音樂課堂教學。把我們的音樂課堂教學推向一個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