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敏
摘 要:電力拖動與控制線路課程是中等職業(yè)學校電工類專業(yè)的重要專業(yè)課程,上好電力拖動控制線路這門課程就是電工專業(yè)教師需要探索的重要問題。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以及學生學習反饋的積累,歸納總結出以下幾點經驗:一是教學模式;二是教學過程中的技巧。
關鍵詞:中職;電力拖動;經驗;技巧
電力拖動與控制線路課程是中等職業(yè)學校電工類專業(yè)的重要專業(yè)課程,其內容涉及學科多,以研究電力拖動控制線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在生產機械上的應用為主。該課程的理論系統(tǒng)性強,前后連貫緊密,內容枯燥抽象,學生對理論學習提不起興趣;課程內容實踐性又很強,不少學生因害怕電,對技能訓練操作失去興趣;入門快的學生,在基本控制線路反復訓練過程中,也會產生厭煩的情緒;電力拖動與控制線路課程應用性也很強,學生對這門課的掌握程度又決定了電工專業(yè)畢業(yè)生日后工作能力以及將來在工控方面深造發(fā)展的好壞。而電力拖動與控制線路教學對相關的技術知識要求較高,授課難度也較大,所以上好電力拖動控制線路這門課程就是電工專業(yè)教師需要探索的重要問題。
很多學生認為,“電路圖我是完全不會看,老師講得也聽不懂,學了一點感覺沒有,很頭疼!”畢業(yè)后的學生說他們特別對課程中所出現的器件、電路符號很惱火。
我從教多年,經歷過電力拖動與控制線路的純理論教學、純實習教學及現在的一體化教學,經過多年的教學經驗以及學生學習反饋積累,歸納總結出以下幾點經驗:
一、教學模式
我認為電力拖動與控制線路最佳的教學模式是“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因為電力拖動與控制線路課程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均很強,教學內容較為抽象,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中職學生多數抵觸接受理論知識,使得教學難度增大。一體化教學中,學生能夠結合實踐,“眼見為實”對抽象的理論知識有一個更全面直觀的認知,在“動”中學習,這樣有利于學生學好該課程。
二、教學過程中的技巧
1.減輕學生對新知識的陌生感
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架構和生活經驗來做到這一點,如在講“拖動”時,我會通過拖動的歷史發(fā)展引入電力拖動,由牲畜作為拖動力耕作、人力水車抽水、老式縫紉機、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蒸汽機拖動到現今的水泵、打米機、電動縫紉機、機械設備等,通過舉例讓學生真正認識“電力拖動”,而這些例子都是學生之前學習或生活中感受過的知識,學生并不陌生,所以他們會呼應教師的思路,走進新知識的學習中。
2.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與手段
教師采用正確合適的教學方法和藝術,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中會根據學情、內容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講電機的手動控制時,我用現場教學法,帶領學生到工廠現場,觀看砂輪機的結構及其啟動,學生親眼看見“一個開關控制一臺電機”;講正反轉控制時我會演示兩個接觸器同時動作產生短路,讓學生明白兩個接觸器絕對不能同時動作及連鎖的必要性;在電器件的符號記憶方面我采用反復練習法,每次上課必反復指著電路中的符號問“這是什么元件”,還會經常讓學生聽寫符號;在講控制電路的工作原理時,我采用多媒體動畫展現電路的工作過程以及電流的流動途徑等。
3.加強典型控制線路的理解學習
我認為電力拖動與控制線路課程中最典型、最基礎的是電動機的連續(xù)運轉控制線路,所以我會加強這個任務的教學,在它的控制邏輯上從“開關”入手,讓學生明白“小開關控制大開關,手動開關控制自動開關”的邏輯觀念。
4.動手做的目的是動腦
我認為學習電路工作原理的目的是能應用,安裝接線的目的是為了加深了解原理。所以技能訓練時,我不主張用一張接線圖告訴學生“這根線從A接到B”,我是要求學生按原理圖接線,然后根據接的線粗略勾畫接線圖并優(yōu)化接線,達到動手促進動腦的目的。
5.讓學生充分感受成就感
在技能訓練方面,不少學生因害怕電而不敢輕易動手,我要求每個學生做完電路檢查后,一定都要親自通電,體驗成功的感覺,體驗“正確用電,電并不可怕”,從而找到自信。
6.充分用好萬用表
萬用表是電工離不開的儀表,在電力拖動與控制線路實訓中一定要學生非常熟練地運用萬用表。學生安裝接線完成后,我一定要求學生用萬用表檢查測試線路的安全性與正確性,無誤方能通電,線路有問題的正好作為優(yōu)秀生的排故障訓練課題。
參考文獻:
[1]金正民.任務驅動法在電力拖動實踐教學中的嘗試[J].大眾科技,2006(02).
[2]白麗榮,薛輝.技工學?!峨娏ν蟿印氛n程教學改革初探[J].職業(yè)技術,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