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立新
摘要:目的: 觀察并分析化療對惡性腫瘤患者血糖以及胰島功能的影響。方法: 本研究對象為參與化療4周期及以上的200例惡性腫瘤患者,收治時間為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將研究對象按年齡(A組≧60歲和B組<60歲)、體重指數(shù)(C組BMI≧24和D組 BMI<24)、使用激素(E組使用激素組和F組未使用激素組)分組,對比患者化療前和化療4周后的空腹血糖、空腹C-肽以及空腹胰島素。結(jié)果: 所有患者經(jīng)過4周化療后,空腹血糖、空腹C-肽以及空腹胰島素均明顯升高(P<0.05),A組以及B組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C-肽以及空腹胰島素沒有顯著差異(P>0.05),C組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C-肽以及空腹胰島素升高程度明顯高于D組(P<0.05),E組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C-肽以及空腹胰島素明顯高于F組(P<0.05)。結(jié)論: 化療會對惡性腫瘤患者的血糖以及胰島功能造成一定的影響,其影響程度與患者的年紀(jì)無關(guān),但與體重指數(shù)、是否使用激素有關(guān)。
關(guān)鍵詞:化療;惡性腫瘤;血糖;胰島功能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impact of chemotherapy on blood glucose and insulin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Methods The study involved four cycles of chemotherapy, and more than 200 cancer patients, admitted time is January 1, 2013 to June 30, 2015. The study by age (A group ≧ 60 years old and group B <60 years), body mass index (group C BMI ≧ 24 and D group BMI <24), the use of hormones (E group uses the hormone group and F group did not use the hormone group ) packets, before chemotherapy and fasting glucose contrast chemotherapy four weeks after fasting and fasting insulin C- peptide.Results All patients after four weeks of chemotherapy, fasting glucose, fasting C- peptide and fasting insulin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 <0.05), A group and B group of patients, fasting and fasting insulin C- peptid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group C patients, fasting C- peptide and elevated fasting insulin level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D group (P <0.05), E group of patients, fasting C- peptide and fasting insuli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F group (P <0.05).Conclusion Blood sugar and insulin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chemotherapy would have been affected, its impac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patient's age, but with a body mass index, whether to use hormones.
Keywords:Chemotherapy; cancer; blood sugar; islet function
當(dāng)前,惡性腫瘤的發(fā)病機率呈現(xiàn)逐年遞增的趨勢,嚴(yán)重影響國民健康。對于惡性腫瘤患者,給予化療可有效延長患者的生存期,但是,化療會導(dǎo)致惡性腫瘤患者的胰島功能損傷等一系列副作用,影響化療的治療效果。因此,深入研究化療的副作用及其影響因素,以及時調(diào)整化療,控制副作用有重要意義 [1]。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對象為某醫(yī)院確診的惡性腫瘤患者,參與化療4周期及以上,收治時間為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的全部患者。剔除糖尿病、原發(fā)性肝癌、胰腺癌患者。
1.2方法
患者按年齡分為A組(≧60歲)和B組(<60歲)組,按體重指數(shù)(BMI)分為C組(肥胖組BMI≧24)和D組(普通組BMI<24),按使用激素情況分為E組(使用激素組)和F組(未使用激素組),對比每組患者化療前、化療4周后的空腹血糖、空腹C-肽以及空腹胰島素。
開始化療前1天,在患者空腹的時候抽取靜脈血進行檢測,應(yīng)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對血糖進行測定,應(yīng)用電化學(xué)發(fā)光免疫分析法對患者的C-肽水平以及血清胰島素進行測定。之后,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病情選擇適當(dāng)?shù)幕煼椒?。進行4個周期的化療后,再對患者的血糖、C-肽水平以及血清胰島素進行測定。
1.3數(shù)據(jù)處理
將研究數(shù)據(jù)準(zhǔn)確錄入SPSS16.0統(tǒng)計學(xué)軟件,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并用t進行檢驗,若P小于0.05,數(shù)據(jù)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結(jié)果
本研究共收集到符合條件的患者200例,其中男115例,女85例;年齡28~73歲,平均年齡(49.39±2.48)歲;其中,胃癌患者46例,食管癌患者48例,乳腺癌患者30例,結(jié)直腸癌患者59例,非小細胞癌患者17例。
2.1化療對血糖、胰島功能的影響
與治療前相比,患者的血糖、空腹C-肽水平以及血清胰島素水平均明顯升高(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具體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血糖等指標(biāo)的變化
*:與治療前相比, P<0.05。
2.2影響血糖、血清胰島素、空腹C-肽的因素分析
2.2.1年齡
按年齡是否大于60歲將研究對象分為A、B兩組,對A和B組患者的血糖、空腹C-肽水平以及血清胰島素進行對比分析,結(jié)果顯示,A組以及B組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C-肽以及空腹胰島素的變化沒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2 A、B兩組患者的血糖相關(guān)指標(biāo)分析
2.2.2 BMI
按BMI是否大于24將研究對象分為C、D兩組,對C和D組患者的血糖、空腹C-肽水平以及血清胰島素進行對比分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化療后,相比于D組,C組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C-肽以及空腹胰島素的變化更大(P<0.05)。見表3。
表3 C、D兩組患者的血糖相關(guān)指標(biāo)分析
2.2.3激素
按是否使用激素將研究對象分為E、F兩組,對E和F組患者的血糖、空腹C-肽水平以及血清胰島素進行對比分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化療后,相比于F組,E組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C-肽以及空腹胰島素的變化更大(P<0.05)。見表4。
表4 E、F兩組患者的血糖相關(guān)指標(biāo)分析
3討論
惡性腫瘤和糖尿病均為非傳染性疾病,臨床上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對人們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相關(guān)資料表明[2],這兩種疾病可能存在相關(guān)的發(fā)病機制。臨床上治療惡性腫瘤的重要方法之一為化療,但是化療會導(dǎo)致患者出現(xiàn)多種副作用,其中一種少見的副作用是誘發(fā)糖尿病。胰島素抵抗以及高血糖會改變腫瘤微環(huán)境,進而降低化療的治療效果[3]。因此,這一臨床問題受到了多數(shù)研究工作者的高度重視,要對存在危險因素患者的血糖進行及時監(jiān)測,預(yù)防不良反應(yīng)情況的發(fā)生。
C-肽是一種多肽,來源于胰島素原,可連接胰島素A和B兩鏈,形成胰島素原。胰島素原發(fā)生裂解后,產(chǎn)生A、B兩鏈以及C肽,產(chǎn)生的A、B兩鏈會形成胰島素,C肽則和胰島素共同被釋放至外周血液循環(huán)中。由于C肽和胰島素為等比例分泌,且具有較高的穩(wěn)定性,因此,可將C肽水平作為評價胰島功能的指標(biāo)[4]。
本研究中,相比于化療前,化療后患者的血糖、空腹C-肽水平以及血清胰島素明顯升高,數(shù)據(jù)說明,化療會對患者的血糖以及胰島功能造成影響。對原因進行分析,化療時,患者處于應(yīng)激狀態(tài),其腎上腺系統(tǒng)的活性得到顯著的增強,分泌了更多的抗胰島素激素,進而導(dǎo)致血糖升高。同時,使用激素治療可能會促進肝糖原的生成,對生長激素、腎上腺素等激素的升糖作用有“允許”作用,減少了外周血糖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量以及利用效率,進而導(dǎo)致血糖升高[5]。本文還對影響血糖以及胰島功能發(fā)生變化的因素進行分析。2型糖尿病的誘發(fā)因素包括年齡、肥胖、遺傳等因素,因此,本研究特對年齡、BMI進行分析。在年齡方面,兩組患者血糖、空腹C-肽水平以及血清胰島素的變化沒有明顯差異;但在BMI方面,肥胖組患者血糖、空腹C-肽水平以及血清胰島素的變化更為顯著。在有無使用激素方面,使用激素組患者血糖、空腹C-肽水平以及血清胰島素的變化更為顯著。因此,患者的體重指數(shù)、使用激素均為影響化療患者血糖以及胰島功能發(fā)生變化的重要因素。
惡性腫瘤患者經(jīng)化療治療后,雖生存期得以延長,但是相關(guān)研究工作者要對化療引發(fā)的不良反應(yīng)情況予以高度重視,需要對此領(lǐng)域進行深入研究。在化療時,醫(yī)務(wù)人員要對惡性腫瘤患者的血糖以及胰島功能進行了解,積極采取相應(yīng)措施,對因治療引發(fā)的糖代謝紊亂進行積極防控,對患者的胰島功能進行保護,提高化療治療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姚蘭.化療與血糖升高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xué)綜述,2011,17(3):398-400.
[2]劉樂,胡長路,韓興華等.化療對腫瘤患者血糖及胰島β細胞功能影響的研究[J].安徽醫(yī)學(xué),2012,33(3):282-284.
[3]李琴,雷岸江,王靜等.68例婦科惡性腫瘤患者化療期血糖的監(jiān)控及護理[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1,17(36):4474-4476.
[4]程雪,袁蘇徐,龐琴霞等.化療引起腫瘤患者血糖代謝異常機制的初步探討[J].蘇州大學(xué)學(xué)報(醫(yī)學(xué)版),2010,30(2):392-394.
[5]蔡曉君,張正文.惡性腫瘤化療對血糖的影響[J].中國血液流變學(xué)雜志,2013,23(4):671-672,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