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艷麗
摘要:骨筋膜室綜合征是由骨、骨間膜、肌間隔和深筋膜組成的間隔區(qū)內壓力增大,引起四肢骨筋膜室內的肌肉和神經因急性缺血而發(fā)生的一系列癥狀和體征,如不及時診斷和搶救,可迅速發(fā)展為壞死,導致肢體壞死或壞疽,甚至危及生命。
關鍵詞:骨筋膜室綜合征、護理、壓力增大
骨筋膜室綜合征的病因主要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由于骨筋膜室壓力的增加或是空間的減少;第二類是骨筋膜室內容物的體積增加。根據其病因并綜合我醫(yī)院病例來看骨筋膜室綜合征常由骨折擠壓傷等引起,最常發(fā)生的是小腿和前臂掌側[1]。該病最主要的難點就是早期的癥狀不太明顯,所以就要求醫(yī)護人員密切對患者進行仔細觀察,不時進行超聲多普勒檢查、實驗室檢查等多種方法來確認。如已經確診為骨筋膜室綜合征,其治療方案的原則是降低間隔區(qū)內組織的壓力,增大動脈、靜脈之間的壓差,使組織重新得到新鮮的血液供應。現將我院2008年9月~2015年4月收治的11例骨筋膜室綜合征患者的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病例介紹
2008年9月~2015年4月,我科收治了四肢損傷合并骨筋膜室綜合征患者11例,其中男9例,女2例,平均年齡45歲,車禍傷7例,高處墜落4例,經過治療與護理后最終各肢體功能均恢復正常。
2.骨筋膜室綜合征護理的關鍵點及步驟
在患者治療的過程中,我也邊學習邊進行了總結,現將護理過程中關鍵步驟、可能出現的問題、處理方案等整理如下:
2.1病情觀察
由于其早期癥狀不明顯,快速確診的可能性較小,而如果膜室壓力持續(xù)上升,造成肌肉、神經的變化,時間過長的話將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所以仔細的觀察顯得尤為重要。
2.2術前檢查
常規(guī)記錄各項血、尿標本的檢驗時間和結果,注意心、腎功能的變化,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和肢體疼痛的變化,及時報告醫(yī)生并處理。
2.3心理護理
由于病人及家屬對手術的方式缺乏了解,術前可能不能對手術做出客觀的分析,所以就需要我們及時耐心地向病人及家屬介紹手術的方式、過程、預期的效果及我醫(yī)院多次成功的案例,從而消除病人的恐懼及焦慮情緒,使其以良好的心態(tài)接受手術并積極配合治療。
2.4術后護理
對骨筋膜室綜合征的治療多采用的手術方法是徹底泄壓術,而術后膜室保持開放,切口內布置負壓引流管,如發(fā)現傷口滲液較多,護士應加強換藥,及時清理壞死組織,密切觀察傷口的分泌物顏色、量、性質等并做好記錄。密切觀察患肢的血運、活動情況及皮膚的溫度,如發(fā)現肢端發(fā)涼、紫鉗、麻木或是疼痛加劇,可能是減壓不徹底,應立即通知醫(yī)生,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對病人進行持續(xù)的心電監(jiān)護,觀察尿量,記錄24小時的出入量,及時補液輸血,維持電解質平衡,血壓穩(wěn)定。除此之外,還需監(jiān)測腎功能,及早發(fā)現臟器功能的改變。在護理過程中,班班交接,仔細觀察及時處理各種異常情況。
2.5局部的觀察及護理
一般來說,術后48小時內通過冷敷冰袋來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減少傷口滲液的流出,而超過48小時后應停止冷敷。在冷敷的過程中如發(fā)現異常情況應停止冷敷并通知醫(yī)生進行相應的處理。對于患肢的護理,一般情況下應抬高患肢15度左右,以有利于靜脈淋巴液回流,但是抬高的時間不易過長,防止供血不足而加重缺血,當發(fā)現肢端蒼白時,說明肢體動脈供血不足應立即放平肢體[2]。對于有條件的可置于高壓氧氣倉內來增加組織的供氧量。在肢體固定于較好的體位后,應對患肢進行主動或是被動的活動,防止發(fā)生廢用性攣縮。當護士換藥時動作要求輕柔,以減少患者疼痛及出血。
2.6功能鍛煉
應向患者說明早期功能鍛煉的重要性,指導并督促患者早期進行肢體的功能鍛煉,它可以維持及恢復關節(jié)功能,預防肌肉萎縮,是避免和減輕后遺癥的重要措施。為避免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應在手術后第五天便開始指導患者功能鍛煉,應以主動活動為主,以輔助活動為輔,如伸指、握掌、活動腕關節(jié)等,同時還可以做臨近關節(jié)的活動,促使肢體功能早日康復。在鍛煉時應循序漸進,量力而行。
2.7營養(yǎng)支持
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容易消化的飲食,多食新鮮的蔬菜、水果,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有利于組織創(chuàng)面的修復。
3.小結
綜上所述,在骨筋膜室綜合征的護理過程中可以看出早期的護理觀察對該病的治療尤為重要,這就要求我們護士具有嚴謹的思維和敏銳的洞察能力。而在術后的護理中要求我們應理論聯系實際,多思考多總結。除此之外還需要我們及時與患者溝通,進行心理護理,減少患者的心理負擔,減少此類疾病所引起的并發(fā)癥及傷殘率。
參考文獻:
[1]賽小珍.骨科護理技術[J].中醫(yī)正骨,2012,24(1):22-23.
[2]丁中華.對骨筋膜室綜合癥的再認識[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7.15: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