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璇 曲茹虹 蔣琦
【摘? 要】目的? 針對高血壓伴心肌梗死患者提供心理護理服務,對其應用效果進行評價,為進一步提高高血壓伴心肌梗死患者對護理質量的滿意度提供經驗。方法? 選擇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心內科治療的高血壓伴心肌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人,對照組給予普通護理,觀察組在其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觀察并分析護理效果。結果? 對患者進行不同護理方式一段時間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83.3%,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6.7%,觀察組的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兩組數(shù)據具有顯著性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的滿意度為85.1%,觀察組的滿意度為98%,兩組數(shù)據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高血壓伴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護理能夠提高高血壓患者的治療效果,利于患者的后續(xù)恢復,有效緩解護患關系,是一種值得推廣的護理方法。
【關鍵詞】心理護理;高血壓;臨床效果;對比
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模式的轉變,心理護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視,心理護理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已得到普遍認可并廣泛應用于臨床護理實踐。心理護理作為現(xiàn)代護理模式的重要組成,應貫徹到臨床護理的全過程,遍及護理實踐的每一個角落。心理護理能夠有效緩解護患關系,利于患者的后續(xù)恢復【1】。本文通過對我院的120例高血壓伴心肌梗死患者進行不同的護理方式的臨床效果觀察,取得了理想的結果分析,現(xiàn)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120例高血壓作伴心肌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60例,女性60例,平均年齡為(60±2)歲,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60人,性別隨機分配?;颊叩囊话闩R床資料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方式,觀察組采用加強心理護理的方式。
1.2.1心理護理方法
觀察組采用在常規(guī)護理方式的基礎上加強心理護理的方式進行,主要包括:給予患者優(yōu)質的基礎護理服務,同時多與患者溝通,觀察患者的情緒和行為,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及心理特點,根據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護理;緩解患者的心理應激源,指導病人實施自我心理護理,控制情緒,告訴患者樂觀的性格和平和的心態(tài)對控制血壓的重要性,教會病人情緒控制的方法,合理安排生活和休息;疏導患者的負性情緒,幫助病人宣泄壓力,指導病人正確宣泄壓力的方法,引導病人的能動性,解除負性情緒,促進患者的治療效果【2】。
1.3療效評價[3]
療效結果分為A顯效:患者血壓情況控制穩(wěn)定,情緒良好,基本情況正常;B有效:患者血壓情況控制良好,情緒基本穩(wěn)定,基本情況良好;C無效:患者血壓情況無明顯改善,負性情緒居多,基本情況一般。
1.4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血壓控制情況和心理改善狀況,通過觀察統(tǒng)計臨床病例和問卷調查方式進行。
1.5統(tǒng)計學分析
所有數(shù)據通過利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3.0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P<0.05表示數(shù)據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有顯著性差異;P>0.05表示差異沒有顯著性。
2結果
2.1對兩組不同護理方式患者的有效性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增加心理護理的效果明顯優(yōu)于僅給予常規(guī)護理的效果,且結果具有顯著性意義(P<0.05),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不同護理方式有效性結果對比[n(%)]
組別
顯效
有效
無效
總有效率
觀察組(60)
36(60%)
22(36.7%)
2(3.3%)
58(96.7%)
對照組(60)
29(48.3%)
21(35%)
10(16.7%)
50(83.3%)
注:P<0.05表示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
2.2對兩組不同護理方式患者的滿意度進行調查對比,發(fā)現(xiàn)增加心理護理的效果明顯優(yōu)于僅有常規(guī)護理的效果,且結果具有顯著性意義(P<0.05),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不同護理方式患者的滿意度調查[n(%)]
組別
滿意(例)
不滿意(例)
滿意度(%)
觀察組(60)
60
0
60(100%)
對照組(60)
50
10
50(83.3%)
注:P<0.05表示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
3討論
高血壓伴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危重,易患有焦慮、情緒激動,行為易于沖動性,能夠影響患者血壓的平穩(wěn)性,不利于對患者的血壓控制,極大影響治療效果及預后康復,降低患者的滿意度。患者住院期間,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及焦慮狀態(tài),利于患者血壓的控制,對治療效果也起著積極的作用【3】。護理過程中可以給予患者心理指導,幫助患者緩解焦慮、宣泄壓力的正確方式,進而幫助患者增強同疾病斗爭的勇氣和信心,充分調動其治療的主觀能動性,以達到解除負性情緒,進一步鞏固治療效果。而且在現(xiàn)今社會醫(yī)患關系緊張,多與患者溝通給予患者心理護理,可以緩解護患之間的緊張關系,也可提高醫(yī)院的信譽【4】。
本文研究中,對120例高血壓伴心肌梗死患者分別進行心理護理和常規(guī)護理,心理護理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6.7%,患者的滿意度為100%,比對照組有明顯的差異,且對比結果具有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驗證了,心理護理及護理實用性,效果肯定,易于實施。
綜上所述,我們的數(shù)據提示,心理護理在高血壓患者的治療過程中,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利于血壓控制的穩(wěn)定,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且能夠有效緩解護患關系,是一種值得推廣的護理方法【5】。
參考文獻:
[1]宋桂麗,黃文娟,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25):249-250
[2]吳春梅,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大家健康,2014,(21):223-400
[3]周靜,姜颯,心理護理對食管靜脈曲張?zhí)自g成功率的影響[J].職業(yè)與健康,2011,27(8)
[4]周郁秋,劉曉虹,原發(fā)性高血壓及其心理護理[J].護理心理學第2版,2006.7
[5]陳海燕,心理護理在冠心病合并焦慮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大家健康,2013,(20),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