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坤
生活的確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
所有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識,
一切知識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
所有工作都是空虛的,除非有了愛。
當你們帶著愛工作時,你們就與自己、與他人、與上帝合為一體。
——紀伯倫
有過這樣一個游戲:假如可以,你會對十年前的自己說什么?據說,許多人都選擇了后悔當初的選擇,都要認真的重來一次,要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有價值。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努力的活出自己,努力讓現在的自己不后悔過去的選擇,讓未來的自己不怨恨現在的自己,而愛工作就是愛生活。
充分認識自己的工作
工作意味著艱辛。
作為教育工作者,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yè),就意味著選擇了艱辛。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于塑造人的靈魂,每一個人都知道它的艱難?!坝癫蛔?,不成器”,學生是一塊塊天然的璞玉,要想讓它成器,我們必須要用鋒利的刻刀,細心地、一點一點地刻劃,要用各種各樣的工具去打磨、去雕琢,才可以讓它成為一件極富有價值的藝術品,極有用處的器具。而這雕琢的過程中,老師花費的心血,付出的努力是巨大的。當別人在與朋友觥籌交錯的時候,教師在思考:明天怎么和這個學生談話,怎么提出問題……別人在喝茶、聊天,唱歌時,教師要考慮:明天這節(jié)課從哪切入;和別人說笑時,教師突發(fā)靈感,一個計劃在心中產生,這也是工作。老師的工作,分不清時間的界線。
工作意味著責任與擔當。
教育家加里寧說過:“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獎罰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種力量。” 可見教師職業(yè)是影響一群人的事業(yè),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幸福,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要有高度的責任心,抱著對學生的一生負責的態(tài)度去做我們的工作。這是我們干好教師工作的前提和基礎。三尺講臺就是我們的舞臺,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誨人不倦就是我們的職責,“一身正氣揭示真理、兩袖清風培育桃李”是我們真實的寫照。
工作意味著博弈。
人是一個兩面體,任何人他都有積極的一面也都有消極的一面,都有陽光的一面也都有陰暗的一面、都有勤奮的一面也都有懶惰的一面;當你的心靈中積極的、陽光的、勤奮的一面占了優(yōu)勢那你就是一個積極的、陽光的、勤奮的人;反之你就是一個陰暗、懶惰的小人。積極與消極、陽光與陰暗、勤奮與懶惰一直在你的內心爭斗。積極投入的人看見的是機會,消極等待的人看見的是障礙。如果我們把人的心靈比作一個平靜的池塘,在這個池塘里我們種植了美麗的荷花,那么這個池塘里的雜草就會找不到生存的地方。
工作意味著自身價值的體現。
工作是我們和社會之間和他人之間進行交流的橋梁;是顯示自己存在的舞臺、是美好家庭的后臺、是競技場、練兵站、美容室!是提升身價的增值器……工作固然是為了生存,但是比生計更可貴的,就是在工作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實現自己的價值。工作所給你的,要比你為它付出的更多。如果你將工作視為一種積極的學習經驗,那么,每一項工作中都包含著許多個人成長的機會。學生因我們的努力獲得了知識,養(yǎng)成了習慣,提高了能力,我們就會產生無比的成就感。積極的人生是在追求中渡過,在奮斗中創(chuàng)造的。人生的價值,存在于對事業(yè)的追求中。
帶著愛去工作
工作需要勤奮。
亞歷山大·漢密爾頓說:“有時候人們覺得我的成功是因為天賦,但據我所知,所謂的天賦不過就是努力工作而已?!蹦切┏晒φ?,沒有一個是對工作有所懈怠的。任何人在任何崗位只要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都是可以成功的。雖說條條道路通羅馬,但是我們也要清楚的認識到羅馬也是一天天建立的,這期間也融合著人們的汗水和智慧。
工作需要堅持。
我們的教師天天領著小朋友做操、游戲、學習,這樣的勞動周而復始,是平凡和瑣碎的。我們要深信:當你無法改變環(huán)境,就去改變態(tài)度;工作可以平凡,態(tài)度不能平庸。平凡的事,堅持做好就是不平凡;簡單的事,堅持做好就是不簡單。那么,我們就能每天做著平凡的工作,過著充實而不平凡的每一天。
工作需要投入。
“工作是工作,自己是自己”,把“工作”與“自己”分開,讓兩者保持距離,這是最近年輕人中流行的觀點。他們有著一種旅游的心態(tài),美的景色駐足流連一會,不喜歡的擦肩而過?;蛘邔ρ矍懊谰耙暥灰姡皇亲唏R觀花而已。然而,要做好工作,就應該消除“工作”和“自己”之間的距離,要悟到“自己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自己”的程度。這兩者密不可分。也就是說,連同身心一起,要全部投入工作、熱衷于工作。如果對工作缺乏如此深沉的摯愛之情,就無法抓住工作的要領。一個具有專注心的人,往往能夠把自己的時間、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所要干的事情上,從而最大限度的發(fā)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在解答自己為什么會成功的問題時,說:“其實最基本的就是要全心投入、專心專注,唯有如此才能體會到工作的樂趣,才能克服浮躁,忘記艱辛和煩惱,這時工作帶給你的不僅是業(yè)績和回報,還有智慧的靈感和潛力的迸發(fā),人生多由挫折和困頓構成,而工作蘊含著一種改變的力量,它能幫助你戰(zhàn)勝挫折,克服困難,給人生帶來喜悅和希望。
教育是愛的事業(yè)。從孔子的“愛之,能勿勞乎?忠之,能勿誨乎?”到夏丏尊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從羅素的“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能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發(fā)展”,到蘇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都在向我們彰顯了愛是教育的靈魂,愛是教育生命力的底線。讓我們共同做一個愛教育、愛學生、愛自己的“三愛”教師吧!
(江蘇省常熟市義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