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雯
2003年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提出,普通高中課程由必修和選修兩部分構成,并通過學分描述學生的課程修習狀況?!督魇∑胀ǜ咧行抡n程指導意見》指出,江西省按照國家規(guī)定,試行學分制的課程改革,在課程設置上,學生感興趣的選修課必須占一定比例,各個學校還可以依據學校自身特色,開設校本課程,充分利用當地的歷史、人文資源優(yōu)勢,完善課程體系。因此,我校課程體系規(guī)劃總體思路是落實“保證必修、增加選修、有條件開展走班選修、探索學分制和彈性學時制、進一步擴大學校課程自主權”等五項推進措施。為此,從2015級高一新生開始,我校試行校本課程走班選修課教學。
此次學校開設的走班選修課分人文、科技、藝術、生活、社團五個門類,共計31門課程,門類多、質量高、開放、包容。有語言類的《宜春方言趣析》,有英語類的《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慶》,物理類實踐類的《科學實驗館》等。主講教師都是宜春中學各專業(yè)領域的佼佼者。在超大規(guī)模高中實施選修課使教師親身體會到選修課帶來的教學思想的沖擊,同時也意識到教學中依然存在許多問題亟待解決,本文試圖做些探討。
一、走班選修課實施過程中面臨的一些困境
1.課程門類不齊全、學分難以達到標準。按照國家課程設計要求,學生的選修課應修滿48各學分,課程門類涵蓋知識拓展、興趣特長、職業(yè)技能、社會實踐四大類。而普通高中沒有相關的專業(yè)師資、適宜的場地設施和學時安排。尤其在高考指揮棒下,不少一線教師和學生家長甚至認為非高考科目的教學是在浪費時間。
2.教師的課程開發(fā)能力有限。隨著選修課的開設,教師角色從單一的課程實施者轉化為課程的開發(fā)者,很多教師對選修課程的主動性認識不清,課程目標達成不明確,課程內容深淺把握不準。此外,教師跨學科整合能力、跨地域合作能力不足也制約了教師的課程開發(fā)能力。
3.臨時班級的制約力、凝聚力不足。走班制沒有原行政班級的約束,雖然有科任教師、班長。但班級成員間較陌生,合作短時性,容易造成管理松懈、效率低下,缺乏約束力和凝聚力,難以形成班級認同感和榮譽感,給學校管理和教學質量保障帶來了壓力。
二、解決問題探索的一些對策
1.課程改革要科學組織、合理安排。學校課程改革領導小組要明確辦學方向,樹立自身的發(fā)展旗幟,規(guī)劃好改革藍圖,統(tǒng)籌安排課程體系的設計、開設課程的開發(fā)、課程的實施工作。聚合全校各部門、年級力量配合改革的進行。做好宣傳工作,使走班選修的認識深入學生、家長、教師心中。
2.強化對選修課的管理。面對選修課人員龐雜的現(xiàn)實,學校對每個選修課不光配備主講教師,還配備有助教一名。選修課安排固定的教室和上課時間,每班組建班干部隊伍,并實行以原行政班級為單位的小組管理,設立班規(guī)民約,建立成熟的管理隊伍和制度,并對上課缺勤違紀學生進行登記上報。年級進行留班學生班主任登記值守制度和走班學生違紀通報制度。學校成立選修課巡查小組,對教師上課情況、學生出勤情況、教學執(zhí)行進行通報,形成完善的教學反饋機制,并制定包括評價方案、教師守則、學生守則、學分評定方案在內的完備的管理制度。
3.切實開展校本培訓。提升教師的課程領導力,更新教學理念,改善學校績效評價機制。廣邀專家學者來校講學,拓展教師知識結構,了解技術前沿。指導教師參加本專業(yè)領域的遠程教育,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充分尋求社會力量、校友、家長和科研機構的支持,學校、家庭和社會三方合力,聯(lián)合開發(fā)課程。
4.完善學分管理,增加過程性體驗。在實踐中,學分制能夠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和保障學業(yè)管理制度,通過教師的指導,使學生認識到選修學分是學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提升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因此,選修課課程設計應與必修課相區(qū)別,側重拓展學科視野、深化知識與技能,發(fā)展學生的特長、個性。教學方式以動手實踐型教學為主教學形式可以講座、交流、展示等跨越式進行。教學評價上實行縱向評價,以發(fā)展性評價代替選拔性評價,評價方式多元化,既可以激發(fā)學習積極性,又能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5.落實對學生的選課指導。學校做好充分的宣傳工作,編制、印發(fā)內容詳實的選課指導手冊,成立選課指導中心,由科研處提供課程要求,開課教師做好課程說明,班主任提供指導建議。做好學生的職業(yè)規(guī)劃教育,強化學生自我認識意識;尊重學生意愿,因勢利導;與高考政策相結合,科學指導。
課改的道路充滿艱辛與汗水,前景光明而美好。隨著走班選修課的推行,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宜中將成為“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自由的殿堂”。
參考文獻:
[1]潘洪建,李志厚,周福盛.課程教材教法[J].高中選修課實施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2008(5).
[2]沈立萍.新課程[J].普通高中走班制選修課程實施反思和有效性的研究,20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