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鏡頭感知世界
普通人是用眼睛認識世界,攝像師則不同,他們是用手中的鏡頭感知大千世界的變幻與精彩。河北省滄州市委組織部電教科的劉昊,就是這樣一位用鏡頭感知世界的人。
盡管劉昊的年紀并不大,但他與鏡頭結下的友誼卻超過了二十年。還未上小學時,他便對父親的照相機及暗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成為一名攝影師的夢想也如一顆種子埋在了他的心底。十三年后,這顆種子發(fā)了芽,他順利考入了山西傳媒學院的電視攝像專業(yè)。畢業(yè)后,他在電視臺和電視劇劇組摸爬滾打了兩年,不僅提升了自己的拍攝技巧,也在一些著名編導身上學到了許多真功夫。2008年,滄州市委組織部將劉昊調到電教科工作,并為他提供了一個非常優(yōu)越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為了不辜負領導的信任,劉昊本人也倍加努力,在緊張的拍攝工作之余還刻苦練習寫作,彌補自己的短板。
成功一直都眷顧更為勤奮的人。六年多的電教生涯中,劉昊先后參與了六十余部黨員電教片的拍攝和制作工作,其中有二十余部獲得了國家級和省級獎項。由他主要負責拍攝制作的《大愛》榮獲了“2013年全國黨員教育電視片觀摩交流活動”一等獎,他個人還榮獲了十佳撰稿作品獎。他撰寫的《黨教片的可看性元素》充滿了思辨性,為他在河北省“奔馬獎”評選中摘得了影視評論類文章二等獎的殊榮。
為了進一步擴大黨員電教片的影響力和受眾面,近一年來,在領導的支持下,劉昊策劃開通了“滄州黨員先鋒”微信公共平臺。只用了不到半年時間,平臺的關注用戶就已經超過了1400人,播放點擊量三萬余次。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的播放與推送,滄州市委組織部創(chuàng)作的黨員電教片不僅拓寬了播放渠道、延續(xù)了生命力,還獲得了更多的社會關注和良好的社會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