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紅
交往是人的需要,也是社會對人的要求。通過交往,人們能夠互相交流信息和感情,協(xié)調(diào)彼此之間的關系,達到共同活動的目的。幼兒時期的交往對幼兒的成長極為重要,它能促進幼兒更好地適應社會。未來社會需要我們的下一代具有較強的社會交往能力,然而今天的獨生子女在家能說會道,到了外面卻膽小、靦腆、孤僻,交往能力明顯較弱。由此可見,提高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非常重要。我仔細閱讀了一些培養(yǎng)交往能力方面的書籍,收獲很多,有很多好的措施和方法,下面我介紹一下我班借鑒實施的方法及效果。
一、開展分享活動,提高幼兒交往的意愿
在家庭中,孩子一般只與家人交往。家里一般買了好吃的東西大人都舍不得吃,都留給小孩子。這樣孩子在家里就學不會分享。進入幼兒園后,幼兒的活動范圍就從家庭擴大到學校,交往范圍明顯擴大,他們要學會與同伴交往,分享合作。為了讓幼兒體驗分享的樂趣,感受交往帶來的喜悅。我們借助孩子過生日的機會,每次都與幼兒交流,通過說祝福語的形式讓孩子感受分享的快樂。另外為了讓幼兒感受在集體生活中與同伴交往的樂趣,本學期我們開展了《跳蚤市場》這個活動,讓幼兒帶上閑置的玩具與其他班的孩子交換買賣,孩子們非常感興趣。在活動中我們通過仔細觀察幼兒的表現(xiàn),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交往。活動后,請幼兒講述自己的交往過程,“和誰一起玩的?是怎么玩的?把東西給誰吃了?為什么?”等等,讓幼兒交流各自的交往方法,體驗交往的樂趣。有的孩子很喜歡這個活動,有家長反映,個別孩子在自己家也模擬開了一個小型的跳蚤市場,邀請爸爸媽媽也參與游戲。
二、舉辦大型節(jié)日活動,增加幼兒交往的機會
愉快的交往經(jīng)驗可以提高幼兒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增強又會引發(fā)更強的交往主動性,兩者相互促進,形成良性循環(huán)。大型節(jié)日活動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愉快的交往機會,是提高交往能力的最有益的活動之一。我們充分利用“元旦”開展活動,而且以年級組為單位,擴大幼兒交往的范圍。為了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我們把傳統(tǒng)的表演節(jié)目改為開展一些趣味游戲活動,讓所有的中班小朋友一起參加到游戲中來,比如“木頭人”、“搶凳子”等。他們都是主角,教師當配角。這一天孩子們在一起活動,無拘無束的他們感到特別有趣,無形中孩子們既擴大了自己的交往范圍,同時又享受到節(jié)日的快樂,并體驗到交往的樂趣及同伴之間的友好相處、互相幫助的快樂,從而發(fā)展了交往能力。
三、開展角色游戲,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
角色游戲是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意愿,模仿成人勞動和交往的一種創(chuàng)造性活動,它是幼兒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培養(yǎng)自己,承擔社會角色和遵守社會角色規(guī)范的一種自我教育活動。在我班組織開展的角色游戲中,幼兒通過角色游戲表現(xiàn)出一種積極參與社會交往的主動性、角色意識和對角色規(guī)范的認同感。女小朋友體現(xiàn)得比較細膩,她們生動表現(xiàn)出了“美容師”的堅守崗位、熱情待客;男小朋友比較爭強好勝,喜歡扮演建筑師建設高樓大廈。幼兒在角色游戲中表現(xiàn)出來的角色行為是幼兒對社會角色規(guī)范的認同,通過角色模仿,不但強化了他們的交往意識和角色規(guī)范,并且自覺不自覺地遷移到幼兒的現(xiàn)實生活中。在游戲過程中,我們有意識地鼓勵幼兒多交往,讓他們自己找伙伴,相互合作,引導他們友好相處。讓他們在游戲中感受到交往的重要性。
四、善于發(fā)現(xiàn)優(yōu)點,創(chuàng)造群體交往的機會
每個孩子都會有自己的天性和優(yōu)點,《幼兒園指導綱要》指出:“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xiàn)自己的長處和獲得成功感的機會,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我們非常注意捕捉幼兒的閃光點,發(fā)揮他們的特長,揚長避短,從而樹立其自信心,為幼兒交往創(chuàng)造良好的心理基礎。
五、創(chuàng)設家庭環(huán)境,進行幼兒交往的潛行教育
《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指出:“教師和家長是幼兒社會學習的重要影響源。模仿是幼兒社會學習的重要方式,教師和家長的言行舉止直接、間接地影響幼兒,構成他們學習的榜樣?!币虼宋覀円⒁庾约旱难孕校陨碜鲃t,為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給孩子做出表率,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形成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都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好多孩子的行為語言特點都是家長的小翻版。我們班的王佳怡講話就和她媽媽一模一樣,時常邊笑邊講,又講得很慢,聽得人心急。每次她回答問題也這樣。老師多次與家長溝通,建議家長與孩子交流時用正常的語速,鼓勵孩子大膽自信地講話。
六、多形式多途徑,提供幼兒交往的機會
我們與家長經(jīng)常交流,如何為幼兒多提供交往的機會。如:家中來客人,要有禮貌地打招呼和交談,如果有小伙伴同往,要鼓勵孩子拿出玩具和小伙伴一起玩,這樣,不僅培養(yǎng)幼兒的交往能力,也使幼兒在交往中學習禮貌待人,學會了社會交往的技能和許多本領,使孩子在游戲活動中體驗一起玩的樂趣。要告訴孩子善待別人,和伙伴友好相處;要學會謙讓。時間長了,孩子就能和同伴建立起一種和諧、親密的關系。除了與同齡人交往外,作為成人,還應注意與孩子的溝通。可以共同玩角色游戲,家長扮客人或主人,在敲門中使孩子懂得了怎樣接待人,一個細微的舉止,一句“請進、請坐、你是誰……”既發(fā)展了口語表達能力,又使孩子學會了合作,增加了社會交往的經(jīng)驗。
采取了以上幾點措施與方法,我班幼兒的交往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家長都向我們反映,孩子比以前更開朗了,愿意與家長分享自己在學校發(fā)生的事情了。同伴間的交往從學校延伸到了校外,好多孩子都到好朋友家去玩了,家長間也成了朋友,留了聯(lián)系方式,方便交流幼兒情況。見到這一情況最可喜的我們也將繼續(xù)努力,共同為孩子而奮斗。
【作者單位:蘇州市相城區(qū)黃橋中心幼兒園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