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敏
紹興市人民醫(yī)院眼科,浙江 紹興312000
杞菊地黃湯加減聯(lián)合人工淚液治療角結膜干燥癥臨床療效
魏敏
紹興市人民醫(yī)院眼科,浙江 紹興312000
目的:觀察杞菊地黃湯加減聯(lián)合人工淚液治療角膜干燥癥的臨床療效。方法:60例患者(120眼)隨機分為2組各30例(60眼),對照組采用采用人工淚液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加用杞菊地黃湯加減治療。比較2組患者治療4周后臨床療效,2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4周后的熒光素染色(FL)、淚膜破裂時間(BUT)、基礎淚液分泌實驗(SIt)差異,治療后干眼癥患者各項眼部癥狀積分比較。結果:治療組和對照組BUT、SIt、FL治療后較治療前均顯著降低或上升(P<0.05);治療后治療組BUT、SIt顯著高于對照組、FL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治療組眼干澀、異物感、眼痛、視物疲勞、眼紅積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P<0.01)??傆行手委熃M88.33%,對照組68.33%,2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結論:杞菊地黃湯加減聯(lián)合人工淚液治療角膜干燥癥臨床療效顯著,可改善臨床癥狀。
角結膜干燥癥;杞菊地黃湯;人工淚液
干眼癥是眼科中常見病癥之一,也被稱之為角結膜干燥癥(KCS),是指由于淚液的質(zhì)或量的異常引發(fā)淚膜不穩(wěn)定及眼表損害,導致眼部不適?;颊邥霈F(xiàn)眼睛干澀、眼癢及對外界刺激反應敏感等臨床癥狀[1]。本院眼科以杞菊地黃湯聯(lián)合人工淚液治療KCS,現(xiàn)將臨床療效及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眼科2012年7月—2013年6月KCS患者,共60例。治療組30例(60眼),男26眼,女34眼;年齡22~68歲,平均(48.4±8.9)歲;病程6月~3年,平均(1.4±0.8)年。對照組30例(60眼),男32眼,女28眼;年齡24~66歲,平均(46.7±9.4)歲;病程5月~4年,平均(1.6±0.9)年。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KCS診斷目前尚無統(tǒng)一的診斷標準?;颊咧饕憩F(xiàn)為干燥感、異物感、視覺疲勞、分泌物、癢、畏光;淚膜不穩(wěn)定(必須);淚液分泌減少;眼表損害,淚液滲透壓增加或乳鐵蛋白減少;患者均為雙眼發(fā)??;對治療藥物無嚴重過敏反應。排除標準:其他眼部疾患引起的繼發(fā)性干燥癥。所有納入研究的對象在簽訂知情同意書后進入本次研究。
1.3 檢查方法 淚膜破裂時間(Break up time,BUT):使用生理鹽水沾濕熒光條的熒光素鈉,輕輕接觸患者的結膜囊,瞬目數(shù)秒后,在裂隙燈下觀察角膜干斑出現(xiàn)的時間。3次測試取平均值?;A淚液分泌實驗(Schirmer Itest,SIt):不用表麻,使用淚液檢測濾紙條(天津晶明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提供),折疊成5 mm放于患者下瞼中外1/3處,5m in后取出,記錄濾紙條自折痕處起的潤濕長度。熒光素染色(Fuorescent staining,F(xiàn)L):檢測方法同BUT,且在裂隙燈下觀察角膜表面是否存在熒光素染色。
2.1 對照組 患者實施0.1%玻璃酸鈉滴眼液(注冊證號H20090177,日本千壽制藥株式會社),每天3~4次,每次1滴。
2.2 治療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杞菊地黃湯加減湯。組成:熟地黃、女貞子、酸棗仁20 g,山藥、黃精、葛根、丹參、懷菊花、山茱萸、澤瀉各15 g,牡丹皮、茯苓、枸杞子各12g。加入500m L水,武火加熱,濃縮至200m L以后,調(diào)為文火,煎2次以后,2煎混合,分2次服用。
2組療程均為4周。
3.1 觀察指標2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4周后的BUT、SIt、FL情況。眼部癥狀積分: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2],主癥:眼干澀,無為0分,偶發(fā)2分,常有干澀不爽4分,干澀難忍6分。次癥:異物感,無為0分,輕微異物感1分,異物感明顯2分,異物感難忍3分。眼痛,無為0分,輕微眼痛1分,眼痛感明顯2分,眼痛感難忍3分。視物疲勞:無為0分,視物易疲勞1分,視物持續(xù)時間明顯縮短2分,眼瞼時欲垂閉3分。眼紅:無為0分,眼微紅,時有時無1分;眼持續(xù)微紅2分,眼持續(xù)赤紅3分。
3.2 統(tǒng)計學方法 運用SPSS10.0中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非參數(shù)檢驗。
4.1 療效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2]:治愈:癥狀消失、角膜染色消退,BUT延長、SchirmerI試驗>10mm/5m in;好轉(zhuǎn):癥狀減輕,角膜染色減少,BUT延長或SchirmerI試驗淚液分泌量增加;無效:癥狀無改善,角膜染色無變化或增加,SchirmerI試驗淚液分泌量未增加或BUT未延長。
4.2 2組治療前后BUT、SIt、FL比較 見表1。2組BUT、SIt、FL治療前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2組BUT、SIt、FL治療后較治療前降低或上升,差異均有顯著性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BUT、SIt高于對照組,F(xiàn)L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顯著性意義(P<0.05)。
表1 2組治療前后BUT、SIt、FL比較±s)
表1 2組治療前后BUT、SIt、FL比較±s)
與治療前比較,①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②P<0.05
組別治療組對照組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BUT(s)2.47±1.33 8.27±1.56①②2.51±1.36 6.72±1.49 SIt(mm/5min)3.71±1.71 8.34±1.93①②3.69±1.68 6.94±1.84 FL 10.31±2.34 0.94±0.63①②10.24±2.38 2.46±1.25
4.3 2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比較 見表2。治療后治療組眼干澀、異物感、眼痛、視物疲勞、眼紅積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P<0.01)。
表2 2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比較±s) 分
表2 2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比較±s) 分
與對照組比較,①P<0.05,②P<0.05
主要癥狀眼干澀異物感眼痛視物疲勞眼紅治療組1.21±1.08①0.42±0.35①0.32±0.22②0.64±0.52②0.19±0.26②對照組2.14±1.16 0.84±0.63 0.58±0.31 1.16±0.67 0.48±0.35
4.4 2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3??傆行手委熃M88.33%,對照組68.33%,2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
中醫(yī)學認為角結膜干燥癥屬于白澀癥范疇。病機為肝腎不足,陰血虧損,目失濡養(yǎng),且虛火上炎,淚液減少,導致出現(xiàn)干眼癥狀。因此以養(yǎng)血活血、滋養(yǎng)肝腎、清肝明目為治療原則。臨床中實施人工淚液雖然可以緩解干眼癥癥狀,但維持時間較短,對淚膜的穩(wěn)定性較弱,遠期治療效果較差。杞菊地黃湯具有清熱瀉火,養(yǎng)血柔肝明目的作用。方中熟地黃、山藥、丹參具有補血活血作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貧血狀況,增加并調(diào)節(jié)患者機體內(nèi)免疫功能,緩解眼干澀、異物感、眼痛、視物疲勞等臨床癥狀[3]。懷菊花、黃精可以有效抑制眼內(nèi)細菌、病毒,降低血小板的粘附力,減少微血栓的形成,疏散風熱,清理頭目,改善患者微循環(huán)。炒棗仁具有補脾益氣與養(yǎng)血安神的效果。澤瀉、葛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養(yǎng)血調(diào)血的功能,補腎之陰陽,從而使得患者腎中的陰陽相互轉(zhuǎn)化[4]。山茱萸、牡丹皮能有效改善BUT、SIt、FL水平[5]。枸杞子、女貞子具有滋陰健脾,清肝明目的功能。茯苓可降低血黏度及血漿黏度,抑制血栓形成,清熱明目。
表3 2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本研究采用人工淚液聯(lián)合杞菊地黃湯治療干眼癥。結果顯示,治療組治療后BUT、SIt顯著高于對照組,且FL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顯著性意義(P<0.05)。治療組眼干澀、異物感、眼痛、視物疲勞、眼紅積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傆行手委熃M88.33%,對照組68.33%,2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提示人工淚液聯(lián)合杞菊地黃湯治療效果顯著高于人工淚液治療,因此,筆者認為,建議采用聯(lián)合用藥治療KCS,可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提高臨床療效。
[1]劉李平,宋徽,范銀波,等.非甾體類抗炎藥聯(lián)合人工淚液治療干眼癥的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1,29(7):728-730.
[2]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
[3]宋小莉,邢雁飛,王召英.復明片聯(lián)合人工淚液局部滴眼治療肝腎陰虛型干眼癥[J].國際眼科雜志,2011,11(5):888-889.
[4]王連方,任鈺萍.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干眼癥45例臨床觀察[J].浙江中醫(yī)雜志,2012,47(5):347-348.
[5]春湘,晏華,胡曉麗,等.滋腎補血湯治療干眼癥68例[J].陜西中醫(yī),2012,33(12):1621-162.
(責任編輯:馬力)
R772.2
A
0256-7415(2015)02-0125-02
10.13457/j.cnki.jncm.2015.02.060
2014-09-21
魏敏(1981-)女,主管護師,研究方向:臨床護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