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海麗
山西省潞城四中
《致橡樹》及舒婷詩歌的意象特色試析
申海麗
山西省潞城四中
當代著名女詩人舒婷的《致橡樹》寫于1977年3月27日,發(fā)表于《詩刊》1979年第4期,這首詩2008年被選入新課程蘇教版新教材《語文必修一》。與詩人其他作品如《雙梔船》、《心歌集》等作品一樣,詩人把深沉的思考、誠摯的感情寓于清新獨特的意象中,給人以情的感染,意的啟迪,美的愉悅。舒婷詩有鮮明浪漫主義色彩,表現出理想與現實、主觀情意與客觀生活的不調和,以及由此而來的渴望與憂郁情懷,舒婷詩歌的特色和動人之處即在于一種創(chuàng)造了的“美麗的憂傷”意象。詩人在詩歌中親切的呼喚人與人之間的理解、真情和人性的美。本文抓住其意象特色作一些粗淺的分析。
意象,是“灌注了生氣的形象”(康德),是詩人“為了表現自己的內心世界,把客觀的物象經過選擇、提煉重新組合而后產生的一種含有特定意義的語言形象”(翁光宇)。意象是詩的語言,詩人不僅要用意象進行感受和思考,也要用意象來進行表達。舒婷的《致橡樹》及其它詩歌作品,綜合運用了多種意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激情和對生活冷峻的思考。
1.比喻性意象。
《致橡樹》為了形象鮮明地表達現代女性的愛情追求,將那些為愛心所不容的意念化為六個比喻性意象,詩人寫道,“我如果愛你”,那么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癡情的鳥兒”,也不止像“泉源”、“險峰”,甚至“日光”、“春雨”,從而有力地否定了這些意象所示的愛情價值取向。
“如果你是火,/我愿是炭,/想這樣安慰你,/然而我不敢。”(《贈》)這里運用“火”和“炭”這兩個比喻性意象,表現了這位女性內心的細致和豐富。
2.象征性意象。
《致橡樹》選擇了橡樹和木棉兩個形象來象征和表達純真的愛情;“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棵木棉,/做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云里?!薄澳阌心愕你~枝鐵桿,/像刀,像劍,/也像戟;/我有我紅碩的花朵,/像沉重的嘆息,/又像英勇的火炬?!贝颂幵娙瞬捎玫木褪窍笳餍缘囊庀?。
還有寫作年代較早的《海濱晨曲》:“風暴會再來臨,/請別忘了我。/當你雷樣的鳴聲震驚了/整個沉悶的宇宙,/我將在你的濤峰里謳歌……”這里詩人運用“風暴”、“雷樣的鳴聲”、“沉悶的宇宙”等象征性意象,唱出了戰(zhàn)斗的心聲,這使我們聯想起高爾基《海燕》中對暴風雨的渴望。
再如《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中:“我是你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數百年來紡著疲憊的歌;/我是你額上熏黑的礦燈,/照在你歷史的隧洞里蝸行摸索,我是你干癟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是淤灘上的駁船/把纖繩深深勒進肩脖;祖國啊!”此處,詩人連用五個象征祖國古老落后的意象,表達出詩人對祖國落后的沉痛感。
3.通感性意象。
“當七十二雙,/長滿海藻和紅珊瑚的眼睛,/緊盯著你的筆。”這是舒婷為紀念“渤二”事件遇難的七十二位同志寫的《風暴過去之后》的結句。詩人把遇難同志的靈魂(主觀,不可見的),運用通感性意象,轉化為視覺形象—“長滿海藻和紅珊瑚的眼睛”,使詩人激憤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間,詩人的自我形象也躍然于紙上。
“我要蔥綠地每天走進你的詩行,/又緋紅地每天回到你的身旁。”“你呼吸的輕風吹動我,/在一片丁當響的月光下?!薄熬p紅”,“蔥綠”是視覺形象,“丁當響”的月光是聽覺形象。通感意象的采用,從主體來說,增強了詩人主觀情感的多層表現力,同時也給讀者展開了想象,從而獲得異常新鮮的審美感受。
在意象的組合上,舒婷把電影蒙太奇手法嫁接到詩歌之樹上,使詩的語言產生新意。這種手法,一是強化詩的直觀性,使詩歌的空間感突出,因為“蒙太奇”是視覺的語言藝術;二是使詩歌的畫面增添流動感,不再是靜止,孤立的,給讀者留下了想象和再創(chuàng)造的余地。如舒婷的《船》:“一只小船/不知什么緣故/傾斜地擱淺在/荒涼的礁岸上?!痹谶@里,“小船”、“礁岸”、“海面”這三個意象由“隔著永恒的距離”這條線串接起來,組成一條意象鏈,來隱喻十年動亂造成的人與人之間難以溝通的感情。
“夜,/藏進了你的身影像墳墓也像搖籃/風,淹沒了你的足跡像送葬也像吹號?!保ā缎脑浮罚耙苍S藏有一個重洋,/但流出來/只是兩顆淚珠?!边@是同一事物的二重獨立的意象的組合,用來強調意象的反差、距離、矛盾。又如《往事二三》的開頭一節(jié):“一只打翻的酒盅,/石路在月光下浮動/青草壓到的地方/遺落一支映山紅?!薄傍P凰樹突然傾斜/自行車的鈴聲懸浮在空中,/地球飛速旋轉,/回到十年前的一夜?!边@是由一串跳躍的鏡頭組合的蒙太奇,它以情緒和意識的流動來組合畫面,具有很深的心理內容。
舒婷的詩,在詩歌形式有創(chuàng)新,多種意象手法的運用,用意象組合的“蒙太奇”和意象鏈,去表現詩人的主觀感受,具有朦朧的美。詩中的比喻和奇特的意象組合都代表了當時的詩歌新形式,具有開創(chuàng)性意義。
詩歌作品是情感的結晶,欣賞它,是一種永遠的尋覓和追逐。風景迷人的阿爾卑斯山山谷中的一條公路邊,插著一個標語牌,提醒駕車人:“慢慢走,欣賞??!”讓我們一起走進文學這片森林,認真地品味美,品味意蘊豐富的人生。在具體的文學鑒賞過程中可采用涵泳法、美讀法、比較法、探究法、批注法等方法,充分感受作品的意境美、細節(jié)美、情節(jié)美、環(huán)境美和人物性格美?!奥?,欣賞啊”,方能領略其中的妙處。在具體的閱讀欣賞中,要學習利用人物的語言、行為評價人物形象特征的方法,注意抓住關鍵詞語領會其作用。注意在課后多方搜集與文本相關的資料,拓寬視野,從更深層次上把握寫作目的和作品的思想內涵。通過自主的、個性化的閱讀,初步實現文學作品的多元解讀和創(chuàng)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