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英,蔣 紅,由淑萍
(新疆醫(yī)科大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案例教學法培養(yǎng)本科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應用研究
江月英,蔣 紅,由淑萍
(新疆醫(yī)科大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目的 了解本科護生評判性思維現(xiàn)狀,探討案例教學法對培養(yǎng)本科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效果,為教學改革提供依據(jù)。方法 對2011級護理本科生分別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和案例教學法進行授課,在實驗前后使用評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CTDI-CV)進行測評,并對結(jié)果進行分析。結(jié)果 實驗前后本科護生CTDI-CV總分分別為(251.21±22.94)分、(256.65± 31.46)分,均<280分。實驗前少數(shù)民族和漢族護生得分為正性(>40分)的維度是評判性思維的自信心,實驗后得分為正性(>40分)的維度是評判性思維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少數(shù)民族本科護生和漢族本科護生實驗前后CTDI-CV總分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本次案例教學法有一定的效果,但不十分顯著,護生評判性思維總體能力為中等,少數(shù)民族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不如漢族護生,需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探討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切實培養(yǎng)和提高護生的評判性思維意識和能力。
護理教育;案例教學法;本科護生;評判性思維
評判性思維是指個體在復雜情景中,能靈活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對問題及解決方法進行選擇、識別假設,在反思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推理,做出合理判斷和正確取舍的高級思維方法及形式[1]。評判性思維能力是當代護士所應具備的核心能力之一。近年來,在我國護理高等教育中也越來越重視培養(yǎng)護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為進一步了解并提高我院護理專業(yè)本科生評判性思維能力,課題組對我院2011級在校護理專業(yè)本科生進行了相關(guān)研究,現(xiàn)介紹如下。
1.1 研究對象
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選擇在校護理本科2011級1、2班共計73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采用自身對照實驗法于2012年2月—12月對護理本科2011級正在進行基礎護理學理論課程的學生進行研究。
1.2.2 授課方法 在課程開課的第一學期采用傳統(tǒng)的講授式方法進行授課;第二學期采用改革后的教學法即案例教學法進行授課。所用案例均由課程組教師共同參與編制和修訂,將案例貫穿于基礎護理學課程的各個章節(jié)中,參與研究的教師均為課程組專職教師。
1.2.3 評價方法 分別在實驗前、實驗后即第一學期采用傳統(tǒng)授課法結(jié)束后和第二學期案例教學法結(jié)束后,用評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對護生進行調(diào)查。
1.2.4 調(diào)查方法及質(zhì)量控制 問卷由調(diào)查人員在班級內(nèi)現(xiàn)場發(fā)放,并安排專人對兩個本科班級統(tǒng)一講解調(diào)查目的和填寫方法,填寫后現(xiàn)場收回。兩次均發(fā)放問卷73份,兩次均收回有效問卷69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4.5%。
1.2.5 測量工具及評價指標 采用香港理工大學提供的評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CTDI-CV)對護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以評價及比較本科護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該量表的效度為0.89,α值為0.90,各維度的α值為0.54~0.77[2]。該量表包括7個維度:(1)尋找真相;(2)開放思想;(3)分析能力;(4)系統(tǒng)化能力;(5)評判性思維的自信心;(6)求知欲;(7)認知成熟度。每個維度滿分60分,總分420分,得分<210分表示具有負性評判性思維能力;210~280分表示具有中等評判性思維能力;281~350分表示具有正性評判性思維能力;350分以上表示具有很強的正性評判性思維能力。各維度的綜合得分為10~60分,<30分表示負性評判性思維能力;30~40分表示中等評判性思維能力;41~50分表示正性評判性思維能力;51~60分表示正性評判性思維能力很強。
1.3 數(shù)據(jù)處理
采用Epidata3.1建立數(shù)據(jù)庫,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χ2檢驗和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一般資料
參與本次研究的69名護理本科生年齡在18~20歲之間,其中女生55人,占79.7%,男生14人,占20.3%;不同民族學生的構(gòu)成比為:漢族護生32人,占46.4%,少數(shù)民族護生37人,占53.6%。
2.2 本科護生實驗前后CTDI-CV總分及各維度得分比較
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69名本科護生實驗前(使用傳統(tǒng)教學法)CTDI-CV總分為(251.21±22.94)分,其中除評判性思維的自信心這個維度的得分為正性(>40分)外,其余6個維度的得分均為中等(30~40分);實驗后(使用案例教學法)CTDI-CV總分為(256.65±31.46)分,其中評判性思維的自信心、求知欲這兩個維度的得分為正性(>40分),4個維度的得分為中等(30~40分),1個維度的得分為負性(<30分)。調(diào)查同時顯示:除開放思想維度得分實驗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外,其余6個維度得分實驗前后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本科護生實驗前后CTDI-CV得分比較(±s,分)
表1 本科護生實驗前后CTDI-CV得分比較(±s,分)
項目尋找真相開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統(tǒng)化能力評判性思維的自信心求知欲認知成熟度總分P t實驗前33.75±7.01 31.34±4.99 38.82±4.53 36.75±4.59 40.82±6.66 39.20±5.47 30.50±6.97 251.21±22.94實驗后34.62±7.59 33.17±5.98 39.23±5.02 37.78±5.21 41.85±5.33 40.43±5.94 29.55±8.14 256.65±31.46-0.818-2.278-0.713-1.489-1.033-1.356 0.751-1.433 0.416 0.026 0.478 0.141 0.305 0.180 0.455 0.156
2.3 少數(shù)民族和漢族本科護生實驗前后CTDI-CV得分情況比較
調(diào)查顯示,實驗前少數(shù)民族本科護生、漢族本科護生的整體CTDI-CV得分分別為:(241.59±20.46)分、(257.40±22.51)分,其中少數(shù)民族護生、漢族護生評判性思維的自信心維度得分均為正性(>40分),漢族護生其余6個維度的得分均為中等(30~40分),少數(shù)民族護生4個維度的得分為中等(30~40分),兩個維度的得分為負性(<30分);實驗后少數(shù)民族本科護生、漢族本科護生的整體CTDI-CV得分分別為:(256.29±20.77)分、(265.09±33.25)分,其中少數(shù)民族護生、漢族護生評判性思維的自信心、求知欲這兩個維度的得分均為正性(>40分),其余5個維度的得分均為中等(30~40分),見表2。
表2 少數(shù)民族、漢族本科護生實驗前后CTDI-CV得分情況比較(±s,分)
表2 少數(shù)民族、漢族本科護生實驗前后CTDI-CV得分情況比較(±s,分)
項目tP P實驗前(傳統(tǒng)教學法)漢族護生 少數(shù)民族護生實驗后(案例教學法)t漢族護生 少數(shù)民族護生尋找真相開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統(tǒng)化能力評判性思維的自信心求知欲認知成熟度總分36.19±6.75 32.02±5.41 38.88±4.66 37.80±4.43 40.61±6.22 39.97±5.43 31.90±6.98 257.40±22.51 29.96±5.70 30.29±4.14 38.74±4.42 35.11±4.41 41.14±7.41 38.00±5.42 28.33±6.49 241.59±20.46-3.967-1.412-0.124-2.471 0.320-1.475-2.130-2.948 0.000 0.163 0.901 0.016 0.750 0.145 0.037 0.004 36.57±7.51 34.00±6.71 39.76±5.93 38.90±5.03 42.66±5.23 41.00±6.00 32.19±8.18 265.09±33.25 35.59±6.36 32.13±5.33 38.67±4.55 37.67±4.16 40.83±6.44 40.29±5.62 31.08±6.62 256.29±20.77-2.788-1.441-1.094-2.297-1.594-0.984-3.647-2.931 0.007 0.154 0.278 0.025 0.116 0.329 0.001 0.005
3.1 本科護生CTDI-CV總體得分情況分析
實驗前、實驗后本科護生CTDI-CV總分分別為(251.21± 22.94)分、(256.65±31.46)分,均在210~280分之間,兩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本科護生評判性思維總體能力不足,為中等程度,該結(jié)果得分明顯低于安力彬等[3]的相關(guān)研究結(jié)果,與劉少鵬等[4]的調(diào)查結(jié)果相一致(新疆地區(qū)本科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較差)。這說明在日益復雜、不斷變化的臨床環(huán)境中,護理人員無法迅速獨立判斷并做出決策,從而無法為病人提供安全的護理措施,進一步體現(xiàn)了培養(yǎng)和提高本科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3.2 本科護生CTDI-CV各維度得分情況分析
研究顯示,實驗前CTDI-CV得分為正性(>40分)的是評判性思維的自信心這個維度,實驗后得分為正性(>40分)的是評判性思維的自信心和求知欲這兩個維度,說明本科護生對自己的理性分析能力比較有把握,同時對知識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并有努力嘗試學習和理解新知識的意愿。在得分為中等和負性(30~40分及<30分)的維度中,實驗前后均排在后3位的依次為:認知成熟度、開放思想和尋找真相,與安力彬、劉少鵬等[3-4]相關(guān)研究結(jié)果部分一致。表明本科護生缺乏對問題審慎地做出判斷及采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不同意見會帶有個人偏見,缺乏寬容、大度的態(tài)度;還存在探求知識能力不足、缺乏創(chuàng)新能力等問題。究其原因,可能與我國長期的傳統(tǒng)教育理念有關(guān),只注重灌輸知識,而缺乏對護生在探索和創(chuàng)新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
3.3 不同民族本科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有差異
實驗前后少數(shù)民族本科護生CTDI-CV總分分別為(241.59±20.46)分、(256.29±20.77)分,均低于漢族本科護生的總分(P<0.01)。表明實驗前后少數(shù)民族本科護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均弱于漢族本科護生,這可能與少數(shù)民族護生因語言上的差異等致使理解和思維能力受限等因素的影響有關(guān)。但實驗后少數(shù)民族護生、漢族護生總體評判性思維能力的提高幅度均不大,總分均<280分,仍處于中等能力水平。這提示我們今后需著重加強少數(shù)民族護生評判性思維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還應根據(jù)不同民族護生的特點,采取更為有效且可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切實提高漢族護生及少數(shù)民族護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和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
3.4 案例教學法對培養(yǎng)和提高本科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效果分析
根據(jù)文獻資料顯示,PBL教學法多應用于護理教學中,能提高護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而案例教學法是PBL教學法的一種形式,本研究也說明了這點。采用案例教學法后護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總分為(256.65±31.46)分,略高于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的評判性思維能力總分,但兩者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這可能與案例的編制、選擇以及在實施過程中受課時數(shù)限制等有關(guān),從而使護生對案例的參與討論和展開程度不夠深入。因此,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需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積極為護生創(chuàng)造評判性思維環(huán)境,努力培養(yǎng)適合社會需要、能在復雜的護理環(huán)境中正確運用評判性思維的護理人才。
[1]陶莉,宋博,葉玲.護理學基礎[M].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11.
[2]彭美慈,汪國成,陳基樂,等.批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的信效度測試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9):644-647.
[3]安力彬,李文濤,王博.不同學制護理本科生評判性思維傾向差異的比較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3):206-208.
[4]劉少鵬,錢紅,賀偉.新疆漢語和非漢語系本科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影響因素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0,25(22):78-80.
G526.5
B
1671-1246(2015)10-0109-02
新疆醫(yī)科大學護理學院教改基金項目(HLYG-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