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績雄
廣東省中醫(yī)院珠海醫(yī)院耳鼻咽喉科,廣東 珠海519015
耳穴貼壓配合玉屏風顆粒治療變應性鼻炎療效評價
符績雄
廣東省中醫(yī)院珠海醫(yī)院耳鼻咽喉科,廣東 珠海519015
目的:觀察耳穴貼壓配合玉屏風顆粒治療變應性鼻炎的療效。方法:將初診的肺氣虛寒型變應性鼻炎患者隨機分為2組各40例。觀察組采用耳穴貼壓配合玉屏風顆??诜?,對照組使用氮卓斯汀噴鼻劑,連續(xù)治療2周,比較2組臨床癥狀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的變化情況。結果:經(jīng)過2周治療,觀察組治療前后比較,鼻塞、噴嚏、鼻癢及流水樣涕VAS評分均有改善,差異均有顯著性意義(P<0.05);對照組治療前后比較,鼻塞、噴嚏、鼻癢及流水樣涕VAS評分均有改善,差異均有顯著性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在鼻塞、鼻癢及流水樣涕VAS評分方面,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0.05),但在控制噴嚏方面,對照組與觀察組比較,差異有非常顯著性意義(P<0.01),對照組優(yōu)于觀察組。結論:耳穴貼壓配合玉屏風顆??诜委熥儜员茄子行В勺鳛榕R床選用的治療方案。
變應性鼻炎;耳穴貼壓;玉屏風顆粒;氮卓斯汀噴鼻劑
變應性鼻炎是特應性個體接觸變應原后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導的介質(zhì)(主要是組胺)釋放,并有多種免疫活性細胞和細胞因子等參與的鼻黏膜慢性炎癥反應性疾病。屬中醫(yī)學鼻鼽范疇。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鼻塞、流水樣涕、鼻癢、噴嚏等癥狀。變應性鼻炎的平均發(fā)病率為11.1%,不同地區(qū)間差異較大[1]。本科室運用中醫(yī)辨證分型,采用耳穴貼壓配合玉屏風顆粒治療肺氣虛寒型變應性鼻炎患者,取得明顯的臨床療效,結果報道如下。
1.1 診斷標準 診斷參照《變應性鼻炎診斷與治療指南(2009年,武夷山)》[2]變應性鼻炎的診斷標準;鼻鼽肺氣虛寒型辨證標準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
1.2 排除標準 ①年齡<6歲;②耳廓部位有皮疹或傷口。
1.3 一般資料 觀察病例為本院門診2012年1月—2013年6月初診的肺氣虛寒型變應性鼻炎患者,隨機分為2組各40例。觀察組男18例,女22例;年齡9~49歲;病程1月~17年。對照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11~56歲;病程2月~20年。2組病例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1 觀察組 ①予玉屏風顆粒(盈天醫(yī)藥,每袋5 g,每盒15袋,國藥準字Z10930063),每次5 g,每天3次,溫水沖服,服用2周。②耳穴貼壓:耳穴選用肺、內(nèi)鼻、外鼻、三焦(均雙側取穴)。用磁珠貼壓于相應耳穴部位,間斷輕柔按壓磁珠,3天后更換,持續(xù)2周。
2.2 對照組 予氮卓斯汀噴鼻劑(愛賽平),每鼻1噴(約0.28 mg),間隔12 h噴1次,持續(xù)2周。
2組均治療2周后進行療效評價。
3.1 觀察指標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對治療前后鼻部分類癥狀進行療效評價。
3.2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t檢驗。
2組臨床癥狀VAS評分情況比較,見表1。治療前2組臨床癥狀VA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0.05)。經(jīng)過2周治療,觀察組治療前后比較,鼻塞、噴嚏、鼻癢及流水樣涕VAS評分均有改善,差異均有顯著性意義(P<0.05);對照組治療前后比較,鼻塞、噴嚏、鼻癢及流水樣涕VAS評分均有改善,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在鼻塞、鼻癢及流水樣涕方面VAS評分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0.05),但在控制噴嚏方面,對照組與觀察組比較,差異有非常顯著性意義(P<0.01),對照組優(yōu)于觀察組。
對于變應性鼻炎的治療,目前主要為避免接觸過敏原;藥物治療,包括口服或鼻用抗組胺藥、糖皮質(zhì)激素、抗白三烯藥、色酮類藥物、鼻內(nèi)減充血劑、鼻內(nèi)抗膽堿能藥物;外科手術治療[2]。氮卓斯汀噴鼻劑是鼻用抗組胺藥,在緩解變應性鼻炎癥狀方面具有明顯的療效,是目前臨床上的一線用藥。
表1 2組臨床癥狀VAS評分情況比較±s) 分
表1 2組臨床癥狀VAS評分情況比較±s) 分
與治療前比較,①P<0.05;與觀察組治療后比較,②P<0.01
組別觀察組n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40對照組40鼻塞6.45±1.28 0.75±0.49①5.87±1.50 0.90±0.71①噴嚏6.03±1.33 1.00±0.64①5.97±1.33 0.60±0.71①②鼻癢5.95±1.53 1.03±0.62①6.20±1.30 0.88±0.82①流水樣涕5.88±1.24 0.83±0.64①5.55±1.19 1.05±0.75①
鼻鼽一病,首見于《內(nèi)經(jīng)》,如《素問·脈解》云:“所謂客孫脈則頭痛、鼻鼽、腹腫者,陽明并于上,上者則其孫絡太陰也,故頭痛、鼻鼽、腹腫也?!薄端貑栃C原病式》謂:“鼽者,鼻出清涕也”“嚏,鼻中因癢而氣噴作于聲也”。鼻鼽根據(jù)病因,分為肺氣虛寒型、脾氣虛弱型、腎氣不足型以及肺經(jīng)伏熱型[4]。針對于肺氣虛寒型,主要病因為肺開竅于鼻,外合皮毛,肺氣調(diào)和宣暢,則鼻竅通利,能知香臭。若肺氣虛弱,衛(wèi)表不固,則腠理疏松,風寒外邪易乘虛而入,邪聚鼻竅,邪正相搏,肺氣不宣,津液停聚,遂致噴嚏、流清涕、鼻塞等,發(fā)為鼻鼽。
玉屏風顆粒以玉屏散為主,是中醫(yī)益氣固表的經(jīng)典方劑。方中防風走表而祛風邪;合黃芪、白術則祛邪而不傷正,固表而不留邪。另外,耳與臟腑經(jīng)絡有著密切的關系。各臟腑組織在耳廓均有相應的反應區(qū)(耳穴)。刺激耳穴,對相應的臟腑有一定的調(diào)治作用。取穴肺、內(nèi)鼻、外鼻、三焦,通過刺激耳穴,達到調(diào)和肺氣,疏通鼻竅的作用。
本研究采用耳穴貼壓聯(lián)合玉屏風顆??诜委熥儜员茄祝瑢τ诰徑饣颊咧饕Y狀方面有明顯的療效。與氮卓斯汀噴鼻劑比較,在鼻塞、流水樣涕、鼻癢方面差異無顯著性意義,但在緩解噴嚏方面,要弱于氮卓斯汀噴鼻劑。通過本研究,筆者認為,耳穴貼壓配合玉屏風顆??诜勺鳛橹委煼螝馓摵妥儜员茄椎倪x用治療手段。
[1]韓德民,張羅,黃丹.我國11個城市變應性鼻炎自報患病率調(diào)查[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7,42(5):378-384.
[2]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委會鼻科組,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鼻科學組.變應性鼻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09年,武夷山)[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9,44(12):977-978.
[3]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ZY/T001.1~001.9-94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07-108.
[4]王士貞.中醫(yī)耳鼻咽喉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3:124-130.
(責任編輯:劉淑婷)
R765.21
A
0256-7415(2015)02-0189-02
10.13457/j.cnki.jncm.2015.02.089
2014-09-20
符績雄(1981-),男,醫(yī)學碩士,中西醫(yī)結合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變應性鼻炎的中西醫(yī)結合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