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會敏(河北石家莊市趙縣沙河店中心衛(wèi)生院,河北 石家莊 051533)
探討側支代償在缺血性腦血管病診治中的類型與意義
周會敏
(河北石家莊市趙縣沙河店中心衛(wèi)生院,河北 石家莊 051533)
目的 探討側支代償在缺血性腦血管病診治中的類型與意義。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行CT檢查的缺血性腦血管患者46例的臨床資料,根據(jù)檢查結果,觀察其代償類型并分析應用側支代償在缺血性腦血管病診治中的意義。結果 患者的病變累及血管共50支,并分為狹窄和閉塞兩種類型,其中鎖骨下動脈1支(2%),頸總動脈6支(12%),大腦前動脈4支(8%),頸內(nèi)動脈19支(38%),大腦中動脈3支(6%),椎動脈8支(16%),基底動脈7支(14%),大腦后動脈2支(4%),以側支代償?shù)耐緩降挠跋駥W表現(xiàn)為依據(jù)將其分為6類,其中經(jīng)Willis環(huán)開放代償16例(35%);頸外椎動脈和鎖骨下動脈肌間支吻合代償有2例(4%);鎖骨下動脈竊血綜合征10例(22%);軟腦膜動脈吻合8例(17%);頸內(nèi)、外動脈代償有4例(9%);顱底異常血管網(wǎng)6例(13%)。結論 缺血性腦血管病中有多種類型的側支循環(huán),側支循環(huán)的建立對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治療有重要的意義,可以有效的利用。
側支代償;缺血性腦血管病;診治;類型;意義
腦血管疾病是臨床常見的疾病,致殘率和死亡率均較高,對患者的生命安全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1]。其中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是腦血管中常見的疾病之一,占腦血管疾病的90%[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齡化日益加重,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也呈現(xiàn)上升的趨勢,給人類的生命安全帶來影響,因此,做好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備受臨床關注。近年來,隨著技術的發(fā)展和完善,人類對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應用側支代償治療也受到了人類的廣泛關注,并得到一致的好評[3]。為探究在缺血性腦血管病診治中應用側支代償治療的意義,本文回顧性分析在我院行CT檢查的缺血性腦血管患者46例的臨床資料,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行CT檢查的缺血性腦血管患者46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經(jīng)過CT檢查均符合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診斷標準,部分患者行支架介入治療或者介入溶栓治療,其中男34例,女12例,年齡35~80歲,平均年齡(67.4±2.9)歲,表現(xiàn)為頭暈、惡心、嘔吐17例,四肢無力13例,視物不清9例,耳鳴4例,不同程度的肢體麻木3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CT檢查,并通過檢查結果對腦血管側支代償?shù)念愋瓦M行總結分析,將數(shù)據(jù)結果聯(lián)合患者臨床的具體癥狀進行分析,分析在缺血性腦血管病診斷和治療中應用側支代償?shù)囊饬x和重要性。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CT檢查結果
所有患者均行CT檢查,結果顯示,所有患者共有50支病變累及血管,并分為狹窄和閉塞兩種類型,其中大腦前動脈4支(8%),頸總動脈6支(12%),大腦中動脈的3支(6%),頸內(nèi)動脈19支(38%),椎動脈8支(16%),大腦后動脈2支(4%),基底動脈7支(14%),鎖骨下動脈1支(2%)。見表1。
表1 缺血性腦血管患者的CT檢查結果(n,%)
2.2 側支代償類型
根據(jù)側支代償途徑的影像學表現(xiàn)為基礎,將其分為6類,其中經(jīng)Willis環(huán)開放代償16例(35%);吻合代償(頸外椎動脈和鎖骨下動脈肌間支吻合)2例(4%);鎖骨下動脈竊血綜合征10例(22%);軟腦膜動脈吻合8例(17%);頸內(nèi)、外動脈代償4例(9%);顱底異常血管網(wǎng)6例(13%)。
3.1 側支代償循環(huán)建立對臨床癥狀的影響
未建立側支循環(huán)的患者,其基底動脈主干會出現(xiàn)完全閉塞,因此易引起腦干梗死,臨床表現(xiàn)為肢體麻痹、昏迷等,建立側支循環(huán)的患者無上述臨床癥狀發(fā)生。通過分析行CT檢查患者的資料,發(fā)現(xiàn)應用側支循環(huán)代償?shù)幕颊卟∏橛忻黠@改善,對缺血性腦組織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3.2 側支循環(huán)建立的類型
側支循環(huán)建立的類型和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有直接關系[4]。Willis環(huán)開放代償是主要代償方式,具有血供豐富,血流速度大的特點,可以充分提供缺血區(qū)的供血,有效的緩解了患者的臨床癥狀。其次是軟腦膜動脈吻合代償方式,不能將缺血區(qū)梗死完全避免,但是可以避免腦梗死(由暗帶發(fā)展)的發(fā)生。
3.3 側支代償在介入治療中的應用價值
相關研究報道顯示,在顯示的血流變化(多發(fā)動脈狹窄的血流)中找出主要的病變血管對介入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5]。隨著動脈狹窄越來越嚴重,可以顯示多條側支血管,從而減少狹窄型病變血管的漏診率,對評估病變導致的血液動力學障礙情況具有重要的意義。除此之外,建立側支循環(huán),可以保證側支血管的暢通,有足夠的血流量,為支架置入的部位選擇提供必要的依據(jù)。但是側支循環(huán)也有一定的缺點,例如側支循環(huán)可以促進微血栓向其他血管轉移,導致腦梗死出現(xiàn)在非病變血管區(qū)、手術的風險率變大。相關文獻顯示,腦血管側支的存在使術中出血概率明顯提高,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由此可見,掌握側支代償類型在缺血性腦血管病的診斷中具有重要的價值。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所有患者共有50支病變累及血管,并分為狹窄型血管和閉塞型血管,其中包括頸總動脈、椎動脈、大腦前、中、后動脈以及鎖骨下動脈,以側支代償?shù)耐緩降挠跋駥W表現(xiàn)將其分為6類,分別為經(jīng)Willis環(huán)開放代償、鎖骨下動脈缺血綜合征、頸外椎動脈與動脈肌間支吻合(鎖骨下)代償以及顱底異常血管網(wǎng)。
總而言之,缺血性腦血管病中有多種類型的側支循環(huán),側支循環(huán)的建立對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治療有重要的意義,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1] 李寶昆,劉增品,張新榮,等.側支代償在缺血性腦血管病診治中的類型及意義[J].河北醫(yī)藥,2011,33(10):1464-1467.
[2] 張紅梅,杜大勇,許 航,等.缺血性腦血管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腦血管造影分析[J].山東醫(yī)藥,2014,(20):78-80.
[3] 杜大勇,許 航,張紅梅,等.缺血性腦血管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全腦血管造影特點分析[J].中風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4,31(1):61-63.
[4] 孫光明.52例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腦血管造影分析[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3,(8):317-318.
[5] 張佳玥,徐忠寶,李繼梅,等.Willis環(huán)側支影響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代償及灌注[J].中國卒中雜志,2014,(8):632-637.
R743.3
B
ISSN.2095-6681.2015.13.0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