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瑞
對那些因為各種原因不能或不想自己駕車的人來說,無人駕駛汽車是他們對汽車的終極夢想,而目前火爆的專車則在現階段部分解決了他們出行用車的需求。然而,不管是無人駕駛汽車也好,專車也罷,其需要關注的不僅僅是技術本身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相關業(yè)態(tài)的規(guī)制也是我們需要關注的問題。來自交通運輸部交通干部管理學院的張柱庭教授就與大家分享了無人駕駛和專車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制的話題。
規(guī)制無人駕駛:互聯網+汽車
張柱庭首先向大家分享了他在美國宇航中心斯坦福大學的經歷。當他被詢問如何規(guī)制“互聯網+汽車”的問題時,有人問道:“無人駕駛汽車如果出現操控后駕駛問題,法律要不要管?”
對于這個問題,張柱庭認為應該首先認清無人駕駛汽車、智能汽車的本質。關于這點,他說:“無人駕駛車輛、智能汽車的本質是自動駕駛?!?/p>
從技術層面來說,自動駕駛分為兩個概念。一個是實現自動駕駛階段,另一個是實現自動駕駛技術水平。在很多國家實現自動駕駛階段被劃分為部分功能自動駕駛、部分時間自動駕駛、全部功能自動駕駛、部分功能部分時間自動駕駛等四個或五個不同的階段。目前,這個階段已經開始實現,并應用起來。同時,這部分并沒有被政策法規(guī)大規(guī)模的限制,但下一步全部功能、全部時段的無人駕駛階段的實現,政策法規(guī)是否允許還需要再討論。此外,有關自動駕駛的技術水平目前已經實現部分功能、部分時間的自動駕駛技術,而全部功能的自動駕駛技術也將不是問題,但前提是必須解決其相關的政策和法規(guī)問題。
從社會需求來看,自動駕駛將會有巨大的社會需求。比如處置突發(fā)事件時需要一些無人駕駛的車輛進入一些危險現場地帶,再比如殘疾人、超過70歲以上的老人、小孩、無駕照人等一些特殊群體的需求,還有那些不愿意付出更多的時間和勞務的群體,這些群體的需求將會形成巨大的動力,而政策法規(guī)并不會限制這些需求。
從成本和效益來看,分為社會和企業(yè)兩方面的成本和效益。單獨對汽車制造商而言,實現制造無人駕駛車輛的技術是不成問題的,但是如果無人駕駛車輛和有人駕駛車輛混合在一起,出現了安全問題怎么解決?于是,有人提出學習高鐵經驗,比如專門給無人駕駛車輛造一些公路等建議。張柱庭認為,如果像高鐵一樣專門建設一個基礎設施系統,這個社會成本和效益是巨大的;但如果不單獨建立獨立的系統,無人駕駛和有人駕駛會出現相互干擾,所以政策法規(guī)需要規(guī)制這些問題。
從規(guī)制的角度來看,一般通過政策、標準、法律三大方面來進行規(guī)制,其中政策是引領、法律來規(guī)范、標準去操作。首先,目前中國的政策水平是宏觀鼓勵汽車創(chuàng)新技術,鼓勵智能交通,但尚沒有一個專門的引領“發(fā)展無人駕駛汽車綱領”的政策。其次,現有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公路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公路安全保護條例》、《收費公路管理條例》、《道路運輸條例》、《城市道路管理條例》、《機動車交通事故強制保險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guī),都是對科技持鼓勵態(tài)度的,但過去傳統的立法理念是按照有駕駛人駕駛來制定的具體條款,尚沒有專門的章節(jié)規(guī)定無人駕駛的規(guī)范。無人駕駛汽車肯定不是一夜徹底打翻有人駕駛汽車的,因此一旦出現無人駕駛車輛,也是和有人駕駛車輛“雙規(guī)”的,法律、行政法規(guī)也是應當“雙規(guī)”的。最后,政策是引領,法律只是確定規(guī)范,真正具體操作的應當是無人駕駛車輛對于制造者、操作者的車輛標準;應當是道路基礎設施的制造者、管理者、養(yǎng)護者的道路建設、養(yǎng)護、管理的標準等要素,現有的人、車、路的標準是不能滿足需求的。
規(guī)制專車:互聯網+交通
關于專車的規(guī)制問題,張柱庭首先認為應該規(guī)制它的名稱,他向有關部門提出,應該將“專車”這個名稱確定為“網絡預約出租汽車”。之所以定為“網絡預約出租汽車”,他提出三點原因。
第一,從交通運輸的本質上來講,乘客叫的專車既沒有脫離乘客“位移”活動的本質,也沒有脫離“預約出租汽車”的特征。在出租汽車管理現有的法律法規(guī)里面,本身就是把出租汽車分成兩大類的,一類叫巡游式的出租車,就是被老百姓稱為掃馬路式的出租車;另外一種就叫預約出租汽車。而即使你通過互聯網來叫車,也并沒有離開預約這個詞的特征,這是專車的本質,并沒有質的變化。
第二,專車所具有的時代特征就是加了一個網絡預約的時代特征,這比過去打電話預約要現代得多。從產業(yè)角度來看,這是“互聯網+”的經濟發(fā)展特征,是它的時代特征。
第三,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制度上叫“網絡預約出租汽車”更為準確,而“專車”則是比較流行的俗稱。
毫無疑問,專車的出現,對傳統出租汽車行業(yè)造成了重創(chuàng),出租汽車改革是勢在必行的。那么,我們應該首先了解出租汽車行業(yè)出現的主要問題。張柱庭指出了三大問題:
一是預約式出租在絕大部分地區(qū)發(fā)展為“零”或者緩慢,不能滿足多元需求,導致出租汽車結構單一。很多人不喜歡這些帶頂燈的車輛來服務,需要一些高品位的服務,但本來應該是巡游和預約的兩類出租汽車服務,現在預約發(fā)展是“零”。比如在濟南,龐大的一個濟南市場,預約出租汽車居然只有十臺,所以它不能滿足多元需求,這是結構性問題。二是技術裝備落后、信息化水平低?,F有的出租汽車情況是,一方面大家反映打車難,另外一方面出租汽車的空駛率已達到40%左右,這中間的問題就是信息化水平低的問題。三是駕駛員考核辦法落后?,F有的考核辦法是乘客有意見,報告政府,政府去核實,核實完對企業(yè)進行懲罰,對駕駛員懲罰,沒有實現乘客和駕駛員直接的考核,最終演變成了政府對企業(yè)拿著駕駛員考核去說事,脫離了真正的需求者評價,這是出租汽車出現的主要問題。
另外,出租汽車改革應該集中精力的問題還包括不必“污名”和“妖魔化”出租汽車。比如有人為了反對傳統出租,誣蔑駕駛員服務不好,甚至給傳統出租定義為駕駛員臟、衛(wèi)生不好,作為它的特點。這都是不正確的,事實上傳統出租行業(yè)曾出現過許多勞動模范和雷鋒車隊。有人誣蔑出租汽車公司剝削的哥,有人污名政府壟斷當地出租汽車行業(yè),這些也都不是實事求是的。所以張柱庭強調改革是必要的,但是改革不是要通過污名和妖魔化傳統產業(yè)來達到目的。這種辦法只能使得社會對立、改革受挫,所以新型企業(yè)不要把自己當成攪局者、顛覆者,而應當把自己作為一個網絡出租汽車預約的填補者。
對于下一步改革的方向,張柱庭提出了兩個方面要在出租汽車行業(yè)改革中貫徹執(zhí)行?!耙皇侨嫔罨母?,傳統出租巡游汽車應該改革,預約出租汽車應該發(fā)展,所以增加網絡預約出租,適應“互聯網+”的時代要求,允許乘客直接評價駕駛員,這是改革方向。第二是堅持全面依法推進、依法治國,用法治思維推動改革,現有的法規(guī)雖然不完善,但能夠滿足改革要求,國務院對出租汽車行業(yè)要求審批三個項目,這個法規(guī)是能滿足現有需求的,因此不存在有人說的沒有法就應該允許做,或者現有法必須立刻改。目前法規(guī)基本上是能適應要求的。”因此,下一步將會按照國務院的行政法規(guī)對網絡預約出租汽車按三個審批項目進行。
除此之外,及時制定和修訂規(guī)章,擬定出臺適合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管理的暫行辦法,對原有的出租汽車管理規(guī)定進行修訂,這樣就符合了我們互聯網+交通的時代,在未來將使人們乘坐出租汽車更加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