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蘭?í?
【摘要】目的:分析三七及其混偽品的鑒別方法,確保臨床中藥飲片質(zhì)量。方法:對比分析三七及其混偽品在來源、性狀、理化等方面的差異。結(jié)果:三七及其混偽品均有不同的性狀和理化特征。結(jié)論:注重三七及偽品的特征差異,從性狀、理化特征等多方面綜合鑒定,為飲片鑒別提供參考依據(jù)。
【關(guān)鍵詞】三七;混偽品;鑒別
【中圖分類號】R2825【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5)14-0003-02
三七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根和根莖,廣泛應用于各種出血性疾病、瘀血阻滯及跌打損傷、冠心病、心絞痛、慢性肝病、偏頭痛等。 三七主產(chǎn)于云南、廣西,而云南文山的三七歷史悠久、產(chǎn)量大、質(zhì)量好,為著名的道地藥材。各地以三七命名的植物眾多,據(jù)參考文獻[1]統(tǒng)計,除五加科三七外,藥用植物以三七命名者多達20種,分屬11科,加之同物異名、同名異物、人為偽造、以偽冒真,以“土”代正,致使三七的真?zhèn)坞y辨。三七從種植到采收至少需要三年,加之用量大,資源緊缺,價格比較昂貴,市場上常有一些形態(tài)相似的偽品出現(xiàn),給藥材市場造成混亂,對臨床用藥帶來危害。現(xiàn)將三七及市場常見偽品從來源、性狀、理化等方面加以比較,從而為正確使用三七提供參考。
1三七與偽品來源、性狀、功效鑒別
2其他鑒別方法
21溶血鑒別把三七粉放入少量豬血或雞血中,可將豬血或雞血化成水狀,這是三七所含皂苷成分的溶血作用,偽品無此功效[2]。
22熒光鑒別分別取三七、藤三七粉末2g,加甲醇15ml溫浸30min提取,取提取液1ml蒸干,加醋酐1ml、硫酸1~2滴,原三七濾液顯紅色,后漸變?yōu)榍嗌?、污綠色(甾醇反應);另各取兩種濾液點于濾紙上,待晾干后置紫外光(465nm)燈下觀察,滴加三七濾液的顯現(xiàn)淡藍色熒光,滴加藤三七濾液的顯現(xiàn)藍色熒光,再在兩種濾液中滴加硼酸飽和的丙酮溶液與10%枸櫞酸溶液各1滴,待晾干后置紫外光燈下觀察,滴加三七濾液的顯現(xiàn)強烈黃綠熒光,滴加藤三七濾液的顯現(xiàn)棕紫色熒光[3]。
23[JP3]薄層鑒別三七和藤三七的正丁醇提取物,蒸干,加甲醇1ml溶解后,作為試驗的供試品溶液。另取人參皂苷Rb1、Rg1、Re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5mg對照品的溶液,作為試驗的對照品溶液,照國家藥典薄層色譜法(附錄VI B)試驗,薄層結(jié)果為:三七與對照品在相應位置上顯示3個相同的紫紅色主斑點,但藤三七僅在靠近原點處顯示2個藍紫色斑點;在藍紫色斑點上方顯示2個淡黃色斑點,在與對照品相應位置無斑點顯示。以人參皂苷Rb1、Rg1、三七皂苷R1為對照品薄層色譜層析結(jié)果為:三七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示相同的紫紅色斑點,藤三七色譜中,在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不顯現(xiàn)相同顏色的斑點;在365nm紫外光下檢視,三七對照品在相應的位置上,顯示相同的橙紅色熒光斑點,藤三七色譜在相應位置上,無熒光斑點[4]。[JP]
24其他應用近紅外光譜技術(shù)結(jié)合化學計算學方法鑒別三七及其偽品,采集近紅外光譜圖,采用判別分析法對其進行定性鑒別,建立的模型鑒別準確率達到100%[5]。采用PCR直接測序技術(shù)測定三七及偽品竹節(jié)參、蓬莪術(shù)、溫莪術(shù)、桂莪術(shù)的核基因和葉綠體基因核苷酸序列并作序列變異分析,三七與4種偽品間的DNA序列存在很大差別,可在DNA分子水平解決三七基原鑒定的難題[6]。應用高效毛細管電泳對三七及菊葉三七蛋白多肽檢測,三七及其混淆品的蛋白多肽高效毛細管電泳圖譜有明顯的差異[7];采用多種溶劑聯(lián)合提取、紫外譜線組和一階導數(shù)光譜的合用,檢測三七、高良姜、白芨、姜黃、莪術(shù)的紫外吸收光譜的峰位置和吸收度有明顯的差異[8]。崔秀明等[9]建立了三七皂苷HPLC指紋圖譜方法鑒別三七及其混偽品。董晶晶等[10]用應用激光拉曼光譜技術(shù)準確無損鑒別三七及偽品菊三七、藤三七和姜黃??傊?,正品三七及其混偽品在性狀、顯微、理化等方面均有不同的特征,鑒別三七及其混偽品應從多方面綜合考慮,以防假冒。
參考文獻
[1]羅麗云,王旗,張?zhí)焖{.中藥中砷的形態(tài)分析[J].中國藥學雜志,2005,30(22):1790.
[2]董大偉,胡海濤,孫莉君,等.三七的來源與偽品鑒別[J].黑龍江醫(yī)藥,2012,25(3):457-458.
[3]何耀湘.三七及其偽品藤三七的鑒別[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1998,18(3):20-21.
[4]何華,焦凱,張玉春.三七及常見偽品鑒別[J].蘭州醫(yī)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05,31(3):67-69.
[5]張延瑩,張金巍,劉巖.近紅外光譜技術(shù)鑒別三七及其偽品[J].中藥材,2010,33(3):364-366.
[6]曹暉,劉玉萍,伏見裕利,等.三七及其偽品的DNA測序鑒別[J].中藥材,2001,24(6):398-402.
[7]侯連兵,陳振德,陳志良,等.三七及其混淆品蛋白多肽高效毛細管電泳法鑒別[J].中草藥,2000,31(11):859-860.
[8]李海濤,徐紅欣,張娜,等.三七及其混偽品的紫外譜線組法鑒別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2,40(9):5161-5163.
[9]崔秀明,董婷霞,陳中堅,等.三七及其混淆品的HPLC指紋圖譜鑒定[J].中草藥,2002,33(10):941-943.
[10]董晶晶,陳娟,戈延茹,等.激光拉曼光譜法無損鑒別三七及其偽品[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2014,51(5):200-204.
(收稿日期:2015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