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黎
培養(yǎng)和提高學牛閱瀆欣賞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對學生了解祖國悠久燦爛的歷史,繼承和發(fā)揚古老中同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提高語文素養(yǎng)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為了進一步加強文言文閱瀆,使文言文教學既生動活潑又有實效性,我在實踐中進行了反復的探索。下面就結合自己的教學體會,談談文言文記憶的三部曲。
一、理解和競賽記憶模式
我現(xiàn)在仍記得帶領學生學習《出師表》的情景:開始上課,先讓學生聲情并茂地齊讀課文,接著是自己用抑揚頓挫的聲調把全文背誦了下來。學生發(fā)現(xiàn)我竟然背得一字不差時,他們發(fā)出一陣隙嘆聲。這時我趁機告訴他們:你們也可以做到,而且還會比老師做得更好。然后,我用精煉醒目的板書設計,引領學生回顧、梳理課文內容,再結合板書內容進行富有邏輯的解析,讓學生理解后背誦全文。學生熱情高漲,師生配合默契,背誦異常順利。當時我明顯感覺到,學生對文言文的背誦產生了興趣。
緊接著,我義教給他們文言文譯文的方法來鞏固背誦成果,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自覺去讀、去記,我采用了四人小組合作監(jiān)督的方法,并使用了“背書榜”等激勵措施。于是,班里涌現(xiàn)出了一股“背書熱潮”。有同學在隨筆中這樣寫道:“同學們背書的聲音非常洪亮,像足《命運交響曲》的再現(xiàn),雖然這里不是維也納,但我們是教室里的貝多芬……”可見,學生記憶文言文的熱情真是不一般了。
就這樣嘗試了幾天,我發(fā)現(xiàn)學生在通篇理解后記憶文言文的方法和習慣慢慢養(yǎng)成了,就嘗試運用背書接力賽的方法來進一步鞏同其記憶。于是我制訂了比賽方案,確定背書接力賽的時間、具體內容和比賽形式。把全班分成五個隊,每隊12人,全部參與背書接力賽。每個隊推薦一名隊長,隊長負責統(tǒng)籌安排并監(jiān)督落實,比如,根鋸每個隊員的實際情況來分配背誦內容。除此之外,我還成立了評審組,制訂了評獎辦法。比賽方案方案一宣布,學生背誦文言文的熱情空前高漲,班里再次掀起背書熱潮。比賽那天,我真切感受到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蓬勃的爆發(fā)力以及他們眼中那被人關注、被人賞識的興奮。
通過以上實踐,我發(fā)現(xiàn)通篇理解記憶模式,摒棄了單獨對每課的重點詞句進行記憶的機械性、繁瑣性,并且在整篇課文中記憶。無論是一詞多義,還是重點句子,學生都能記得更準、更牢,同時,競賽記憶法也讓學生在競爭中將自己的潛力發(fā)揮到最大化,既記憶了知識又培養(yǎng)了其團隊合作意識。
二、分類整理記憶模式
分類整理所學知識是一種很有效的復習方法,它是把同類知識點連成知識線,從而形成知識網(wǎng)。梳理、歸納、整合所學的文言文,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背誦、記憶,從而提高文言文的閱瀆能力和文言詞匯的辨析能力。
近年河南中考文言文課內篇目大約2l篇,我便梳理了這些考試篇目,進行分類整理,包括課文內容的分類整理和文言詞匯的分類整理。
考試大綱要求掌握的文言文都是名家名篇,寓意深刻,從主題分類的角度,可以更好地把握作品內容及其思想境界。所以,對21篇文言文可以這樣分類:言志篇、戰(zhàn)爭篇、學習篇、山水篇、治國篇、勸諭篇。也可以按照朝代來編序,兇為21篇文言文從先秦到明清時期都有所涉及。事實證明,要在復習過程中對這些篇目盡快地了然于心,將這些篇目做一個完整的梳理,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包括列出每一篇目的出處、作者簡介、文章要點以及相關材料等。
如《曹劌論戰(zhàn)》一文,出處是《左傳》;作者是左丘明,魯國史官;文章要點是“取信于民及把握戰(zhàn)機”;相關材料有“編年體史書、長勺之戰(zhàn)、以弱勝強”等。如果將這些信息以列表的方式整理出來,就會做到心中有數(shù)、應對自如了。
文言文知識點主要有文字、詞語、句式、翻譯。我們教學時要將所學的古文篇目全部搜集起來,將每一篇課文中的知識點全部整理出來,最后匯總。例如,在整理一詞多義時,把所學古文中的“一詞多義”全都挑選出來,制一個“一詞多義表”,將每個詞語的出處、意思都明確化。這樣,在復習一詞多義的知識時,只要將系統(tǒng)化、條理化的“一詞多義表”理解記憶就行了。而其他的知識點,如通假字、實詞、古今異義詞等,都可以采用這種方法來歸類復習。
通過分類整理記憶,學生對文言詞匯的掌握更加扎實,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更加深入了。
三、重點強化和擬題記憶模式
重點強化記憶適用于第三輪復習。如果說分類整理法能使所學知識系統(tǒng)化,那么重點強化記憶就能使復習更有針對性。兇為考試涉及的內容再廣、面再寬,也不會把整本書的每個知識點都包括進去,必定有個命題的重點。從知識體系來講,把握重點也是把握全局的關鍵,只有對重點內容重點復習,才能對細節(jié)問題產生更好的理解和認識;從記憶過程來講,重點記憶也有利于把握整體思路。
那么,哪些內容才是文言文復習的重點呢?一般來講,包括下列內容:名篇、名段、名句;各篇各段中的難點和關鍵點;最近幾年內未考查的篇目。在復習時,師生首先一起列出復習的重點,然后采用多種復習方法及時復習,強化記憶,力求讓學生達到“四會一解”:對名篇、名段、名句要會背誦;對名句要會準確默寫;對重點詞語要會解釋;對重點句子要會翻譯;“一解”就是對作品內容、主旨和寫作手法會理解分析。秉承“邊講邊練,不斷測驗”的原則,做到強化記憶,夯實基礎。
還有個比較有效的強化記憶方法,就是發(fā)動學生動手動腦出題、做題、評題,統(tǒng)一要求,責任到人。如學生擬題,要求簽上擬題人姓名,并且設定好答案,完成后交給本組組長審查。各組擬好題后,小組交換做題,做題人需在指定的位置簽上姓名。做完題后再返回到到出題人手里,由出題人進行評改打分,然后組內交換審查,并簽上審查人姓名,最后再反饋到做題人手里進行訂正。
經過以上復習、記憶和訓練,學生大都能把每篇的中心答題點熟記于心。再加上每一次活動結束后的“優(yōu)秀答題員”、“擬題小能手”、“進步之星”的評選,讓學生更是樂此不疲、盡職盡責。可見,此法一方面可以強化學生對中心答題點的理解和記憶,另一方面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以上文言文復習記憶的三部曲是相輔相成、環(huán)環(huán)相扣、靈活運用的。但不管選用什么樣的復習記憶方法,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都要讓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tài),要讓他們感受到復習記憶文言文是有趣的。因為有了這種積極、輕松、愉悅的學習狀態(tài),學生才有了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其學習效果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