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智祥
【摘要】作為我國首次推出的一本專門針對語言文字應用方法的高中語文教材,《語言文字應用》,其體式和內(nèi)容都極為符合高中學生和高中教學實際,因此,本文主要探討針對該課程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關鍵詞】語言 教學 內(nèi)容 方法 有效
【基金項目】廣東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以小課題為載體的高中語文選修教學研究”(2012YQJK171)。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9-0057-02
一、《語言文字應用》教材解讀
新課程標準對高中語文選修教材《語言文字應用》提出了較為明確的實踐目標:注重學生語文知識應用意識的增強,注重語文知識與生活應用的聯(lián)系性,提高語文的實踐性,從而提升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作為我國首次推出的一本專門針對語言文字應用方法的高中語文教材,《語言文字應用》無論是版面設計還是內(nèi)容編排都極其精致、科學。
《語言文字應用》中涵蓋了漢語言的方方面面,以邏輯思維為主要排列順序,從漢字入手,經(jīng)過詞語,再到語言,最后形成語言的藝術(shù)。主要內(nèi)容包含了漢字造字法、字音字形的辨認、成語辨析、病句解析,修辭寫作等等。在章節(jié)的安排上設置了課堂活動、工具箱等易于學習進入學習情境的設計。
二、提升課堂有效性的教學安排策略
課堂有效性,指的是在課堂上學生對于所教內(nèi)容的接受程度,并不是表面上一堂課講了多少教學內(nèi)容,如果學生沒有從課堂得到應有的學習效果,即便課堂教學內(nèi)容極其豐富,課堂也沒有有效性。提升課堂有效性,首先教師需要合理、科學的做好課前的教學安排。對于《語文文字運用》教材來說,提升課堂有效性,教師需要從以下2個方面去安排和準備:
1.教學內(nèi)容的關聯(lián)性準備
《語文文字運用》課程雖然只是一門選修課程,但實際上它的教材內(nèi)容對于漢語言和文字的學習內(nèi)容都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嚴格意義上某些學習內(nèi)容已經(jīng)超出了高中必修階段所學的知識。但是這些知識又都是以之前所學為基礎的,因此教師需要在該課程的教學之前對教學內(nèi)容做好一定的相關性準備。所謂的相關性準備,也就是說將學生已有的語文知識,和《語文文字運用》教材內(nèi)容進行關聯(lián)性,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通過引導他們對這些知識的“溫故”,從而起到對新學知識的“知新”。
2.在教學內(nèi)容上有所取舍
《語文文字運用》是選修課程,對于繁雜深厚的教材內(nèi)容來說,教師沒有足夠的課堂時間去將所有的內(nèi)容都詳細講解,這是課時不足與教材內(nèi)容之間存在的客觀矛盾,是無法改變的事實。語文教師只能夠通過在教學內(nèi)容的取舍上下功夫,將重點、難點進行合理的取舍,并且要將這些知識講到位。
三、提升課堂有效性的教學方法策略
良好的教學準備和安排,是為了教師能夠更加有效的利用課堂時間去講授已經(jīng)選定的知識,為了更好的提升教學效果、教學質(zhì)量,達成課堂的有效性,教師必須利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1.情境導入教學策略
情境導入是一種“說來簡單,做來復雜”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在新課程標準下被許多語文教師應用到語文教學過程中去。語言的學習需要環(huán)境的烘托,情境的導入本就是學習語言必不可少的一種方法,但在情境導入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注重情境導入的合理性,與所教內(nèi)容之間的關聯(lián)系,還要注意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才能夠正確的把握方法,達到情境導入教學的目的,提升課堂的有效性。
例如在《語言文字應用》中的第四節(jié)《咬文嚼字——消滅錯別字》的教學過程中,在課堂開始就可以利用學生較為感興趣的宮廷劇作為情境引入,利用已有的視頻素材,先通過多媒體展示清代康熙皇帝的博學多才,然后通過引子部分,康熙皇帝題寫的“曲院風荷”錯別字的故事引入本文的課題。在這一過程中,采用情境導入的作用在于,通過引子的內(nèi)容和視頻素材所展示的皇帝的文采飛揚之間的對比,來讓學生加深對錯別字的記憶深刻,有利于聚集學生的思維和注意力,更有助于后面的課程內(nèi)容的學習,從而提升了課堂的有效性。
2.探究活動教學策略
《語言文字應用》是一門探究性的課程,采用探究性活動教學更能夠符合課程特點。例如在《語言文字應用》中的第四節(jié)《咬文嚼字——消滅錯別字》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為學生講述了一般常見的錯別字后,不妨開展“給城市洗把臉”的課堂活動,通過多媒體提供一些城市廣告牌照片,讓學生自主選擇照片,通過對照片中的廣告牌、街道牌匾中的錯別字的發(fā)現(xiàn),并分析錯別字的類型、講述錯別字產(chǎn)生的原因,并進一步提出避免寫出這種錯別字的方法,形成一個課堂小課題,在課堂的最后,讓學生自由進行報告。
新課程背景下,怎樣將《語言文字應用》這本選修教材的教學價值達到最大化,是許多高中語文教師需要進一步研究的課題,這種研究沒有終點,只有在不斷地摸索中、實踐中,才能使其趨于完善。
參考文獻:
[1]張詠梅,孟慶茂.新課程下的學業(yè)成就評定:觀念與方法[J].全球教育展望.2013,(11).
[2]張靜.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選修課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