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迷霧 圖+唐安冰
唐安冰最美不過夏天的橋都
文+迷霧 圖+唐安冰
古語有:“蜀道難,難于上青天”,而如今“天塹變通途”,日新月異的城市變遷也帶來交通的快速變化。兩江環(huán)抱的山城有著“橋都”的美譽,在山城市民日復一日駛過的普通公路上,一座座跨江大橋和立交橋點綴著城市的美,無聲地述說著這座城獨樹一幟的風格。
——唐安冰
左下圖:蜿蜒盤旋的鵝公巖立交與宏偉的鵝公巖大橋,這是唐安冰對重慶橋梁最初的記憶。
右上圖:朝天門大橋的鋼筋結構在藍天的映照下,顯得現(xiàn)代而優(yōu)雅。
英文導讀: In Tang Anbing’s view, bridges are the most beautiful scenery in summer. So he takes lots of photoes about bridges and shows us another beauty of Chongqing.
見到唐安冰的時候,這位90后的攝影師滿頭大汗,T恤都濕透了。也難怪,當天的室外溫度差不多有40℃左右,他剛剛才在太陽底下完成了一組立交橋的拍攝,不過這絲毫沒有影響他的興致,“這幾天天氣真是太好了,上周才說今年重慶的藍天怎么還不來,結果轉眼就遇見了。”
對攝影師來說,這是一年中最好的日子,被重慶人稱為“重慶藍”的湛藍天空,在唐安冰眼中意味著絕佳的拍攝條件,至于附帶的高溫只是微不足道的阻礙。在這種天氣下,城市的美被徹底放大了,不僅僅是透視度好,藍天白云讓整個畫面的層次感也豐富了不少。
但“重慶藍”從來不是唐安冰鏡頭下的主角,作為一位專注于拍攝城市影像的攝影師,唐安冰拍過高樓林立的商業(yè)中心,拍過清晨時分被霧氣籠罩的重慶城,拍過列車從頭頂呼嘯而過的軌道交通,但他最喜愛的,還是拍重慶的橋。
對橋,唐安冰有著深厚的感情,在重慶眾多的別名當中,他脫口而出的不是“霧都”,不是“火爐”,甚至不是“山城”,而是“橋都”。“重慶的地形有利于立交橋的修建,它不同于平原城市,本身就存在高差,利用山城高低起伏的地勢,立交橋修建就更有利。但也不是說為了建造而建造,一切都是出于交通需要?!彼栽谒磥?,橋是最能體現(xiàn)重慶城市特色的載體。
唐安冰記憶最深的橋是鵝公巖大橋,小時候他的父母在袁家崗附近做生意,鵝公巖大橋就在旁邊。每個暑假,唐安冰都會從老家永川來這里和父母待上幾周,這也是他見到的第一座現(xiàn)代化大橋。唐安冰立刻就被這座宏偉壯闊的大橋震撼了,小孩子好奇心使然,他決定走過這座大橋?!坝浀卯敃r走了好久好久,還是沒有走完,最后都走不動了。但是一路看著橋上的風景,還是感到非常驚奇。”從此,鵝公巖大橋上就多了一個孩子玩耍的身影,“現(xiàn)在想想,小時候膽子還是很大的?!?/p>
讀初中的時候,唐安冰搬到了重慶,就住在石坪橋附近。鵝公巖大橋依舊是距離他最近的大橋,比起漫無目的在橋上閑逛,他開始注意大橋的美,“當時特別喜歡鵝公巖大橋的橋型,雙塔柱懸索橋的設計非常精美。特別是夜晚降臨,在朦朧燈光中的橋更是散發(fā)著獨特的魅力?!彼矟u漸也迷上了其他橋。
左下圖:橋梁成了重慶渝中半島的延伸,這是重慶城市的重要動脈。
左上圖:從橋下仰望,菜園壩大橋的引橋猶如飛虹掛在天邊,尤為壯觀。
右上圖:菜園壩大橋兩座引橋在夜晚閃著藍光,猶如兩個巨大的幽浮。
成為攝影師之后,唐安冰專注于城市風光的拍攝,一直在尋找最能體現(xiàn)重慶城市特色的風景。有一天,當他路過鵝公巖大橋的時候,突然想到,最能體現(xiàn)重慶城市特色的東西,不就是這些橋嗎!“把重慶比作一個人的話,跨江大橋就是人的主動脈,它們連結了重慶的山與水。而立交橋和高架橋就是支脈,各有特色,也都不可或缺。每一大橋都有著自己的歷史和故事,它們也見證了重慶城市變遷的過程?!?/p>
夏天的橋都,無疑是一年中最美的。清晨,晨曦刺破黑暗,瞬間把橋面映成燦金色,往來的車流,像飛馳在金色緞帶之上;白天,湛藍色的天空又成了最好的背景,特別是那些跨江大橋,山、水與藍天白云,組成了層次感分明的通透構圖;入夜,橋上的車和橋下的船,穿梭在燈火之中,更為山城的夜色平添了幾分嫵媚。
“所以,能夠在重慶,用手上的鏡頭記錄這些橋的美麗身影,我感到十分的榮幸?!碧瓢脖f。
這幾年中,主城區(qū)之內的橋唐安冰基本都拍了個遍,特別是跨江大橋,唐安冰覺得跨江大橋美在大氣磅礴。菜園壩大橋是他鏡頭下的常客,“這是一座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大橋,旁邊是菜園壩火車站,這是重慶不可磨滅的地標之一。輕軌和車流都在這里交匯,又體現(xiàn)了重慶立體交通的特色?!?/p>
為了拍好菜園壩大橋,唐安冰跑遍了四周,最后終于找到了一個好的機位架設點,從這里,能把整個火車站連同大橋都框在一起。在這里,唐安冰拍過菜園壩大橋的晨曦、行人和車流迎著初升的朝陽行進;拍過入夜后,長曝光下車流織成的明亮線條。如今,這里成了他最喜歡的拍攝點,只要遇見好天氣,他都會順便來拍幾張。
菜園壩大橋對岸的引橋也很有特色,這是兩個巨大的圓弧,從大橋上經過還不覺得,但站在橋下,你會驚覺原來這座引橋和旁邊一棟30多層大樓差不多高?!伴_車過去,因為車和護欄的高度相當,還不會有什么感覺,坐公交過去才驚悚,都不敢往下看。”
拍攝這座引橋純屬意外,當時唐安冰才在渝中半島拍完了夜景,回家恰好路過菜園壩,當他抬頭仰望這座引橋的時候,發(fā)現(xiàn)立交橋“如同一條天路般建在天上,太美了”,他馬上找地方架起了相機拍攝。拍出來的照片上,引橋兩個大圓弧下亮著的那些淡藍色的燈,看著就像是夜空中的幽浮一般神秘。
這種意外驚喜唐安冰遇到過不少。7月30日,唐安冰第一次來朝天門跨江大橋?!拔易哌^重慶這么多橋,開始對朝天門大橋并沒有太多期待,覺得應該和東水門大橋差不多。”但第一次走在橋上,他的感覺就很不一樣,美麗的鋼架拱橋橫跨兩岸,在藍天白云的陪襯下格外的美麗,猶如到了歐洲一般。白天拍了之后,他還沒有過癮,晚上又把機位架到了橋的正下方,大橋的倒影筆直地順著江面延伸,看上去,就像是橫渡大江的蛟龍。
比起跨江大橋,立交橋的拍攝比較困難?!傲⒔粯虮仨氁故救埃绻皇且粋€小角度的話,體現(xiàn)不出立交橋蜿蜒曲折,錯綜復雜的姿態(tài)。”唐安冰印象最深刻的是楊公橋立交的拍攝,朋友推薦這座立交,說相當漂亮。唐安冰第一次去的時候其實并沒有什么感覺,“從楊公橋輕軌站出來的時候,還在想立交橋在哪里,沿著公路走了半天才醒悟過來,我不是正在立交橋下面嗎?”
之后很長一段時間,唐安冰都在尋找可以俯瞰整個楊公橋立交的機位,“基本上爬遍了周邊所有的高樓,有些大門緊閉,有些角度又不適合,差點都要放棄了?!毙疫\地是,他最終在附近一棟高樓21層的天臺上找到了合適的拍攝角度。
左上圖:夕陽剛好落在東水門大橋之上,讓這座氣勢恢宏的跨江大橋沾染上了一抹最亮麗的顏色。
右下圖:唐安冰最滿意的一副作品,楊公橋立交被夕陽和晚霞鍍上了一層金黃,往來的車輛仿佛飛馳在金色大道之上。
在這個位置,唐安冰拍了不少楊公橋立交的全景照片,其中最滿意的一副恰逢夕陽時分,薄暮的陽光打在整座立交之上,為橋面“粉刷”上了一層淡金色,過往的車輛猶如行進在一條條蜿蜒的金光大道之上。這幅《金色立交》,最后獲得了“藍洋杯重慶民營企業(yè)書畫攝影作品展”一等獎。
“爬樓找機位是拍攝立交橋的家常便飯?!迸臄z鵝公巖立交的時候,他被周邊小區(qū)的保安攔在外面,最后幸好聯(lián)系了一位住在這里的朋友,才進了小區(qū)。而拍攝蘇家坡立交的機位是沿著一個工地的土路才找到的,現(xiàn)在讓唐安冰郁悶的是,最近這處工地開始動工,那條土路已經被埋了。
融僑立交是另外一個遺憾。這座著名的立交橋使用了全國范圍內都極其稀有的三層環(huán)型設計,遠遠望去,整個融僑立交猶如一條巨型盤龍一般,車輛沿著“龍脊”一路蜿蜒盤旋,相當壯觀。在《瘋狂的石頭》當中的搶眼出境,更是讓它聞名全國。唐安冰硬是沒有找到一個能夠全景展示融僑立交螺旋結構的機位,“周邊都是低矮的山坡,而且連一棟高樓都沒有?!钡执_實見過展示融僑立交全景的照片,“后來想想估計是航拍吧。”
“有遺憾也好,說不定在尋找的過程中就會遇到驚喜?!碧瓢脖们安痪迷谥貞c攝影圈大火的周家山大橋作為例子,一開始誰也沒有注意過這座大橋,結果一個攝影師剛好從旁邊的山坡上路過,架起機器一拍,近處的山坡、錯落有致的梯田、遠處的農莊加上在清晨朦朧霧氣中的大橋,層次感一下子就出來了?!八晕矣媱澋絽^(qū)縣走走,那里的橋肯定也別有風味,奉節(jié)的夔門大橋,聽說風景也很不錯?!?/p>
采訪的最后,唐安冰拿出了一張他最近比較滿意的照片。畫面上是從南山俯瞰的渝中半島,晨曦剛好打在重慶城上,解放碑的高樓一半被南山的陰影遮蔽,一半沐浴在清晨的陽光之中,最醒目的是圍繞渝中半島的五座跨江大橋,它們猶如渝中半島身體的延展,連接著重慶的山與水、繁華與靈動、熱情與朝氣。
左上圖:重慶長江大橋的夜景,這是重慶最著名的跨江大橋,連通著渝中區(qū)與江北區(qū)。
右上圖:有時候,唐安冰也會選擇特殊的角度拍攝橋梁。比如橋底,這種視角之下,跨江大橋呈現(xiàn)了不一樣的姿態(tài)。
下圖:五座跨江大橋圍繞著渝中半島,它們連接著重慶各個區(qū)域,見證了重慶城的發(fā)展歷程。
Bridges of Chongqing in Summer by Tang Anb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