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張艷紅 文/王早早 繪圖/王書音 特別鳴謝/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
中國記憶“清明節(jié)”
編輯/張艷紅文/王早早繪圖/王書音特別鳴謝/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庇值搅饲迕鲿r節(jié),小朋友你知道這個節(jié)日是怎么來的嗎?
“古人把一年分為二十四節(jié)氣,以這種歲時歷法來播種、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清明節(jié)時,草長鶯飛,氣清景明,萬物生機勃勃,這時候啊,真正的春天就來到了。”
“為什么要在清明前后種瓜點豆?”
“‘清明谷雨緊相連,浸種春耕莫遲延。,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播種的大好時節(jié)啊?!?/p>
春秋時,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繼承皇位,害死了太子申生。
申生的弟弟重耳在逃命的路上餓暈了,大臣介子推就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一塊,烤熟后捧給重耳吃。
后來重耳做了國君,史稱晉文公。晉文公去請介子推,但介子推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晉文公放火燒山,想讓介子推出來,但介子推一直不出來。
火滅后人們發(fā)現(xiàn),介子推母子抱著一棵燒焦的柳樹死了,只留下一片題了血詩的衣襟:“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p>
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把燒山的這天定為寒食節(jié),禁煙火,吃冷食。
第二年,晉文公登山祭奠介子推,只見墳前那棵老柳樹復活了,就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jié)。晉文公一直把血書藏在身邊,鞭策自己勤政清明,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老百姓過上了好生活,每到清明,就用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枝插在房前屋后,表示對介子推的感恩。后來,清明也成了人們祭奠和懷念先人的節(jié)日。
原來,清明節(jié)就是中國的感恩節(jié)??!
又是一年清明到,斜風細雨中,寶兒跟著大人們?nèi)吣埂?/p>
爺爺在墳頭插上一枝柳條。
寶兒放下一束純白的野菊花。
爸爸把供品放下來說:“先祖?zhèn)?,嘗嘗今年的清明果吧!”
媽媽說:“還是寶兒挖的鮮筍呢!!”
大家靜靜地站著,淡淡的傷感彌漫在濕濕的雨氣中。
雨停了,大家去田野里踏青。
青綠青綠的清明果,好適合這樣的野外??!
輕輕咬一口,野艾的清新伴著春筍的鮮脆,一股清香彌漫在口中。
寶兒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跑著去追燕子。
寶兒,憨憨的寶兒,長大以后,你還會記得這江南煙雨中的清明節(jié)嗎?
悅讀延伸
一起與寶寶做清明果嘍!
·把野艾用開水焯一下,壓出苦汁,放入涼水中沖洗。
·水燒開,放入野艾和堿,直到野艾煮爛,水變成濃濃的深綠色。
·撈出艾葉倒入石臼中,搗碎。
·再放入米粉,把煮野艾的熱水慢慢倒入米粉中,邊倒邊用筷子攪。
·使勁兒搗米粉,然后用手揉成碧綠的面團,蓋上濕布醒一會兒。
·把面團搓成長條,再分成小劑子,用掌心按扁。
·捏成蘑菇傘狀的面皮,倒過來的深度正好包餡兒。
·舀一勺芝麻餡兒,然后像包包子那樣把面皮合上。
·把面團放入印花木模中,用手輕輕按壓出花形,再倒扣在案板上,就是帶花形的清明果了。
·還可以包鮮筍、豆腐、蘿卜干絲、肉等咸餡兒的清明果?!ぴ阱佒袩_水,竹蒸籠里墊上濕荷葉。把清明果擺好,蓋上鍋蓋大火蒸10分鐘左右就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