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梅 周淑英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但是小學生普遍存在“怕作文、煩作文”的心理,更談不上有濃厚的寫作興趣。培養(yǎng)小學生的作文興趣成為當今作文教學中一個十分突出的課題。筆者就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作文興趣,提高其作文能力這一問題談談看法。
一、理解小學作文性質(zhì),是培養(yǎng)興趣的前提
學生煩作文,害怕作文,在很大程度上是老師要求過高造成的。我們常見到一些情況,老師常常給學生先擬定一個題目,讓學生向《作文選》看齊,學生絞盡腦汁為應付老師而機械模仿,生搬硬套。若學生筆下的文章達不到教師理想的要求,輕則埋怨學生腦子笨、不用心,重則是一頓批評、訓斥。再者,教師評判極度的苛求,導致學生“望文生畏”,并且嚴重挫傷了學生樂于寫作的積極性。要培養(yǎng)學生作文興趣,首先教師要端正對小學作文性質(zhì)的認識,更新教學理念,起點定低點,語氣要和善。命題要盡可能地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從學生的生活實際選題,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觀察和欣賞,是培養(yǎng)興趣的首要條件
學生寫作文最大的問題就是“無話可說”,“沒材料可寫”,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作文教學中加強觀察指導,培養(yǎng)學生善于主動觀察身邊的一切事物,并在觀察中能夠抓住事物的特點,對周圍的人和事都感興趣,都想進一步了解。通過了解他們就會積累很多寫作素材,奠定寫作基礎。具體分以下兩點。
1.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知識水平和能力逐年提高要求,不能操之過急。從引導學生選擇觀察感興趣的事物入手,因為學生對所選的事物最感興趣,所以樂于觀察,觀察得比較仔細。比如:在讓學生觀察動、植物的過程中,我讓學生進入情境,摸一摸,看一看,聞一聞,想一想,這樣就能較準確地抓住事物特征,從中發(fā)現(xiàn)美,感知美,喚起表達欲望,從而激發(fā)學生對作文的濃厚興趣。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參觀社區(qū)、街道,讓學生了解社會,觀察社會。并養(yǎng)成邊觀察,邊思考的良好習慣,逐步提高認識能力。有了老師的點播、指導,學生的觀察能力就會有所提高,作文內(nèi)容就會越來越豐富。我在以《校園的變化》為題安排寫作時,就告訴學生寫作素材就在校園內(nèi),就在同學們的身邊,大家一定要仔細觀察,認真傾聽,做好記錄。接著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了解校園內(nèi)的一切變化。如:觀察環(huán)境的變化;捕捉人物的特點;傾聽同學間的交流,然后讓學生把看到的變化、捕捉到的人物的特點、傾聽的聲音寫下來,告訴他們這就是一篇文章。由此讓學生明白,每天看到的人,遇到的事,聽到的消息都是作文材料,只需要大家觀察、捕捉、傾聽時,盡量做到全面、細致,習作時要生動,要融入真情實感。這樣文章會聲情并茂,達到“文思泉涌”的境界。
2.教師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習作,要學會欣賞學生的習作,循序漸進地進行基本功訓練,不要操之過急,要讓學生沿著基本功階梯一步步前進,在進步中領略到寫作的興趣。針對每次習作只要與前次相比有所進步,就應看做是有所成績,舍得給分,加以鼓勵。在觀察發(fā)揮想象時,要告訴他們想象是以觀察和現(xiàn)實為基礎的,不要不切實際地空想,你觀察得越多,越仔細,想象的空間就越大,作文的內(nèi)容就越豐富。
三、投其所好,激發(fā)習作熱情是培養(yǎng)興趣的源泉
我認為,有的時候,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習作的熱情,教師要放下架子,打破框框架架,讓學生自己命題,想寫什么,就寫什么,寫的形式可以是記敘文、童話故事、寓言、書信……但習作要有條理,層次清晰,帶著感情寫,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由于是寫自己喜歡的內(nèi)容,學生的熱情特別高,作文的個性化色彩得到了張揚,情感獲得了傾吐,真可謂“快樂作文”。
四、融入實踐與生活,是培養(yǎng)興趣的保障
作文教學脫離生活實踐,寫出的文章不僅是空洞的、枯燥的、無意義的,還會造成學生對作文不感興趣。選擇單一的命題作文,會造成學生奉命而作,索然無味;機械地模仿范文,造成學生照貓畫虎,越畫越無味;強迫他們坐在教室里寫與其生活無關的事又無從下筆,這樣的作文教學嚴重脫離了學生的生活實踐,學生獲取的寫作素材干枯、乏味,寫作不但沒有帶來快感,反而成為嚴重的思想負擔,感到自己寫文章就是為了完成任務?;诖朔N情況,學生何以能有趣而作,有感而發(fā)呢?培養(yǎng)學生作文興趣的關鍵在于把作文教學與社會生活及實踐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在交際中作文。如:讓學生給家長、同學、親朋寫留言條,給同學、親朋寫信,和老師書面交心,做社會調(diào)查,讓學生每天寫一篇日常生活日記,觀察日記。鼓勵學生親近自然,感受自然的魅力,開展“小記者”活動,等等,在實踐中讓學生領悟到,作文就是把自己要說的話用文字形式表達出來,作文就是寫生活,作文的源泉就來自于生活。
為激發(fā)學生對作文的興趣,我利用課前組織成語接龍、口語交際、即興演講等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寫,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的欲望及興趣。還讓學生平時多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不要讓作文素材從你的身邊溜走,一定要多觀察,會觀察。要多讀名篇佳作,理解作者運用語言文字表達的技巧及感情;多積累一些美句佳詞為作文取材儲備能量,通過觀、聽、讀、思、說使得學生能夠認識事物,分析事情,解決問題。這樣就達到了文從字順、表情達意的目的。
綜上所述,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歸納起來是一方面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注重生活實踐,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調(diào)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要培養(yǎng)學生積累素材的能力,重視教給學生寫作方法,讓學生寫出真情實感,讓學生樂于寫,勤于寫,寫自己的生活,寫自己最深、最真的感受,享受成功的快樂,逐步提高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