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歡
在課外閱讀備受關(guān)注的今天,語文課后作業(yè)也承擔了拓寬學生閱讀渠道、為學生課外閱讀保駕護航的任務(wù)。但作為作業(yè)的一種形式,延伸閱讀只能在課后進行,加之學生存在個體差異,并要受到各種外部因素(如家長的支持、閱讀的環(huán)境等)的制約影響,因此這種閱讀雖能統(tǒng)一布置,卻很難做好反饋與評價工作。那么,如何追求有效的課后延伸閱讀呢?
一、廣泛推薦,保障閱讀內(nèi)容的有效性
1.以作者為基點拓展閱讀
課本中選用的教材,有許多都是名家之作。在完成課內(nèi)教學任務(wù)后,不妨向?qū)W生推薦一些有關(guān)作者的資料,讓他們在閱讀中對課文與作者獲得更深刻的了解,同時也增長了知識。
如教學完《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一封信》這篇課文后,我向?qū)W生推薦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評委會給巴金的頒獎辭。讀著這樣具有震撼力的話語,學生更深刻地了解了巴金的品質(zhì)與精神,也會由于對“頒獎辭”的濃厚興趣而去自主閱讀相關(guān)內(nèi)容。又如在教學一些古詩后,我也經(jīng)常介紹學生閱讀有關(guān)詩人生平、作詩風格的資料,讓課內(nèi)教學與課外閱讀相輔相成。
2.以內(nèi)容為基點拓展閱讀
課文的內(nèi)容往往是激起孩子學習興趣的最重要因素。一些寫人記事的文章在教學完成后,孩子們會覺得意猶未盡。這時,若能推薦一些閱讀內(nèi)容,對文本作更為詳盡的補充介紹,學生是非常樂意接受的,也能認真地完成閱讀。
我在教學《孔繁森》一文以后,感受到了孩子們對孔繁森由衷的敬佩,于是適時收集了一些介紹孔繁森幾十年如一日為社會作奉獻的故事,使學生對孔繁森的認識變得更生動、更全面;在教學完《狼和鹿》以后,我又推薦了幾則描寫大自然生態(tài)平衡的故事,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3.以體裁為基點拓展閱讀
課外閱讀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打開學生的閱讀視野。課本中的一些課文文質(zhì)兼美,文風清新,實在是引導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的佳作。當學習了諸如散文、詩歌之類體裁的文章后,推薦一些相同體裁的文章給學生,引導他們將課內(nèi)習得的閱讀方法順利地運用到課外閱讀中去。如在教學《廬山的云霧》以后,可以推薦學生讀一讀《泰山云霧》《游廬山記》這類游記散文,讓學生對此類風格的文體有更好的駕馭能力。
二、全面品析,保障閱讀過程的有效性
1.通過評論獲得個性化的閱讀體驗
摘抄是教師給孩子們布置課外閱讀時最常見的任務(wù),但這種任務(wù)類的消極的摘抄束縛了學生的思維,還增加了學生的負擔,對閱讀與積累并無真正益處。如果在摘抄基礎(chǔ)上,讓學生試著評論自己摘抄的片段,表達獨特感受,既能使摘抄因為有針對性而落到實處,也能促使學生深入文本專心閱讀,提高閱讀質(zhì)量,同時還能鍛煉他們的思維與表達能力,可謂一舉多得。現(xiàn)舉一例。
摘抄:瀑布像一條發(fā)怒的銀龍,從半空中猛撲下來,直搗潭心,如轟雷震天撼地,那氣勢才雄壯呢!
評論:用比喻的手法具體描寫了瀑布的形態(tài)?!懊蛽洹薄爸睋v”更突出了瀑布雄壯的氣勢,生動傳神。
2.通過仿寫內(nèi)化語言的表達形式
因為課外閱讀的一個重要任務(wù)就是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浮光掠影式的瀏覽不能使精彩沉淀,采用仿寫的方式則可以收到較好效果。
摘抄:大雪花,漫天飄,好像一群潔白的蝴蝶從山谷里飛出來;又像小朋友們自己制作的賀年卡,相互贈送著,告訴大家:新的一年來到了!
仿寫:樹葉兒,漫天飄,好像黃色的蝴蝶從樹上飛下來;又像一個個調(diào)皮可愛的小精靈,走街串巷,告訴大家:秋天已經(jīng)悄悄來臨了!
模仿是創(chuàng)新的前提,成功的模仿本身就有創(chuàng)新的成分。在課外閱讀過程中若經(jīng)常練習這樣的仿寫,那么精彩片段的用詞特征、造句特征、結(jié)構(gòu)特征就會逐步被學生內(nèi)化吸收并掌握。
3.通過對比體悟文章的寫作風格
如果在課后推薦給學生閱讀的是與課文體裁類似的文章,那么就可以引導學生在對比中進行更深層次的感悟——跳出內(nèi)容與語言形式,體悟文章的寫作風格。當然這需要教師在布置學生閱讀時就導明方向。這種閱讀品析方式在高年級比較適用。
例如在教學毛澤東的《卜算子 詠梅》以后,推薦學生品讀陸游的《卜算子 詠梅》。兩首詞詞牌名相同,所詠之物同為梅花,但在風格上卻有天壤之別。陸游詞中的梅花形象寂寞凄涼、飽受摧殘,象征屢受排擠的主戰(zhàn)派;毛澤東詞中的梅花形象傲寒俊俏、積極樂觀,象征革命者堅強不屈的斗爭精神。若學生能帶著這樣的理解去讀,必能鍛煉學生對閱讀材料的全面理解和把握能力。
三、注重反饋,保障閱讀評價的有效性
1.組織班級讀書會
班級讀書會是以班級為單位,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開展的閱讀活動。它是由老師指定(或師生共同確定)一本書(或相關(guān)主題的書),共同閱讀,然后在班級上進行討論和延伸的活動。在班級讀書會上,討論是核心。一個班級的學生在共同讀完一本書或一些相同的閱讀材料后,交流心得、碰撞觀念,在交流與討論中比照和反思自己的閱讀過程、閱讀方向、閱讀體會,由此可以為孩子們找到比較恰當?shù)耐瑫r又是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打開更多地進入課外閱讀的通道,共享閱讀的體驗,體會閱讀的樂趣。
2.開辟宣傳園地
充分利用教室墻報、黑板報,開辟“讀書角”“閱讀之星”“向您介紹一本好書”“讀書筆記”等園地,每學期為孩子們的課外閱讀舉辦一兩次成果展覽。將他們在閱讀過程中所作的摘抄、仿寫片段,評論以及自己的讀書格言等內(nèi)容制作成比較精美的卡片,或出手抄畫報,在宣傳園地內(nèi)展出。這樣學生可以走出相對封閉狹小的自我閱讀的空間,去借鑒別人好的讀書方法,從而提高閱讀的質(zhì)量與效率。
3.開展競賽與表演活動
讀完優(yōu)美的文段,組織學生進行誦讀比賽,以此鼓勵學生多積累;讀完寓言、童話,也可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表演,師生采用即興評價的方式,使學生對作品的理解更加全面、豐富、到位,使快樂的體驗始終伴隨著孩子們的閱讀。
有效的課后延伸閱讀,不僅是閱讀教學的精彩延續(xù),更是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興趣、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徑。引領(lǐng)孩子走出課堂,走向生活,博覽群書,增長智慧,是每個語文教師追求的永恒目標!為此,我們將不遺余力!
作者簡介:江蘇省宜興市桃溪小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