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旗
隨著《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標準(試行)》等一系列有關幼兒教育法規(guī)的出臺,幼兒教育迎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作為一名處在幼兒師范學校教學一線的教師,我深刻體會到了改革教育教學的必要性,那么應從哪些方面改革?怎樣促進學生發(fā)展?以下是我的幾點思考。
一、教師應樹立正確的人才觀
教育首先是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人,既是培養(yǎng)人的最低標準,又是教育的培養(yǎng)方向。一個合格的社會人需要掌握正確的生活基本知識,遵守正確的社會規(guī)范,擁有正確的社會情感,形成正確的社會行為。這樣的人就是合格的社會人,就是國家的人才。樹立了這樣的觀念,教師的眼光就不會只盯著能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就不會出現(xiàn)高成績而不會生活的人。那么相應的,每一個學生都會成為老師眼中的寶貝,每一個學生都會享有同樣平等的教育機會,教師也會以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個學生。那些所謂“差生”,也會享有更多陽光,自然就會茁壯成長。幼師學校的教育是職業(yè)教育,學生是普通的中職生,同樣是國家的人才。只要我們把他們培養(yǎng)成為合格的社會人,合格的幼兒教師,那么他們每個人都是人才。
二、學校教育應以學生為本
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特個體,就像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一樣,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學生。教育者一定要尊重學生個性,尊重學生優(yōu)點和缺點。尊重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特個體,就意味著教育的多樣化和個性化。這樣看來,那些幼師生并不是“差生”,只不過是文化課成績不優(yōu)秀。但他們仍是一個個積極的個體。只要教育合理,促進其個性積極發(fā)展,同樣是優(yōu)秀的合格的社會人。為什么有的學生表現(xiàn)得不夠積極、不夠優(yōu)秀?那是教育的問題。課堂教學太沉悶、太單調,不符合學生需求,理論與實踐同等重要。從學生需要出發(fā),尊重學生學習愿望,才會受到學生的歡迎。只有教育做到多樣化和個性化,課堂教學才會有活力。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才會有觸動,才會有所改善,教育才會有好效果。
學生身上總有缺點,但他們也有自己的思想、性格、情感和興趣等,這就需要教師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從學生全面發(fā)展角度出發(fā),努力尋找學生的閃光點,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思想、個性和情感,不斷鼓勵他們,幫助他們找回自信,讓他們敢說、敢質疑。教師成為學生前行路上的引路人,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才能為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打下基礎。
三、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和學是一個相互作用的過程,隨著課程改革不斷深入,教師角色發(fā)生轉變,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知識傳授者,更多的是學習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意味著教師應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做學習的主人。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老師認為,在師生關系問題上,要互相尊重、互相信賴,建立合作共事的關系。那些認為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主要人物”,學生只能起配合作用的看法是不恰當?shù)?。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是導演,是幕后工作人員。讓學生演好角色,當好演員,是老師的重要任務。老師的策劃更富挑戰(zhàn)性,每組課前探討什么內容?如何呈現(xiàn)?怎樣挖掘學生最大潛能?怎樣及時捕捉學生的靈感、智慧的火花?怎樣讓學生的經(jīng)驗成果化?怎樣讓學生獲得的知識迅速達到“質”的飛躍?等等。教師思考的范圍、備課的內容要比傳統(tǒng)教學更廣、更深。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人,利用、挖掘學生資源,讓課堂教學煥發(fā)青春活力與魅力。
四、讓課堂教學充滿活力,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
教學過程中,一個教師面對的是一群有個性的學生,課堂教學怎樣才能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呢?
(一)課堂教學目標多層次化
課堂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發(fā)展,學生的發(fā)展千差萬別,那么課堂教學目標也應是個性化的、有區(qū)別的。對待不同學生,應該有不同目標。有的同學追求的是知識的進一步提高和掌握,有的同學更側重于基本能力鍛煉,有的同學愿意在舞蹈方面多努力,有的同學是提高彈唱水平。所以課堂目標的設置應該有所不同,同一目標應具有層次性,滿足各個水平學生的發(fā)展。課堂目標的多樣化讓個性不同的學生都得到發(fā)展。
(二)課堂的教學方法多樣化
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離不開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方法的運用是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內容,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根據(jù)課堂教學目標和內容,可以選擇多種方法。例如:引入爭論,可以把課堂變成舞臺,這個舞臺的主角是學生,教師應該是站在學生背后的人,給他們機會,讓他們展示??梢赃\用角色扮演法,讓學生成為故事中的人,讓他們親身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情感體驗,從而更深刻地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內容,從而實現(xiàn)教育目標。方法的多樣化,避免老生常談,使課堂形式更加豐富,更具有吸引力,使知識掌握程度不一樣的學生,都有自己的舞臺。讓認知能力差的學生也感到課堂的魅力,從而獲得發(fā)展,體現(xiàn)教育中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三)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
幼兒師范學校是職業(yè)教育學校,學生畢業(yè)后走上工作崗位,必須能擔當起幼兒園的教育和教學工作。要重視示范性,必須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教學中,我把我的教學課堂變成“幼兒園”,學生變成幼兒園的老師,我們共同選好課題,大家積極探討。也可以組織學生先學好游戲理論,再創(chuàng)編不同類別的游戲,然后分成小組,每一名學生都要當老師,把創(chuàng)編好的新游戲運用于實際,帶著大家玩一玩。將書中的理論和幼兒園的教學有機結合,做到學生既有一定的理論水平,又能適應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