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勇
一、初中體育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
1.課程評價唯成績論,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純屬多余
中國學生寒窗十多載,所有的課程安排、教師教學、學生學習都為了高考分數(shù),為了將來考個好大學,謀一份體面多金的穩(wěn)定工作。為了高考,興趣天賦尚可拋,那些副科如生物地理計算機音樂,尤其是體育、勞動課這些看上去很力大無腦的課程就尤其顯得不值一提。也是由于傳統(tǒng)體育課上教師一直以單一的反復的體能訓練為主要內容,由于學生不愛上課,教師上課也很無奈,最后演變成了上完基本內容后就讓學生自由活動,這一堂課就成了學生的“課間活動”課,連體育課讓學生鍛煉身體素質強身健體的基本宗旨都消失殆盡了,這就給學生和父母一個體育課就是受罪的更是耽誤寶貴的學習時間的不該設置的課程的印象。
2.教學內容單一,時間安排不合理
初中體育課體育設施不健全,教學內容單一無變化,多是高強度的體能訓練,沒有審美性可言,根本提不起學生參與的興趣。體育教學中,存在著教學內容單一的問題。一些學校在初中體育教師的教學工作質量的評定方面存在著以學生學習成績?yōu)槲ㄒ辉u定標準的情況,這就導致教師在體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強調應試性,導致教學內容比較單一,只是技能的講解和習練。單一的教學內容導致學生在體育課程的學習中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的降低,阻礙了學生主動參與性的熱情提高。
一切教學培養(yǎng)都是為了高考,體育課這種不能提高學生期末考、中考甚至高考成績分數(shù)的課程,不僅學生和家長不愿意上,就連學校也是能縮就縮。據調查顯示,一般初級中學,每周三次體育課,多安排在上午或下午的最后一節(jié)課。這個時候正是學生饑餓、學習效率低下的時候,安排上體育課就不會耽誤其他重要的課。然而上體育課的話,教師帶領學生學完基礎知識之后就讓學生自由活動,甚至也不在操場看管學生就自己離開去忙自己的事情了,這種體育課是錯誤的。
3.教學方式霸權,學生主體性缺乏,參與不積極
從現(xiàn)有的初中體育教學模式來看,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講授為主,沒有突出學生在體育教學中應有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關注知識的講解、動作的示范以及對體育課堂教學本身的控制,進而導致多數(shù)學生不會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以體育練習課為例,教師過多地強調練習目標的實現(xiàn),導致學生只能被動的按教師的要求進行練習,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充分體現(xiàn)出來,參與的積極性不高。
二、初中體育教學的出路
1.課程評價多元,體育課得到應有的地位
新課程要求教學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所有學生的發(fā)展”,要改變那種唯成績論,這就要求教師在體育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學生的體能練習,還要注重學生健全人格的養(yǎng)成。
2.教學內容豐富,時間安排應合理
體育不僅是教授體育技能的學科,還要對體育文化進行傳播。運用多媒體工具可以大大擴展初中體育的教學內容,體育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相關的視頻給學生看,也可以讓學生了解到該項運動的魅力。如在上排球課的時候,體育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來講解排球發(fā)展的歷史,展示我國優(yōu)秀排球運動員的賽場風采。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學到文化知識,還能讓學生看到大將風采,激勵學生更加努力地學習體育技能,了解體育文化。體育課和其他課程應享有同等地位,課程安排應合理,不能成為學生可以提前放學的活動休息課。
3.教學方式靈活,師生關系融洽
就初中體育教學而言,教師應樹立身心健康并重的教學思想,采取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樂于學習、樂于參與體育教學活動,從而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深刻體會運動的樂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這樣,教學效率自然容易提高。在相關體育技能的訓練上,如“教學障礙跑”這一內容,教師與其守著學生一遍遍地進行障礙跑的訓練,倒不如將這一教學內容穿插于游戲中,如走迷宮、抓小偷等,在學生的行進路上設置相應的障礙物,那么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自然就會得到體育鍛煉,讓學生在玩中學,從而能更有效地掌握相關動作要領。師生的關系也就在游戲中得到培養(yǎng),日益幽默友好,學生喜歡教師,也更喜歡這門課,體育課不再是浪費學習時間的擺設,而是真正能夠強身健體,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只有師生關系融洽了學生才愛聽教師說,才能真正學進去,這堂課才真正有其價值。
(作者單位:江蘇如東縣大豫鎮(zhèn)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