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永軍
摘 ? ?要: 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學生作為主要的信息接收載體,在英語教學中占有主要地位,地域環(huán)境對教育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努力改進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讓學生自主學習,系統(tǒng)地整合英語學習的方法和途徑有利于學生多元化發(fā)展。
關鍵詞: 地域文化 ? ?學習方法 ? ?學習途徑
一、地域文化對教學的影響
洪澤湖的社會經濟發(fā)達,環(huán)境資源豐富,在一定程度上對文化教學產生了積極影響。洪澤湖地區(qū)應當創(chuàng)辦具有地方特色的學校,充分利用地域資源形成自己的特色,實現(xiàn)這地區(qū)學校跨越化的發(fā)展,讓學校自己掌握校本課程研究的所有權。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對于專業(yè)學科的學習,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會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前者,利用地域文化,取材于身邊的事物,讓學生學習和實踐發(fā)展的空間更大,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后者,因為學校自己掌握課程研究的所有權,就使得教師在課程研究上有一定的自主權,有利于教師發(fā)揮能力。洪澤湖獨特的地域風情對教學的方式、內容等都產生較高層次的影響。
二、學習方法的整合
為了更好地學習英語,首先要確定學習目標,這是自主學習的第一步。英語學習目標是每一次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方向,同時是鑒定學習是否有效的最直接依據(jù)。如何確定英語的學習目標呢?第一,確定英語學習目標依據(jù)。把英語課程制定的學科目錄、階段性的目標和英語課本中單元目錄作為學習依據(jù)。第二,認清學生自身的實際英語水平。這是從實際出發(fā),以確定目標不脫離實際,同時確保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會出現(xiàn)好高騖遠或是低估自己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學生擺脫機械化的記憶、理解較淺、應用過于簡單等問題。確定學習目標,可以更好地讓學生認清自己、認清英語的重要性。
其次是安排學習的內容,換句話說就是做計劃、作總結,這樣可以更加方便學生自主學習。英語學習過程中包含寫作、聽力、閱讀、口語交際這四大項,我們在學習英語的時候要做到全面發(fā)展這四大項英語內容,英語內容之間都是相互關聯(lián)的,由詞到句,由句到文。合理設計學習方案,使聽、說、讀、寫做到最佳配合,例如在做聽力的時候,就可以適當做一些筆記等。將聽、說、讀、寫綜合起來,開展綜合性質的英語活動,在不斷地學習和對聽、說、讀、寫進行聯(lián)系中對英語規(guī)則作總結,深入學習。
再次,及時預習和復習。這里要求的就是學生不斷加深對英語單詞或句子的記憶。人類的大腦中,記憶可以分為三種,即瞬間的記憶、短時間的記憶、長時間的記憶,我們所追求的就是長時間的記憶。其實,我們大腦對事物記憶的時間很短,需要運用一些方式加深記憶。例如,從集中到分散的記憶,即可以先總的對單詞進行學習,然后規(guī)劃每天一定的數(shù)量單詞,進行重點記憶。同時,我們要不斷反復記憶,增加單詞對大腦的刺激,即大腦受到的刺激越大,記憶得就越深刻。我們可以多參加一些“英語角”等活動,大量進行英語交流,將聽、說、想有機結合。還可以及時對英語教學內容進行預習和復習。
最后,學生要積極培養(yǎng)英語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英語首先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向上的人生觀,這些正確的、積極的觀念可以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在娛樂中學習,學生可以將英語置于活潑的學習氛圍中,與朋友一起學習,或者是學習用英語寫成的小故事,等等,都是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的方法。興趣是推進英語學習進程的最大動力。
將不同的英語學習有機結合,使各種學習方式之間產生響應。確立學習目標、安排英語學習內容、反復記憶、積極培養(yǎng)英語學習興趣,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只有充分利用學習方法,才可以更好地學習英語。
三、學習途徑的整合
1.網上學習。在信息技術逐步浸入到世界每個角落的時候,例如現(xiàn)在教育中的,利用多媒體授課。我們要積極地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學習中,信息技術提供給我們多種信息傳遞方式,打破了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F(xiàn)在,信息技術教學已經逐步走向成熟。英語學習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例如互聯(lián)網進行英語學習。網上授課、網上資料查詢、網上英語交流,這些都是可以幫助學生學習英語的方式。
2.汲取書籍中的知識。在英語課程資源中,主要包括學生英語學習用書、教師用書這兩大類資源。憑借教材學習,不僅可以鞏固知識的吸收,而且通過反復學習,可以不斷獲取新的體驗。圖書館就是一個很好的獲取英語書籍的場所,積極地使用手頭所有的資源學習,是一種明智的選擇。學生可以在圖書館、閱覽室這樣的場所借閱圖書,從英語書籍中補充知識的不足、開闊眼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在不斷的學習中培養(yǎng)能力。
3.互助交流。互助交流不僅可以提高學習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鍛煉與人交際的能力,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ブ涣魇且环N很好的學習途徑,學生在遇到英語問題時,可以向老師、同學、家長、朋友等詢問,在交流詢問的過程中解決英語學習上的問題,然后就問題,還可以進行探討,開拓學習思維,舉一反三,對知識進行更加深刻的學習和總結。
科學、充分地通過不同學習途徑對英語學習上所遇到的問題和疑惑進行解答,將抽象的英語學習途徑變得生活化、具體化。在不斷發(fā)展中我們要不斷開辟新的學習途徑,從網絡到書籍,從書籍到身邊的人,都是我們可以學習和尋求幫助的對象。
以上筆者提出了一些關于洪澤湖周邊校區(qū)學生英語學習方法與途徑的整合的體會。當然,在教學實踐中還有很多好的方法、好的經驗和有效途徑等,我們應該把它們很好地整合起來,進一步探究和學習。教師不只是教書匠,還是心理學家、教育家,甚至是藝術家。教學是一門藝術,為了掌握這門藝術,我們不僅要精通專業(yè)知識,而且要刻苦鉆研心理學、教學法等知識以指導教學實踐,從而強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任麗.生態(tài)學視角下大學英語教學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
[2]王棟.教師行動學習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
[3]趙劍宏.蒙漢雙語教育背景下蒙古族學生英語學習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