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運祥
隱性課程指學校教學及教學互動中存在的對學生產生影響又難以量化控制的教育因素。它們以潛移默化的形式對學生的知識、價值、行為規(guī)范、情感等產生影響。借著徐州市正在推行的“學進去,講出來教學方式”的東風,筆者在文言文復習課中做了一些有益嘗試。
“學講方式”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要學習方式,以合作學習為主要教學組織形式,以“學進去”、“講出來”作為學生學習方式導向和學習目標實現的基本要求的課堂教學方式。其強調教學方式轉變中“生進師退”、“學進師退”的理念,充分彰顯學生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傳統(tǒng)文言文復習課主要采取背誦、練習的形式達到落實文言文知識的目的,即在老師統(tǒng)一要求下,放手讓學生背誦、記憶課堂上老師強調的知識點,在此基礎上,完成老師事先出好的測試卷,加以鞏固?!墩Z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關于“如何閱讀淺易文言文”明確指出:“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欣賞品味。”根據這一要求,教師應把更多時間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復習、自己去記憶,自己設計練習題,自己檢測,教師只是充當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筆者以人教版八年級上冊22課《短文兩篇》文言文復習為例,略談教學思路方面的嘗試。
設計導入語時,筆者這樣寫道:今天,我們上一節(jié)文言文復習課,組與組之間的同學結成對子,以對手為黑板、鏡子,相信這節(jié)課定會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接著向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復習目標:①引導學生積累、歸納文中的重點實詞、虛詞等文言知識點;②重點、難點:默寫相關詩句及文言字詞解釋;③指導學生將課內知識遷移到課外練習中。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充分利用課堂結合大小本練習冊復習相關知識點(重點實詞、虛詞;句子翻譯、默寫;課文理解等。),請每位同學出一份有關本課的檢測題,以備上課“對學”時使用。檢測題內容包括:①給加點詞解釋(4個);②句子翻譯(2個);③句子默寫(2個);④課文理解(2個)。教師就學生出檢測題的要求給予一定提示,如不能出生僻知識點;不能完全脫離課文等。這樣,便于學生在接下來的“對學”中積極主動地參與,盡享成功快樂。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結束后,引導學生進入“對學”,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要求學生落實文言文知識點把握,采取讀、說、背、寫、品等多種形式,如讀一讀文章節(jié)奏,說一說作者情感,背一背課文內容,寫一寫易錯字詞,品一品課文句子。在此基礎上各自完成對方出的檢測題,題目完成后,交由結成對子的同學互改,最后交給本人訂正,從而做到真真切切地落實。展示環(huán)節(jié)中,筆者設計了如下題目: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惟吾德馨 ②調素琴
③談笑有鴻儒 ④可愛者甚蕃
⑤亭亭凈植 ⑥褻玩
2.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別是
A.助詞“的” B.代詞
C.賓語前置的標志 D.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①何陋之有?( ) ②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
③無絲竹之亂耳( ) ④水陸草木之花( )
⑤予獨愛蓮之出淤泥( )
3.翻譯句子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②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③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④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4.默寫
① ,往來無白丁。
②斯是陋室, 。
③《愛蓮說》中作者喜愛蓮花的原因是
。
5.對兩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兩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前者表現作者安貧樂道的情趣,后者表現作者潔身自好的高貴品質。
B.【甲】文句式整齊,對仗工整;【乙】文語言精練,駢散相間。
C.兩文的“銘”和“說”都是古代文體,“銘”側重于議論,“說”側重于敘事。
D.【甲】文運用類比,巧妙引出全文主旨“惟吾德馨”:【乙】文借用襯托手法,以菊花正襯、牡丹反襯突出蓮的形象。
各組推選代表到各自所屬區(qū)域加以展示,小組之間互相訂正。教師根據學生做題情況打分,計入小組考核??鞓愤_標環(huán)節(jié)筆者設計了這樣一則簡短的文言文,供學生閱讀。(讀清下列一段文字的停頓)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注釋:①諸:眾多。②折枝:壓彎了樹枝。③信:確實,果真。
在反復朗讀中,讓學生說說大意,談談評價、啟示。作業(yè)布置環(huán)節(jié),筆者設計了這樣一道題:課后請同學們從以下角度“理讀”課文:文學常識、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重要句子翻譯、課文理解等。
從課堂反映來看,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氣氛較為活躍,收獲頗多。靜心細想,這種教學思路不正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這樣的課堂,學生活動多了,教師干預少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學生可以自覺根據自身“學習能力”定位“自主學習”角度,如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或讀一讀文章節(jié)奏、或說一說作者情感、或背一背課文內容、或寫一寫易錯字詞、或品一品課文句子。每個人都對自己的學習活動進行積極主動自覺地管理和調控,學習效果很好。這樣的課堂,學生之間展開的是平等的交流,展示的是自己的個性,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這樣的課堂,學生可以把對手當做良師益友,可以聆聽教誨,可以受到鼓舞,可以增強信心,有利于學生個性發(fā)展。這樣的課堂調動小組成員參與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增強小組成員之間的凝聚力、向心力,從而有利于提高全體學生語文水平。
理想的教育是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知識、學會做人,而“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才是刻骨銘心的。只要每一位語文教師用心體會教學每一個細微環(huán)節(jié),充分發(fā)揮隱性課程功能,增強語文學習效果便不再是一句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