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克良
我從事語文教學工作年頭不短了,感到最遺憾的是一直沒有找到指導學生寫好作文切實可行的好方法。讀學生的作文是一件挺痛苦的事:要么選材陳舊,嚴重缺乏生活氣息,讀起來索然無味;要么模仿之作,毫無創(chuàng)新可言,讀起來似曾相識;要么轉述故事,一點兒沒有自己的思想,還不如讀原作精彩;要么天馬行空,胡亂想象,讀起來暈頭轉向;更有甚者,干脆交白卷……總而言之,寫作文對學生是一種折磨;讀作文對老師是一件煩心事。作文指導常遇到一些尷尬的情況:辛辛苦苦批改的作文還沒有被學生手捂熱,就被送進抽屜,打入“冷宮”;精心安排的作文指導課,要么是學生的“催眠曲”,要么是自己的“獨角戲”……面對這種種情況,自己有時覺得要提高學生作文水平,比登天還難。這話也許有些偏激,但要大幅度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不容忽視,如何解決好這個問題?近年來,我在課堂作文教學之余,嘗試讓學生寫寫周記,讓我驚喜的是,學生的周記居然比課堂作文更有可觀之處,可讀性強多了。幾年堅持下來,發(fā)現(xiàn)有了一些成效,大多數(shù)學生的作文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原來只是把周記當做作文教學的“調味品”,想不到有如此收效。由此,我以為,周記訓練是作文回歸生活的最佳契合點,是不可多得的作文訓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解決作文效率不高頑癥的突破口。
以下是我指導學生寫周記的幾點認識。
一、周記訓練,有利于教會學生選材,拓寬寫作素材
學生畏懼寫作的原因之一是沒有好的寫作素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主要是學生平時對生活缺少細致觀察,缺乏對生活的真實感受,缺乏對生活的深入思考。其實,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葉圣陶先生說:“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猶如流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潑地流個不歇?!薄吧畛鋵嵉绞裁闯潭?,才會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論到根本,除了不間斷向著求充實走去,沒有可靠的預備方法。”為此,要解決好缺乏寫作素材的問題,必須有意識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取材。
在指導學生寫周記時,我與學生約法三章:一要寫自己的身邊人、身邊事;二要立足小事,有自己的真實感受;三要寫滿500字。至于其他方面,文體不拘,以寫人、寫事的記敘文為主,也可以發(fā)表對人、對事的看法,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進行其他文體的嘗試;題目不限,可自己擬題,也可找一些作文題來寫;題材可多樣化。開始嘗試的時候,我有意識挑選一些好的習作,在班級中讀一讀,給大家示范。慢慢地,學生發(fā)現(xiàn)其實身邊有許多可寫的素材,家庭、學校、社會,每天都發(fā)生著新鮮事,都可以作為寫作素材。幾年堅持每周寫一篇周記,教會學生選材,拓寬學生寫作素材,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生活的良好習慣。
二、周記訓練,有利于幫助學生有效克服寫作心理障礙
學生畏懼寫作文的原因還在于對寫作的錯誤認識。一談到寫作,不少學生“談寫作色變”,畏懼感頓時產(chǎn)生。究其原因,在于學生認為寫作是高不可攀的事情,是了不起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不是人人都可以寫好的,自信心嚴重不足,要么不會寫,要么不敢寫,畏難情緒很嚴重。這就是現(xiàn)實寫作的心理障礙,是橫在寫作道路上的絆腳石。為此,一定要克服學生這種心理障礙,告訴學生寫作沒什么大不了的,無非是“記”,記每天發(fā)生在身邊的小事,記陰晴圓缺,記同學老師……“平平淡淡才是真”,學生克服了心理障礙,丟掉了思想包袱,敢動筆,勤動筆,寫作水平慢慢就會得到提高。
與寫作文相比,寫周記要簡單得多、自由得多。沒有太多條條框框的限制,愛寫什么題目就寫什么題目;愛寫什么文體就寫什么文體;想寫人就寫人,想記事就記事……我在指導學生寫周記時,對寫作基礎差的同學還網(wǎng)開一面,允許寫流水賬文章,目的在于逐步消除他們對寫作的畏懼心理,慢慢地,這些學生放下了思想包袱,敢動筆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周記練習,他們發(fā)現(xiàn)其實寫作沒有原來想象得那么難。如果,老師注意抓住周記的閃光點鼓勵鼓勵,他們就會更自信。寫作的心理障礙自然而然就克服了。在幫助學生有效克服寫作心理障礙方面,周記訓練功不可沒。
三、周記訓練,有利于促進學生間交流,激發(fā)寫作興趣
在語文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這樣一種有趣現(xiàn)象:大部分學生對老師的作文批語不是很感興趣,對其他同學的作文、周記內容卻饒有興趣,總想知道他(或她)寫的是什么、是怎樣寫的。針對學生這種獵奇心理特點,我對學生周記進行引導,規(guī)定學生上繳周記時間,先由我閱讀批改,附上簡短評語,推薦出寫得比較好的周記(可立足全文,也可立足局部,如精彩段落、精彩語句等)。每星期安排一節(jié)“周記講評課”,請被推薦的周記的作者到講臺朗讀自己的作品。每次上這樣的“周記講評課”,效果特別好,學生很配合,選上的同學很自豪地朗讀自己的佳作,聽的同學也很認真,全神貫注。然后進行簡要講評,學生對這些作品品頭論足,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談文章的優(yōu)點,談文章的不足,還談自己的聽后感受,我適時發(fā)表個人看法,點撥點撥。這樣的交流由于充分滿足學生的獵奇心理,學生心態(tài)很放松,參與興趣濃厚,效率較高,收效不錯。這幾個環(huán)節(jié)融寫、讀、聽為一體,不僅激發(fā)學生興趣,增強學生榮譽感,提高學生寫作水平,而且部分學生學會批改作文,欣賞能力得到培養(yǎng),真是一舉多得。
四、周記訓練,有利于師生間溝通,融洽師生情感
“親其師,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是師生進行平等對話的基礎,是學生求知欲的基本來源。建立新型和諧師生關系是新課程的基本要求。初中生生理心理還沒有完全成熟,對老師的依賴性很強,喜歡有親和力的老師。在促進師生間溝通、融洽師生情感方面,周記訓練起到其他作文形式難以達到的效果。
學生的周記由于條條框框少了,內容十分豐富,喜怒哀樂可以盡情傾談。閱讀學生的周記,我總喜歡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寫幾句鼓勵性簡短批語,話不在多,在于激發(fā)他們學習寫作的興趣,如“選材不錯”、“擬題很好”、“觀察細膩”、“語言表達有進步”等。除了指導寫作技巧,我還結合學生周記所寫的內容,利用批閱機會就思想、紀律、學業(yè)、做人等方面與學生進行書面交流,處于青春期的學生更愿意接受這種平等方式:老師推心置腹,潤物細無聲;學生如坐春風,心扉洞開,豁然開朗。有時,學生在周記中會對老師提出一些要求,或反映一些班級問題,我讀完之后,都會及時與這些學生溝通,虛心聽取、采納合理的建議、意見,做到教學相長。通過學生周記這一特殊溝通渠道,有力地拉近了師生的心理距離,和諧了師生關系。有了這一基礎,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比以往更濃了。
此外,周記訓練有利于提高學生書面語言表達能力。過去一些寫起作文顛三倒四、語無倫次、觀點不明的學生,經(jīng)過幾年周記練習,現(xiàn)在能比較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了,所寫的文章檔次當然上了新臺階。
經(jīng)過幾年周記訓練,學生的寫作素質有了明顯提高,再也不會出現(xiàn)如文章開頭羅列的現(xiàn)象。不可否認,這得益于發(fā)動學生寫“周記”。周記使學生意識到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周記使學生克服畏懼作文的心理障礙;周記使學生挖掘自身寫作潛能;周記使師生情感得到更有效溝通;周記使學生書面表達能力得到提高。
周記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作文訓練方式,衷心希望我的學生能堅持寫周記,養(yǎng)成寫周記的良好習慣,從寫周記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