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泉
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全面推進,高考在英語試題中對閱讀理解能力的考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七選五”閱讀凸顯了考生語篇綜合分析力的要求,反映了新課程標準的交際性、時代性和可持續(xù)性,但是作為高考新題型,不少老師和學生未能把握其命題規(guī)律和科學的解題方法。
一、近兩年高考新課標卷Ⅱ的“七選五”閱讀分析
近兩年的“七選五”閱讀考查的都是說明文,此類文體文法易懂,語篇結構清晰。2014年講怎樣在緊張的時間里做飯,有明確標題,考生一目了然,2015年的文章沒有標題,介紹馬拉松訓練的準備和漸進的過程,需要考生從首段首句理解。先看2014年:第36題考查語篇結構判斷和由語境邏輯還原信息的能力。上文提到ability,money,and time,下文有“Money is ... So today how to make the most of the time...”,可知選項必談ability,只有B選項有關鍵詞ability。第37題考查由標題和段落內容還原信息的能力。標題Think ahead,即提前思考、計劃,G選項中的“... a little time planning ahead”與段落主旨一致。第38題考查由語境辨別邏輯,通過銜接還原信息的能力。由“Make your time worth it”可知是提高時間的使用效率問題,由“Are you making one loaf of bread? ”可知應盡量多做而不是“one loaf”,C選項“Make three or four instead”與前句銜接。第39題考查由標題和段落內容還原信息的能力。由“It gives you ... new ideas...”可推斷本段與嘗試新事物有關,A選項“Try new things.”為祈使句,符合標題,并與段落大意相符。40題考查由語境辨別邏輯,通過銜接還原信息的能力。設空后句“Don’t let ...”是關鍵詞,F(xiàn)選項“Let cooking ... be”與后句銜接。再看2015年:第36題考查由語境辨別邏輯,通過銜接還原信息的能力。前有preparation,下句“buy ... running shoes”為馬拉松訓練前準備,C選項“Before you begin your training”與該內容銜接。第37題考查由語境辨別邏輯,通過判斷指代關系還原信息的能力。上文“double-check the fit” 即檢查鞋子合適度,E選項“If ... feel good,... running in them(指鞋)”。第38題考查由語境辨別邏輯,通過判斷指代關系還原信息的能力。由“the first week”與“take a day off”及下句“the next week…”知訓練按時間順漸進,A選項“After six days”符合語境內容銜接。第39題考查語境銜接及生活常識邏輯推理能力。上文從“do not think about distance”到“set a goal of at least a mile and a half per run”說明訓練量逐漸增加,D選項“increase the distance...”符合文義。第40題考查段落語篇整體理解和邏輯判斷能力。上句“start timing”計時,下文“set up a timetable for the remaining weeks”逐漸明確訓練的目標,G選項“figure out a goal of improving distance and time”。
二、高考“七選五”閱讀的命題思路和特點
近兩年高考“七選五”閱讀命題體現(xiàn)了《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2013)》對閱讀教學和評價的要求:著重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終結性評價以考查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目標。在閱讀技能方面,要求學生掌握預測下文、理解大意;推理判斷;理解文章結構;理解指代關系;理解邏輯關系等。命題主要是說明文,內容涉及考生較熟悉的學習或生活話題,難度適中,但傾向于考查文章篇章結構、語境銜接邏輯判斷、段落主旨要義歸納、關鍵信息詞和關聯(lián)詞的鎖定和銜接能力。該題型的考查凸顯了語篇分析理論對外語教學的方向性指導。
三、語篇分析理論與“七選五”閱讀
“語篇分析是一門年輕的、還沒有定性的學科”(黃國文)。國外對語篇分析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我國對外語語篇分析的介紹和研究起步較晚,到八十年代才有較大進展。筆者認為語篇分析核心關鍵是語境、連貫、銜接,語境是語篇的靈魂,“情景語境幫助我們消除歧義”(Malinowski,1932);連貫是語篇的特點;銜接則是將語篇連貫的手段,“它是一種把不同語法、詞匯特性組合到一起的例證”(Halliday,1964)。這些元素是我們解碼“七選五”閱讀必須掌握的。基于這些理論,筆者在閱讀教學和指導學生“七選五”閱讀解題中總結出了一些方法。
四、“七選五”閱讀解題策略
(一)鎖定文章標題或首段首句,初步判斷文體及內容。標題或首句是全文的眼睛,通過理解它可以了解文章的文體,推測全文的概要。
(二)快速瀏覽選項,圈出關鍵詞。正如拼圖游戲一樣,把握選項的關鍵詞有助于進一步了解語篇結構。
(三)跳讀小標題或各段首句,把握文章結構。各段小標題或段落首句歸納了段落大意,讀懂它即可對全文結構了然于胸。
(四)邊讀邊做題,密切關注給空前后句子,圈出關鍵詞或銜接詞,初步鎖定備選項,從句意方面比較備選答案句子,看看它們之間有無邏輯關系。把握語義,判斷邏輯,尋找銜接的關聯(lián)詞是解碼的關鍵,需瞻前顧后,且讀且思。
(五)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必要時采用跳讀策略,先確定有把握的選項,逐步排除無關選項(看關鍵詞)。
(六)再次閱讀全文,從結構上確定選項與相關段落的邏輯關系,最終確定所有答案。
五、結語
“七選五”閱讀的考查體現(xiàn)了交際性、時代性和可持續(xù)性,解題過程培養(yǎng)了一個人嚴謹思維和較強的邏輯性,研讀語篇分析理論并能用于教與學的實踐,將受益匪淺。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2013)[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黃國文.語篇分析的理論與實踐.百度.
[3]姜望琪.語篇語言學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