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華
摘 ? ?要: 在新材料作文中,角度選擇的層級性及最佳角度的確立在審題立意中是重點也是難點。作者嘗試用范例式教學法,通過范例引導學生從正向思維、逆向思維、整合思維三個角度審題,優(yōu)化整合確定最佳立意,進而有效地解決多元性材料中審題立意的重難點。
關(guān)鍵詞: 范例式教學法 ? ?新材料作文 ? 審題立意
新材料作文,體現(xiàn)了新課程倡導的“多元文化”、“多元解讀”和“個性化學習”等新的學習理念,突破了“千人一面”的習慣性思考方式,在高考中被廣泛采用?!岸嘣庾x”在新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中,可以理解為“多角度立意”。因此,角度選擇的層級性及最佳角度的確立在審題立意中是至關(guān)重要的。針對這一論題,筆者使用了范例式教學法,在實踐過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范例式教學法的基本原理
“范例”一詞來源于拉丁語的“exemplum”,意思是“好的例子”、“典型的例子”。范例式教學是由德國教育家瓦·根舍因、克拉夫基等人創(chuàng)立的。它是一種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能依靠特殊的(例子)掌握一般,并借助這種一般獨立地進行學習”①的教學模式。范例教學法要求老師在教學中選擇典型范例作為教學內(nèi)容,通過精講“范例”,引導學生掌握出規(guī)律。接著,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運用所習得的規(guī)律和知識自主學習,進而達到舉一反三、靈活運用的目的。
二、范例式教學的實例
大部分新材料作文的要求都是這樣表述的,即“全面理解材料,可以從一個側(cè)面,一個角度構(gòu)思作文”。筆者認為這里所說的“全面”就是要求看到材料的多元性,就是要從多個角度看問題,不要一葉障目。而“一個側(cè)面、一個角度”就是要學生懂得抓住多元內(nèi)涵中的核心立意。
福建高考作文評分標準有“切合題意”和“符合題意”之分,所以對于一則可以多元立意的材料,首先要明確從哪幾個角度切入。其次要分清多元矛盾的主次,選擇材料中的核心內(nèi)涵作為立意,達到“切合立意”的要求。當然,角度的選擇要遵循一定的邏輯思維規(guī)律。其中正向思維、逆向思維、整合思維是常用的思維模式,很適合作為多元材料的角度切入點,“多元整合”思維往往能做到有的放矢,全面深刻,是確定最佳立意的重要思維方法。接下來,筆者以下面這則材料為例,談談范例式教學法在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之角度的選擇和確立中的運用。
范例式教學首先要找到合適的“范例”。筆者以2015年福州市質(zhì)檢的作文題目為范例(天寒地凍的夜晚,兩只小雞凍醒后望著皎潔的月光,天真地說:“要是我們能到月亮上溜冰那該有多好啊……”一旁的雞媽媽聽了,教訓小雞道:“以我嘗遍的人生滋味告訴你們——你們以后的路會走得很苦的?!保?,其一,這則材料切合學生實際,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對于這則材料的內(nèi)涵,學生能夠把握和領(lǐng)悟。其二,這是一則可以多元立意的材料,可以以此訓練審題立意中角度的選擇和確立。
選擇了“范例”之后,老師要精講“范例”,認真落實“舉一”的工作,為“反三”奠定基礎(chǔ)。教師要先闡釋清楚正向思維、逆向思維、整合思維的概念,然后結(jié)合材料進行示范。例如:第一,從正向思維的角度分析,可以肯定小雞“天真”,贊賞其面對困境,存天真的念想,用美麗的夢想化解困苦的積極心態(tài);也可以肯定母雞“教訓”的意義和面對現(xiàn)實之苦,勇于嘗遍“人生滋味”的態(tài)度。從正向思維的角度可以有如下立意:莫要丟了天真;坎坷生活,詩意情懷;教訓讓人少走彎路;正視現(xiàn)實,品嘗滋味。第二,從逆向思維的角度分析,可以否定小雞“天真”,沒有正視現(xiàn)實的危害。也可以否定母雞的“教訓”。因此,從逆向思維的角度可以有如下的立意:1.我們莫被“天真”模糊了雙眼。2.大人要保護孩子的“童真”。3.大人不能用自己的“教訓”,誤導孩子未來的人生。4.他人經(jīng)驗不足為訓。第三,從整合思維的角度分析。我們要辯證地分析小雞的“天真”與母雞的“教訓”,它們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有可取之處,也有不足。評判二者,不可“非此即彼”,不要“厚此薄彼”,應該“相容互補”。據(jù)此,可以有如下立意:人生需要天真,但不要一味天真;人生要他人“教訓”,但不能只聽從他人,“人生滋味”還得各自去嘗;“天真”與“教訓”一樣珍貴,二者不可偏廢;夢想與現(xiàn)實并不對立,應該互補,要用夢想之光照亮現(xiàn)實。
經(jīng)過老師的講解和分析,大部分學生明白了一則多元材料可從正向思維、逆向思維、整合思維的角度分析,從而得出多個立意。而且在講解和分析的過程中不難體會,從整合思維的角度出發(fā),能抓住材料的矛盾性,整合角度往往是文章寫作的最佳切入角度。
在充分的講解過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歸“類”,鼓勵他們尋找貴。克拉夫基認為:范例式教學涉及的內(nèi)容始終包含一種內(nèi)在的邏輯和一種內(nèi)在的概念。這個內(nèi)在邏輯和概念的獲得,是通過“回逆再構(gòu)”過程實現(xiàn)的。教師要故意讓學生回到知識產(chǎn)生的最初階段,讓學生重演其形成過程,以一個發(fā)現(xiàn)者的姿態(tài)擁有它們。此時,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他們思考和重溫,并且表達出來。經(jīng)過認真思考,學生總結(jié)出如下規(guī)律,即一則多元性材料可以從正向思維、逆向思維、整合思維為角度進行審題立意;所謂正向思維,就是抓住多元材料中的正面價值或是肯定之處,即肯定、贊成、相信材料中對、好、合理、積極的一面。所謂逆向思維,是指多元材料所蘊含的道理不是十全十美,往往有漏洞或缺陷。我們可以從逆向的角度,對材料的觀點或說法提出質(zhì)疑,揭示其矛盾之處,提取出反面或否定的看法,即否定、反對、懷疑材料中不對、壞、不合理、消極的一面。整合思維就是全面地、辯證地看待事物、分析問題,既要看到正確、合理、積極的一面,又要注意不合理消極的一面,從而把握事物的本質(zhì)。
學生尋找出規(guī)律之后,教師要再提供一個“范例”,讓學生運用規(guī)律和知識進行自主學習,進而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于是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筆者選擇了尼采的一首詩歌“處世之道”(別爬上山頂去/也別站在山腳/打從半高處看/這世界最美好。)作為范例,這首詩歌較之上一個范例難度有一些增加。
學生自主學習,然后小組合作討論。學生按照剛才得出的規(guī)律,從三個角度立意。結(jié)果如下:第一,從順向思維的角度立意,即相信、贊成、肯定材料中尼采的說法、觀點、態(tài)度,贊同站在山腰看世界:山頂有高處不勝寒的弱點,山腳有目光短淺的短處,只有站在山腰看世界,才能把這個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樣最美。第二,從逆向思維的角度立意,即質(zhì)疑、反對、否定材料中尼采的說法、觀點、態(tài)度。角度一:贊同站在山頂看世界:生命是有高度的,要努力攀登道德,學識,事業(yè)的高峰,達到“一覽眾山小”的人生高度,這樣最美。角度二:贊同站在山腳看世界:保持一種謙遜的態(tài)度站在山腳下,腳踏實地看世界,這樣最美。第三,從整合思維思維的角度立意,即綜合順逆雙方的合理與不合理的因素,提出更包容圓融的看法、觀點、態(tài)度。立意一:多角度,多層次(站在山頂、山腳、山腰)打量這個世界,橫看成嶺側(cè)成峰,善于變換不同的角度,世界便異彩紛呈。立意二:關(guān)鍵在于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所以站在哪里看風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看景的人”(處世的人)“心”要更美。立意三:“中道”與“極端”的人生哲理。從訓練的結(jié)果看,學生能較好地運用規(guī)律進行審題立意。
當然,也有出現(xiàn)一些問題,比如:有些學生為了追求觀點的新穎獨到,走上片面、偏激的道路。這時就需要老師及時地加以引導和點撥,讓學生學會用辨證、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分析事物。
三、范例式教學的注意事項
(一)課前準備、課堂操作、課后反饋要三位一體。
范例式教學要求教師在課前準備工作中選好范例。理想的范例應該有代表性、典型性、開導性,使學生以點帶面,舉一反三;符合學情,充分體現(xiàn)能力培養(yǎng)目標;已有的基礎(chǔ)知識和培養(yǎng)目標之間有適當?shù)目缍取M瑫r,選擇范例時要堅持少而精的原則,注重實效。在課堂操作中,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思考和討論,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形成教與學的共鳴。課后的反饋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環(huán)節(jié),要了解學生的動態(tài),充分征求學生的意見,以期精選更適當?shù)姆独鳛檎n后鞏固練習。
(二)遵循漸進性原則,注重由淺入深。
在范例式教學中,每一個范例都是個別,但它們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范例的設(shè)計應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活動規(guī)律,遵循從具體到抽象,再到具體的順序,螺旋式上升。如:設(shè)計獨立型材料審題立意范例時,可以按照由簡單的敘事類(寓言、故事、對話類)到(社會現(xiàn)象類)再到比喻類接著詩歌類最后漫畫類材料的順序。
四、結(jié)語
在課程結(jié)束前,筆者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作了檢查和評估。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對于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之角度的選擇和確立的方法掌握得較好,無形中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范例式教學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辯證思維能力、遷移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范例式教學是一個序列課程,每個范例既是獨立的,又是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如果教師將“范例鏈”有機地連貫起來,進而設(shè)計一系列的“問題鏈”,并通過問題的情境創(chuàng)設(shè),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新問題,解決新問題,那么范例式教學將會發(fā)揮更大的效用。
注釋:
①楊成章,謝賢揚,李麗.語文創(chuàng)造教育學[M].重慶出版社,1999:91.
參考文獻:
[1]王科.范例教學模式與教師角色定位思考[J].語文學刊,2007(9):162-163.
[2]陳基偉.西德“范例教學”評價[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1985(1).
[3]許維安.范例式教學在馬克思主義哲學課中的運用及效果[J].社科與經(jīng)濟信息,2002(1):158-159.
福建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范例式高中作文探究”課題,課題立項批號FJJKXB13-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