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敏華
一、書本引路,營造班級閱讀文化
“班級文化”的形成需要教師有意識地指導,我嘗試以卡通片為引路小舟,利用經典的童話故事與電子繪本,激發(fā)學生探索的欲望,使讀書成為一種興趣,逐步營造班級閱讀文化。
1.開展繪本共讀,指導孩子閱讀感悟。
一年級學生剛剛脫離了以游戲為主的幼兒園生活,當前頗流行的電子繪本圖文結合且具有動感,能讓學生在音樂聲里隨著主人公輕松遨游書海。
《媽媽心 媽媽樹》講述的是一個沒有媽媽的孩子在同伴與老師的幫助下改變自我的故事。11月,我在家長開放日里與孩子們共同閱讀此書。我們一起讀故事,在轉折處共同討論故事情節(jié),孩子們開始對偷走女生媽媽心的男生表現(xiàn)出氣憤、討厭,隨著故事的發(fā)展,他們開始對這個沒有媽媽照顧的男生表示同情,孩子們還從故事里了解了爸爸的愛、老師的愛及同伴的愛。
2. 利用視覺沖擊,引導兒童閱讀經典。
處于小學階段的兒童正處于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發(fā)展階段,直觀、靈動的卡通劇《西游記》給孩子視覺的沖擊,刺激孩子的感官。我截取《黃風嶺除妖》這個片段播放給孩子們看,由于事先我并未告訴他們觀看的片名,孩子們邊看邊議論:“這是孫悟空吧?”有人探詢地問?!安唬@是《西游記》?!蔽夷駜A聽,對這個“引玉”的孩子報以微笑。看完片段,我問道:“你們想知道以后的劇情嗎?我介紹你們一個好方法,它既可以滿足你們想了解《西游記》其他內容的需要,又不會受到父母的干涉?!彪S即我展示出一本精美的《西游記》繪本。孩子們見狀,立刻圍了上來,爭著欣賞這本圖書。
3.開設“神童劇場”,構建兒童展示閱讀成果的舞臺。
兒童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教師不斷激勵,需要同伴的欣賞與肯定。我針對低段兒童表現(xiàn)欲強的特點,以“神童劇場”為載體,讓學生與家長一起從事“可愛的動物”這一工作。學生帶著出于對外界新事物的探究,利用網絡、圖書館進行廣泛的閱讀,獲得大量的信息。孩子通過閱讀-品味-想象-再造這幾個環(huán)節(jié),給書本插上想象的雙翼,營造更瑰麗的夢幻,而夢幻是孩子心靈成長不可缺少的滋潤劑。
二、基于合作原理,建立融合的班集體
1.確立養(yǎng)成主題,指導兒童尋求團體自立。
起始班級有許多常規(guī)等待培養(yǎng),班級建設的核心力量不是教師,而在于兒童?!靶〗M”是班級里最常見的組織,兒童在小組中形成日常交往的關系,得到自我的認識與同伴的認可,逐步適應并融合于新的班集體。
2.倡導合作,指導兒童正確處理沖突。
一個班級由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兒童組成,每一個兒童都具有獨特性,他們朝夕相處難免會發(fā)生沖突,如果處理不當,班級會因此而渙散。
現(xiàn)象陳述:午間休息時,小W正興致勃勃地與同學下棋。小L在邊上圍觀,他時不時地對小W的棋藝指點一番。小W不耐煩地說:“別吵行不行,我不想和你這種人玩?!痹捯魟偮洌怒不可遏地大聲叫嚷:“我偏和你玩,就是要和你們玩?!苯Y果棋局不歡而散。思考與對策:
每個孩子都想擁有幾個真心朋友,從小L指點棋局的行為看,我推測他想與成績優(yōu)異的小W交往。由于小W是班級里的學習委員,教師對他的關注較多,致使他形成一種“自我欣賞”鄙視班級中“邊緣兒童”的心理。如果教師單純地同情小L,對小W的行為加以循循善誘,或許表面上他能與學生和好如初,但是認了錯的“優(yōu)等兒童”并不會真正改變自己對“邊緣兒童”的看法。只有營造融合的班級氛圍,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小L與小W的沖突。
雖然小L的學習水平不高,但是他是個熱忱的孩子。我們班的書包柜門掉了下來,小L和幾個孩子一起趴在地上十多分鐘把柜子的螺絲擰緊。這是一個極佳的教育契機,我當著全班學生的面誠懇地說:“小L幫助我們修好了柜子,我想謝謝他為班級提供了服務。同學們,我們也用掌聲來表示感謝好嗎?”在響亮的掌聲里,小L羞澀地低下頭,臉上帶著微笑。最令我高興的是,學生在班級日記里寫道:“我們班的男生雖然很調皮,但是他們有一顆善良的心。每次有同學跌倒,沖上去扶的總是這幾個調皮鬼?!焙⒆觽兊脑捳鎿锤腥?,充滿智慧,他們用自己的方式一次次促使我對自己的教育行為進行反思,鞭策著我一路前行。
三、書信引路,開發(fā)家校溝通網絡
班主任工作就像一座橋梁,連接著家長、學生甚至眾多家庭網絡。當事件發(fā)生時,我們要與學生溝通,與家長形成默契。新生入學家長和教師之間素未謀面,盡快促成家校信任是建立一個和諧班集體的前提。
1.網絡一:書信搭橋。
我在開學的第一封信里提到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孩子與人相處之道,孩子煩惱的解決等新生經常碰到的問題,并且給予方法的指導。家長們在書信里與我熟識,初步了解教師的教育理念,達成教育共識。
2.網絡二:多渠道交流。
基于上述思考,每周五我必定給孩子寫一周評語并且告訴孩子讓父母讀給他們聽。家校聯(lián)系冊成為我們探討孩子近況的又一個中轉站。短信平臺和班級群的開通,讓我與家長的聯(lián)系更便捷。通過班級群,家委會成員主動擔當課外輔導員的工作,利用假期組織孩子們進行輪滑比賽等活動;家長們在群里時常探討孩子的教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