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祥
摘 要: 專業(yè)課程學習是院校訓練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任職教育條件下,院校培訓重點需要從培訓理念、機制、目標和教學管理等方面深化其內涵。本文就任職培訓訓練目標、實踐教學和評價機制等方面的狀況及相應的改進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任職培訓 培訓目標 培訓模式
一、引言
任職培訓的本質屬性是軍事職業(yè)技術培訓,已成為我軍軍隊院校的主要培訓形式之一,軍隊任職培訓的核心目標是使受訓對象獲得必要的專業(yè)技能,以滿足特定工作崗位的需要。因此,受訓對象的操作技能是否達到崗位需求可以是衡量培訓質量高低的尺度。在宏觀上,軍隊院校的任職培訓與地方學校的職業(yè)教育有許多相似之處:它們都是以提高培養(yǎng)對象素質、滿足崗位能力為培養(yǎng)目標,但軍隊院校的任職培訓更強調受訓對象的專業(yè)能力、操作技能和作風養(yǎng)成。本文就目前任職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辦法進行初步探討。
二、任職培訓存在的問題
1.培訓目標不明確。
盡管任職培訓已經實行了若干年,但由于長期受學歷教育的影響,目前任職培訓還沒有擺脫以知識體系為主線的訓練模式,培訓理念、機制本質上還是學歷教育的延續(xù)。具體表現為僅僅在一定程度上對學歷教育采用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訓練計劃進行簡化修改,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培訓模式和結構,也就是僅注重受訓對象知識的積累和獲取,忽略技能、能力等任職培訓的要求。
2.實踐培訓效果不理想。
實踐培訓是培訓對象獲得專業(yè)能力、實踐技能的必備環(huán)節(jié),也是培養(yǎng)受訓對象嚴謹工作作風,落實各種法規(guī)、各項規(guī)程,培養(yǎng)實際崗位能力的重要途徑。隨著任職教育的深入推進,實踐教學在培訓中的比重大幅度增加,但從最近幾年的實際效果看,實踐教學的培訓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實踐教學訓練課時的增加與學生崗位能力的提高并不成比例,主要原因是部分實踐訓練科目設置不十分合理,在設計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真正在觀念上把實踐教學看成是培養(yǎng)對象獲得職業(yè)技能的核心途徑,而僅僅將其與學歷教育時期的“實驗課程”等同起來,導致實踐教學訓練效果不理想,受訓對象不具備從中任職崗位必備的專業(yè)技能。
3.培訓考核系統不完善。
任職教育強調的是崗位任職能力,目前的考核機制,基本沿用學歷教育時期的考核辦法,忽略對培訓過程的考查,主要依靠一個考核科目甚至是一次理論考核作為對培訓對象的評價依據。這種考核方式作為對以任職崗位課程的考核不十分合理,應該綜合考慮培訓過程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對培訓對象進行綜合評定。
三、提高任職培訓質量的辦法及措施
1.重新制定適合任職培訓的培養(yǎng)標準。
學歷教育和任職培訓的本質內涵差別較大,在制定任職培訓培養(yǎng)標準時,應該摒棄學歷教育的影響,根據任職培訓的特點,重新制定符合任職培訓規(guī)律的培養(yǎng)標準。通過廣泛調研,明確不同崗位的能力需求,按照崗位能力需求,制定相應的訓練標準,進而從系統層面構建全新的培訓模式。
2.以任職崗位需求為導向確定培訓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的設置,應該以任職崗位需求為目標,這里說的崗位需求,包括崗位技能需求、崗位作風需求、溝通組織協調能力需求、決策及承壓能力需求等。如何將這些需求的培訓融合到具體課程內容中,是在課程設置、內容選取時應該綜合考慮的問題。在實際進行課程內容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圍繞崗位技能需求為核心開展實訓教學,將其余多種崗位能力需求的培養(yǎng)與實訓科目聯系起來。
3.以綜合培訓科目為抓手,提高受訓對象的崗位能力。
在實際培訓過程中,經常遇到培訓時間短、培訓層次多、培訓對象復雜等矛盾,為了解決這些矛盾,首先確定不同受訓對象的任職崗位能力需求,再將這些需求歸納、分類,尋找相近不同培訓對象崗位需求的共性需求,針對這些共性需求設置一些綜合訓練科目,這些綜合訓練科目應包含完成任職崗位實際工作任務所需的專業(yè)知識、操作技能和專業(yè)素質,這樣就能通過綜合訓練科目的訓練,達到提高受訓對象專業(yè)技能的目的,滿足其崗位任職能力需求。
4.完善培訓管理和考核機制。
建立可量化的培訓質量評價體系,對訓練科目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進行量化,明確考核指標,制定合理的評分標準,綜合評定受訓對象成績。綜合評定標準要包含崗位任務需要的具體專業(yè)知識、操作能力、專業(yè)素質等相關內容的具體標準。通過對受訓對象每次訓練的表現進行量化,將日常訓練過程的實際情況與其最終考核結果緊密聯系,量化要素包括:每個訓練科目完成情況、提問情況、作風養(yǎng)成情況、安全意識情況、考勤,等等。綜合考核結果由這些要素和最后一次專門考核成績加權決定。
通過完善考核方式,使對培訓對象的評價更客觀、真實,還可以激發(fā)受訓對象認真完成每個訓練科目的熱情,讓他們必須關注日常訓練過程,并從中及時發(fā)現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有利于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作風和行為習慣,更好地適應任職崗位的需要。
四、結語
本文對任職培訓專業(yè)課程訓練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并針對這些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議和措施,目的是在培訓觀念、培養(yǎng)機制、訓練目標和教學管理等方面深化任職培訓,使培訓對象更好地滿足崗位需求。
參考文獻:
[1]秦元偉,周志剛,王哲.“工程技術類任職教育院校學科專業(yè)建設初探”[J].繼續(xù)教育,2013(4):30-32.
[2]戴士弘著.“職業(yè)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
[3]王亞盛.“職業(yè)素質與專業(yè)課程融合的教育教學模式與實踐”[J].職教論壇,2012(3):63-65.
[4]吳剛.“任職教育有效性的探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2(12):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