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芝 師進生 魏洪濤 于曙光
摘 要: 本課題組連續(xù)7年采用90%以上全英文教學方法針對應用化學和材料化學專業(yè)展開教學活動,并在課堂中穿插諸多類型的課堂小游戲。通過具體應用發(fā)現(xiàn),課堂小游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靈活運用已學過的知識,并增強學生運用專業(yè)英語表達專業(yè)知識的信心。并在此基礎上對課堂游戲進行總結歸納,針對課堂游戲的重要性及其應用方法;課堂游戲在應用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做詳細的討論,旨在為后期課堂游戲在類似教學活動中的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 專業(yè)英語 課堂游戲 教學應用
英語是目前世界上最通用的語言,各學科的成就貢獻要在全世界范圍內交流和討論,英語是最常用的表達方式。另外,還要獲取全世界范圍內某領域的相關研究成果,最簡捷的方式是通過查閱該領域的英文文獻。對于化學領域,化學專業(yè)英語除了是英語以外,也有大量不同于一般英語的詞匯、語法和文體形式?;瘜W專業(yè)英語是一種用英語闡述化學技術中的理論、技術、實驗和現(xiàn)象等的英語語言體系。該課程是繼大學英語和四大化學(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和物理化學)基礎課程之后的一門重要的化學專業(yè)選修課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將掌握化學元素的名稱及基本性質的英語描述;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及物理化學中涉及的專業(yè)名稱和重要理論知識的英語表述;學會不同于大學英語的化學領域英語的表達方式;并在此基礎上學會怎樣用英語書寫學術論文。
而學生在開展該課程前已經(jīng)歷為期一年的大學英語學習。在此前一年及之前十幾年的英語教育基礎上,學生已經(jīng)基本掌握英語的一般語法結構、常用詞匯,并具備一般翻譯和寫作的能力,其聽力和閱讀能力也有一定的基礎。若采用傳統(tǒng)的單方面接受方式教授專業(yè)英語知識,難免讓學生產(chǎn)生感覺和視覺疲勞。另外,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大多會閱讀和寫作,但在發(fā)音和口語表達方面卻極欠缺,而如果要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能夠在本專業(yè)領域用英語口語順利表達相關成果的國際化人才,這兩方面的鍛煉必不可少,但傳統(tǒng)教學方式?jīng)]有為學生提供鍛煉的環(huán)節(jié)。為此,筆者專門對該課程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革,在課堂教學中穿插幾種類型的課堂游戲,游戲的內容和方式一再經(jīng)過修改以適應教學目的,最終在教學過程中取得非常有效的作用,不但獲得學生的歡迎,而且讓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提高,并鞏固所學的專業(yè)知識。
1.什么樣的游戲能“寓教于樂”?
課堂游戲重在趣味性,但不能只注重趣味而忽略學習的意義。在保證游戲有趣的基礎上,考慮到課堂游戲畢竟是在課堂上完成,因而內容的設計不能讓學生玩起來太“瘋”,而是要有一定“分量”,讓學生的大腦“動”起來,而這“分量”的把握至關重要。舉一個學生曾經(jīng)在課堂上玩過的游戲:把班級60個左右的學生分成10個小組,每個小組挑選一位成員來隨機抽取教師手里的小字條,字條上面寫著已經(jīng)學過的專業(yè)詞匯。該學生負責用英語解釋詞義,其他組的人負責猜詞。詞的形式主要以名詞為主。規(guī)則如下:
(1)解釋詞義的學生不可以和猜詞的學生對口型,也不可以用手比畫,只能用英語描述詞的含義(違規(guī)者取消比賽資格)。
(2)解釋詞義的時候不能說出所給的單詞。
(3)不能用所給單詞的別的形式解釋,如:所給的詞為“frustration”,解釋的學生不能說“the word’s verb form is frustrate”。
測試單詞舉例如下:元素element;電子electron;堿金屬alkali metal。
這個游戲本身具有較好的趣味性,但如果教師在具體執(zhí)行過程中把握不好評價尺度,則會讓游戲的趣味性消失殆盡。例如,教師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規(guī)定猜對單詞的那一組得分,且分數(shù)計入平時成績。學生為了爭搶分數(shù),熱情高漲。課堂上就往往會有幾組幾乎同時給出正確答案,而無論是教師還是負責解釋的學生,都會只給自己聽到或者看到的小組分數(shù)。這就讓其他給出正確答案的小組很失望,甚至不愿意參與游戲。過于嚴格的評價標準讓游戲失去寓教于樂的初衷??紤]到這種情況,我們對游戲評價標準做了調整:猜對詞語的小組還是會得分,但不計入平時成績。盡管標準只做了簡單的修改,但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卻出現(xiàn)巨大的變化。學生玩游戲的熱情依然高漲,但并不會因為分數(shù)而感到失落甚至抱怨,反而會想辦法找到問題,從而找到表現(xiàn)自己的正確方法。
由于每次玩游戲的內容都是在最近幾次課中學過的專業(yè)詞匯,因而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對詞義進行了鞏固,并在不知不覺間學會了怎樣使用它們,從而達到了“寓教于樂”的目的。
2.什么樣的游戲學生能廣泛參與?
課堂游戲要保證所有學生都參與進來才能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們對游戲規(guī)則進行了嚴格的規(guī)定。例如:在組織學生玩“猜詞”游戲的時候規(guī)定小組推薦學生解釋詞匯的時候不能是同一個人,先后順序可以不一樣,但每個學生必須輪流上臺,這樣便讓個別想“渾水摸魚”的學生沒有了退路。但這樣一來就對這些習慣“默默無聞”的學生造成了一定壓力,給他們一個“推力”讓他們參與進來。
除了利用課堂時間外,我們還通過設計游戲充分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例如,在課程完成了對“元素名稱”、“無機化合物命名”和“有機化合物命名”三個章節(jié)的授課之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準備一份“presentation”,內容根據(jù)學生專業(yè)不同略有差別。對于材料化學的學生,報告題目是“未來20年,什么樣的材料對人類影響最大?”。讓學生根據(jù)所學過的專業(yè)知識,結合剛學過的專業(yè)英語知識,在查閱資料的基礎上,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完成報告。報告必須是英語格式,且每位學生必須參與并作出貢獻。在做報告的時候每位小組成員必須參與表達,以此用另一種方式“推”著學生往前走,并同時充分利用課余時間。
3.把想“藏”起來的學生調動起來
課題組教師多年的教學活動發(fā)現(xiàn),任何一個班級里面,都有一小部分學生是默默無聞的。調查發(fā)現(xiàn),這些學生多數(shù)是因為英語基礎較差,難以開口說英語。而專業(yè)英語的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將來讓化學專業(yè)的學生用英語順利地表達自己的專業(yè)知識。但若教師不對他們加以調動,久而久之就造成“啞巴”英語。然而如果強迫他們說英語,他們就會因為過于緊張而更難順利表達,從而感覺在同學面前很丟臉,或者因為造成小組不得分而增加心理負擔,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游戲本身的樂趣。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我們在課堂上預備了兩種方案:第一,允許上臺解釋的學生獲得小組內成員的幫助。也就是說當他們遇到困難時,可以請求小組內的任何成員幫助他們,但最終表達的還是自己。實踐發(fā)現(xiàn),這種方式讓學生上臺表達的積極性顯著提高,“玩”的樂趣很高。第二,明確告訴學生,當他們在表達時遇到不會使用的英語單詞時,可以隨時請求老師的幫助。教師充分尊重學生,“偷偷”告訴學生他不知道的單詞或者句式,而最終表現(xiàn)的還是他自己。這樣雙重保險,讓學生徹底卸下心理包袱,暢快地“玩”起來。
4.培養(yǎng)團隊意識
本教研課題組在設計課堂游戲的時候兼顧了培養(yǎng)學生團隊意識,這主要是因為隨著大學生群體中獨生子女數(shù)量的增多,越來越多的學生缺少團隊合作意識。為了加強這一點,我們在制定游戲規(guī)則的時候,加入了學生合作的環(huán)節(jié)。例如在玩猜詞游戲的時候,負責解釋的學生可以請求小組內成員的幫助。在玩團體報告的時候,要求學生提出的方案一定要經(jīng)過討論并經(jīng)過小組成員的一起努力完成。在做展示的時候,要求所有小組成員全部站到學生面前,每個成員都負責展示一部分。在以往玩團體報告游戲的時候,有的小組提出兩種方案,我們的做法是要求他們小組課后繼續(xù)討論,直到得到一個大家都滿意的方案為止,并推遲在下次做展示。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自覺間對于團隊合作的方式和方法會有一個清楚的認識,為一年后踏上社會打好基礎。
筆者在前期多年教授專業(yè)英語的基礎上,對課堂游戲的重要性及其應用方法做了闡述,并詳細列舉了課堂游戲所能遇到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案。本教研小組多年的授課實踐證明,課堂游戲不僅能事半功倍的將前期課堂講授的知識加以運用,而且能在無形中獲得諸多課堂講授所不能達到的目的,例如團隊合作意識,希望該教學方法能為后期課堂游戲在類似教學活動中的應用提供參考。
通訊作者:劉清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