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紅倩
摘 要: 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強,電影作為各國家文化交流的載體正在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之中。電影是一種老少皆宜,雅俗共賞,人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一部好的影片之所以吸引成千上萬的觀眾,除了演員精湛的演技、富有哲理的對話及絢麗多彩的畫面外,回味無窮的電影名也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簡潔凝練地概括影視片的內容,言簡意賅地揭示主題,雋永深遠地激發(fā)觀眾豐富的聯(lián)想。好的影名是內容與片名完美的結合。
關鍵詞: 文化差異 中西方電影名 翻譯
英文電影名翻譯屬于一種文化交流活動,電影片名的翻譯過程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文化的差異對中西方電影名翻譯的影響不容忽視。本文從中英思維差異、審美差異、文化內涵聯(lián)想,宗教文化等多個層面分析文化差異對中西方電影名翻譯的影響。
1.英漢思維差異方面的影響
英漢思維方式及思維形象有很大的差異性,主要是因為地理生存環(huán)境與生產生活方式及人自身的生理狀況有很大的差異。漢語語言傾向于人文文化,尤其強調綜合和概括思維的方式;在語言文化方面常常表現(xiàn)為暗示、慎言等。英語語言文化則偏重科學文化,講求細微、曲折和周到。這些思維差異表現(xiàn)在電影名翻譯方面就是漢語言中較多地使用概括性詞匯,例如《天下無賊》、《保持通話》等。而英語電影題目中往往追求精簡和新穎,經(jīng)常以影片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地名命名等,例如pearl harbor、speed等。
2.審美價值的差異的影響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導致兩地區(qū)的觀眾存在一定的審美差異。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以無為本,認為一切美感都是與生活相聯(lián)系,美學的概念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人們在生活中就能提煉美感。西方國家是以有為本的,認為審美是要在生活之上,與社會生活具有明確的界限。翻譯工作者首先要正確把握源語語言文化內容,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考慮目的語觀眾的審美需求,在目的語語言文化中選擇合適的語言形式傳遞目的語的電影藝術受眾,給他們帶來美的感受。在文字排列方面,漢語在審美上講求修飾和神韻,講求文字搭配。Death before honor《鐵血軍魂》這些片名中使用了中國人熟悉的文化征象,軍魂一詞深蘊了中國濃郁的文化氛圍及譯者的文化情感,這樣的影片名更能被中國觀眾接受。
3.文化內涵聯(lián)想方面的影響
同一詞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會產生不同的文化內涵和聯(lián)想。同一事物在漢語中看來是美好的事物,而在英語中可能有相反的看法。譯者在翻譯電影片名時應該充分考慮這一方面的影響。例如:《臥虎藏龍》,如果在英語中被翻譯成grouching tiger或hidden Dragon,西方國家的觀眾就可能會產生抵觸情緒或者完全不理解影片的真正內容。因為漢語中的“龍”和英語中“Dragon”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內涵和聯(lián)想意義。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龍不僅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征,而且是權力、尊嚴的象征。然而在西方,龍并沒有這么重要的地位。西方把龍視作一種邪惡可怕的怪獸,是血腥和暴力的化身,所以用“Hidden Dragon”譯“藏龍”實在不妥。用“Roaring Lion”譯就比較好,因為英文中的雄獅是力量、權力、威嚴的象征。
4.宗教文化方面的影響
宗教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方人大多有宗教信仰,宗教在很大程度上都會影響他們的語言交際和思維方式,而中國卻有很多人對宗教不甚了解。最典型的實例就是美國著名影片seven。該影片反映的是一種西方宗教文化,與宗教背景密切相關。對于中國人來講“seven”不過是一個普通數(shù)字而已,很難聯(lián)系到西方人們頭腦中的宗教文化意象。在西方,“seven”從宗教意義上理解就是一種宿命的暗示。漢語影片譯為《七宗罪》,充分考慮了宗教寓意,更容易讓中國觀眾了解影片的內容,被中國觀眾接受。
5.考慮典故、習語對應的影響
電影片名的語言表達通常都是簡短、精煉的。雖然只有幾個詞語,但是內容都是高度概括的。典故習語中大都蘊含著濃厚的民族文化信息,這就需要在翻譯的同時考慮到兩種語言的對等。例如:深受中國人喜愛的影片《梁山伯與祝英臺》,為了順應西方受眾的文化需要,翻譯成“The Butterfly Lovers”自然比直接音譯要好。但是,別具一格的譯名“New Romeo and Juliet”更能引起西方人思想上的共鳴,更能讓觀眾對影片主題一目了然,進而激發(fā)觀眾觀看的欲望。
6.結語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客觀存在,電影片名的翻譯需要譯者在忠實原片內容和文化的基礎上大膽地進行創(chuàng)造。譯者還必須充分了解源語與目的語兩種語言文化之間的各個方面的差異性,特別是中西方文化差異對電影片名翻譯的影響,充分考慮思維方式、審美心理、宗教文化及典故、習語等方面的文化對應,靈活選擇合適的翻譯策略和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實現(xiàn)兩種語言文化信息的完美轉換。
參考文獻:
[1]華先發(fā).新編大學英譯漢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3.
[2]許力生.新編跨文化交際英語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3.
[3]仲偉合,何剛強.簡明中西翻譯史[M].北京:外語教學研究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