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金晶
摘 要: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但是不同大學生有不一樣的時間管理能力,這些能力究竟和什么因素相關,如何提高時間管理水平呢?本文通過回顧相關研究,認為時間管理對學業(yè)成績、社會適應能力、焦慮水平、主觀幸福感均有顯著的影響,其中時間管理三個維度之一的時間效能感尤為重要,對上述效應具有直接效應,而時間價值觀和時間監(jiān)控觀有間接效應,增強自我認識,提高自信水平及團體心理輔導有利于增強時間管理能力。
關鍵詞: 時間管理 大學生 人生規(guī)劃
1.什么是時間管理?
古語有云: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皮特·保羅卡教授曾說:“只有時間才是唯一最缺乏的資源,如果不管理好時間,則無法管理好其他任何事物?!盡acan(1990年)編制了時間管理行為量表(TMB),指出了時間管理的復雜性超出我們的想象。Britton和Tesser(1991年)編制了時間管理問卷(TMQ),證實了時間管理對大學生的學業(yè)成就有直接效應。我國學者黃希庭(2001年)編制了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ATMD),提出了時間管理傾向的三個維度層次:時間價值觀、時間監(jiān)控觀和時間效能感。時間價值感分量表分為社會取向和自我取向兩個子維度,時間監(jiān)控觀分量表分為設置目標、計劃、安排、優(yōu)先級、時間分配和反饋五個子維度,時間效能感分量表分為時間管理效能感和時間管理行為效能兩個子維度。時間價值感指個體對時間的功能和價值的穩(wěn)定的態(tài)度和觀念,包括時間對個體人生和社會發(fā)展意義的穩(wěn)定的態(tài)度和觀念,對個體運用時間的方式具有導向作用,是個體時間管理的基礎。時間監(jiān)控觀是個體利用和運籌時間的觀念和能力。時間效能感指個體對自己利用和運籌時間的信念和預期,反映個體對時間管理的信心及對時間管理行為能力的估計。它是制約時間監(jiān)控的一個重要因素。通俗地說,時間管理傾向是個體在時間價值感、時間監(jiān)控觀和時間效能感上的穩(wěn)定特征,是一種人格特質,反映了人們對待時間的態(tài)度、觀念和運用時間的行為特點。時間管理就是對自己的管理,對人生的規(guī)劃,對每階段時間的分割、利用和回顧。
2.時間管理影響了什么?
時間管理無時無刻不影響每個人,對于大學生來說,良好的時間管理可以促進學業(yè)成就,擁有更好的自信心,更強的社會適應能力,減輕焦慮,更積極的自我價值觀和主觀幸福感,同時時間管理與綜上所述的各種主觀感受又互為因果,彼此影響。張?zhí)?、謝鈺涵(2006年)所做的調查表明,高自信水平學生的時間管理能力明顯好于低自信水平的學生。劉建平(2009年)研究得出社會適應能力對時間管理傾向各維度的線性回歸方程:社會適應能力得分=-39.224+1.315×時間效能感。時間管理維度之一時間效能感顯著影響社會適應能力,而在時間價值觀維度上,并沒有顯著差異。陳本友、黃希庭(2005年)所做的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與焦慮的相關研究表明,除時間價值感與焦慮不存在顯著的負相關(r=-0.040)外,大學生時間監(jiān)控觀、時間效能感和時間管理傾向總分與焦慮存在顯著的負相關,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161、-0.234、-0.169,P<0.01。
3.如何增強時間管理能力?
時間管理是有效控制生活的一套工具和技巧,是可以通過后天訓練提高的,同時,時間管理能力并不是一種單純的心理概念,而是與知、情、意相關聯(lián)的多種心理過程,可以定義為大學生為了有效利用自己的時間資源,主動運用時間管理的方法和策略的過程,它以時間管理的自覺意識為出發(fā)點,以日常生活的實際行為為表現(xiàn),以持久力與堅持力為保證。
以下方法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1)團體心理輔導。對于在校大學生,有一個處于監(jiān)督、管理之中的集體環(huán)境,團體心理輔導是一種成長過程,指在團體情境下通過團體內(nèi)人際的交互作用,促進個體相互交流學習,認識、探討與悅納自我,學習新的行為及態(tài)度,發(fā)展良好的適應能力。團體心理輔導是一種能夠節(jié)約大量時間與精力的高效輔導方式,成員不僅可以獲得多樣化的資源,而且可以得到及時反饋,同時團體承諾的作用更會增強行為改變動機。所以,與其他時間管理干預方法相比,團體心理輔導有利于團體成員學會更有效的時間管理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自己的時間管理水平。張鋒、祝婷(2014年)所做的研究表明,大部分學生對團體輔導活動比較滿意(87.7%~100%),團體心理輔導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時間管理水平。團體心理輔導使團體成員在集體情境下能夠共同討論和彼此互動,有利于個體了解和改進自我,增強社會適應性。研究表明,團體輔導是一種促進自我成長的有效干預方法。
(2)提高自信水平。有研究表明,自信的個體差異不同程度地影響競賽、成就、就業(yè)等多種領域內(nèi)大學生的心理和行為。此外,自信還深刻地影響心理健康及健全人格的形成與發(fā)展。時間管理傾向與自信可能有一定關系,善于駕馭時間的人有正面的自我觀念,自立意識較強,自信心和自尊心更強。自信是一種重要的人格特征,與心理健康密切相關,并且影響學業(yè)成績、成就動機、心境等。高自信水平的學生有較正面的自我觀念,清楚地認識到時間的重要性,在管理時間的過程中自我監(jiān)控,不斷調整自己、合理分配時間,因此時間管理傾向得分較高。所以要通過一些方法提高自信水平,如運用積極暗示、增加成功體驗和放大優(yōu)點等方法獲取自信。
綜上所述,掌握時間管理的相關知識,增強時間管理能力,對于大學生取得較好的學業(yè)成就,更好的自信心,更強的社會適應能力,減輕焦慮,更積極的自我價值觀和主觀幸福感,都極其重要,通過學校的團體心理輔導,通過提高自信水平,都有助于提高時間管理能力,從而掌控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