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市場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業(yè)的票子、供官員兼職的位子。
1月14日,國務院黨組會議部署進一步推進政府系統(tǒng)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議強調,要消除行政審批灰色地帶,整治“紅頂中介”,加快建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著力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凹t頂中介”是一種常見的腐敗現(xiàn)象,指政府官員通過形形色色的手續(xù)、關卡、資質、認證蠶食著行政審批改革的紅利,以服務費、會費、協(xié)作費、咨詢費的名義“分紅”,要么以高房租、超額水電費等向主管部門 “進貢”,更有甚者,直接將資金劃轉至主管部門或者所屬事業(yè)單位。
評論精選
《人民日報》:整治“紅頂中介”承載著迫切的進步訴求:既是簡政,也是惠民;既是規(guī)范市場,也是規(guī)范公權;既是改革深入,也是反貪污腐敗。開弓沒有回頭箭,在理清楚利益鏈條與病理邏輯之后,需要多管齊下共同發(fā)力:政府擔負起履行權力清單的責任,市場擔負起維護中介市場秩序的責任,紀律監(jiān)察部門擔負起對利益輸送一追到底的責任。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 陳鶴:行政機關隨便換個馬甲就出來收費。有些行業(yè)的中介、協(xié)會行政依附性過強,以市場經濟之名,行行政壟斷之實。
《新京報》:出路何在?只能砍掉政府身上那一對“隱形的翅膀”。一只翅膀是社會組織,必須回歸公益,解除不必要的掛靠,回到行業(yè)協(xié)會的本位上。一只翅膀是各類或明或暗的企事業(yè)單位,必須徹底交回給市場,讓企業(yè)自主選擇去哪里開報告、做資質。
《新華每日電訊》:“紅頂中介”的出現(xiàn),根在權力失范。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通過規(guī)范權力,把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落到實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越到后來難度越大,真正進行到“深水區(qū)”、進入“割肉”階段時,必然遇到各種各樣的阻力。需要以更大的決心來規(guī)范權力、撼動既得利益。政府的決心和公眾的信心,是當前整治“紅頂中介”、清查權力腐敗工作最需要的兩個支撐。